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市郊县集市的历史发展与限制

天津市郊县集市的历史发展与限制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2年4月天津县划归天津市,天津市所辖地区有了农村集市贸易。1954年天津县又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郊区,共有集市贸易10来处,规模不大,成交量也不多。所以各郊县又进一步减少了上市品种,限制了交易价格,延长了集期,甚至还关闭了一批集市。据1974年调查,全市各郊、县有较大的粮食黑市20多处,经过长期反复取缔无效。

天津市郊县集市的历史发展与限制

农村集市贸易,30年来也是几起几落,与市区大体相同。天津的集市贸易(或摊贩市场),历来都在市区。1952年4月天津县划归天津市,天津市所辖地区有了农村集市贸易。1954年天津县又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郊区,共有集市贸易10来处,规模不大,成交量也不多。1973年8月,武清、宝坻、蓟县、静海、宁河等五县划归天津市,共有集市贸易40余处,1976年增至48处,1979年为65处。农村集市贸易,主要是围绕保证国家统购、派购任务的完成和维护国营、供销社在流通领域上的独占地位来开展工作。对上市物资、赶集人员以及交易价格都进行了限制。十年动乱中,把自留地、家庭副业视为资本主义尾巴,把集市贸易说成是“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和条件。”所以各郊县又进一步减少了上市品种,限制了交易价格,延长了集期,甚至还关闭了一批集市。1975年,蓟县全县原有13处集市,关闭了桑梓、杨津庄、五百户、官庄、和洇溜5个集市,保留的集市,也减少了集期,从5天两集,改为10天一集。结果把集市挤到邻近各县,在县的边缘地区,到处都是黑市,因为有居民需要的东西从国营商店买不到,有的自留地的产品,国营、供销社又不能全部收购,问题较多。到1978年后,才开放上述5处集市,并恢复了传统的“插花”集。

农村集市上市品种,也是有限制的,主要是粮食问题。由于粮食不许上市,出现粮食黑市,特别是县与县交界处管理薄弱地带更为明显。据1974年调查,全市各郊、县有较大的粮食黑市20多处,经过长期反复取缔无效。最大的是武清县王庆坨和宝坻县九王庄。王庆坨每逢集日集聚200余人,手托粮样,坐地成交,到户取货,估计每集可成交万余斤。九王庄集日聚集千人左右,成交粮达六七千斤,品种有玉米小麦、豆类、油料等,倒卖粮票问题也很严重。买卖粮食,有的是为了调剂品种,生产队以粮食换麸子作饲料,缺粮户以细换粗,有的是余缺调剂,农村缺粮户、城镇非农业人口,粮食不够吃,到黑市购买,还有的用于婚丧嫁娶,修建房屋。当时,县里工作的干部,一般定量28斤,还要经常骑车下乡,活动量较大,不买黑市粮,就不够吃,据说有的县委书记也要让人替他在黑市买粮食吃。可见到黑市买粮的大部还是基于实际需要。因而屡经取缔,但禁而不止。另外,哪些商品收购不上来,哪些商品就不许上市,如鸡蛋等。结果是不许上市仍然收购不上来。旧货不许上市,照搬城市委托商店的办法,也未成功。集期是沿袭河北省的规定,原定10天一集,以后又改为旧历一六,五天一集,郊、县统一,理由是避免农民赶“圈集”,影响生产。(www.xing528.com)

这样的结果是:市场越管越死,物资越管越少,价格越管越高,黑市越管越多。到1978年农村集市有49处,全年成交额仅1767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