上述计划,报请行政院核准,由整理海河委员会会同河北省政府派测量人员实地勘测后,于1930年动工。到1935年底,整理海河委员会及其善后工程处共完成如下之治标工程项目:
①永定河改道工程
该工程包括:北运河堤防加培工程;永定河堤防加培工程及旧河口修筑混凝土涵洞及屈家店石楗工程。
北运河堤防加培工程 北运河堤分东、西两部分,东堤由天齐庙至杨村(长22公里),西堤由唐家湾至屈家店(长7.7公里)。据史料记载,洪水最高水位为大沽水平线上7.5米。而东西两堤平均高度是6米。加高后的河堤增至9米,其两旁坡度,堤外为1∶3,堤内为1∶2。工程用银约21.2万元。
永定河堤加培工程 永定河堤,上自屈家店西北永定河旧道,下迄船闸上游北运河止,全长16.8公里。工程完工后,河堤高达9米,两旁坡度皆为1∶3。在永定河下游坡岸砌石250平方米。此外,还在上游堵口处建一座土坝,在旧河道中部建两座挡水坝。此项工程共用银28.9万元。
旧河道混凝土涵洞及屈家店石楗工程 涵洞建于屈家店之河槽两岸,在上下洞口还各控制一道引水沟。洞底高度为大沽水平线上4米,洞之翼墙及洞口皆用1∶2∶4之混凝土。屈家店石楗工程在挖土时发现沿岸有流沙,后采取按线加培,逐层打桩的办法,沿线安放铁笼子,往其中砌砖石,最后以铁丝编封笼顶。涵洞及石楗工程共用银8.9万元。
②新引河工程
新引河路线原测定甲乙丙丁四条线路,除甲丙两线因方向关系不适用外,丁线路线太短,惟乙线为各方所接受。乙线即在永定河与北运河汇流处,开辟一条新引河,直达北宁铁路,专为分泄永定河浑水之用。该河长44公里,设计最大流量为800立方米/秒,为永定河与北运河泄量的总和。用河槽掘出之土筑堤,堤高为大沽水平线上7.7米。另外,在北运河以东,新引河进口处建一六孔闸。每孔净宽6米,闸门高6.1米,重8吨,洪水时可承受150吨的压力。在闸墩上架设混凝土桥梁通行路道,用以方便过往车辆。整个工程耗银53万元。
③放淤区域围堤工程
放淤区的范围,是从北运河天齐庙起,沿普济河旧堤,与新引河堤联合,直至欢坨以东,再沿筐儿港减河两堤达张四庄,区域面积为46万亩。(www.xing528.com)
放淤区域围堤工程包括:由天齐庙起,沿普济河一段(长5公里),围堤加高到6米;宜兴埠至新引河一段(长3公里),建筑起一条高为6米的新堤;新引河至欢坨一段(长11公里)及筐儿港减河(长为16公里)之西堤,均加高至6.5米。放淤区域的南堤,东起自芦新河泄水闸西翼墙100米处,西至北宁铁路25号桥北端桥墩止,全长18.7公里。因该堤阻断交通,所以在扼要车道处,加筑6道1∶8及1∶6坡度道口。另外在放淤区域内筑分界堤一道,将放淤区域分为南北两区,便于放淤工作分期进行。以上整个工程共用银72万元。
④节制闸及船闸工程
节制闸横亘北运河,为分泄浑水及上游清水而设。该闸构造与新引河进水闸略同,只是闸门分为上下两截。
因修成节制闸后影响了航运,所以又加筑一座新式船闸,以利船只通行。该闸两端各有一道门,需用时,两门紧闭,水由闸墙内之涵洞放入。船闸全长80米,底宽41米,闸底高度在大沽水平线上1.7米。此闸可随时启闭,4艘船只可同时通过。节制闸及船闸工程共用银52万元。
海河治标工程分两期进行,1930年至1932年4月完成第一期工程,是年夏开始放淤。整理海河善后工程处接办未完成之第二期工程,并多次实施放淤。1935年夏工程处结束后,一度交由华北水利委员会办理。
从1932年夏开始第一次放淤,到1936年9月的5年间,共放淤9次,总流量为2952740000立方米,总沙量为47892000立方米,此项工作历经多种困难,先有春伏两汛分区泄放之纠纷,后因三角淀内永定河泓道变更,影响放淤,整理海河善后工程处于1935年春汛前举办疏浚中泓工程,修筑了中泓南堤,建筑滚水坝,使已完成之各项治标工程获得相当保障。
“七七”事变后,海河工程局临时接管了放淤工作。不久,日本人便控制了海河工程局,1939年闹水,所有建成之各项治标工程全部被洪水冲毁,放淤工作也告停止。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天津市政府派杨豹灵为局长,接管了海河工程局。1946年春,国民政府决定将海河工程局划归水利部,并派水利专家徐世大自渝来津接任局长。1948年徐辞职,由向迪琮接任,在此期间,上游来水的含沙量不太大,海河进出口的船只也不是很多,所以未搞什么工程,也未再放淤。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天津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海河工程局。7月改称海河工程处,隶属华北水利工程局。1958年,在海河工程处的基础上成立天津航道局,隶属交通部,并延续至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