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集市是在明清时期,亦即公元14世纪到19世纪初逐渐形成的。随着海河交通的发展,天津逐渐成为北方商品的集散地。江浙商人贩运丝绸布疋到天津再转运各地。福建纸商多航海至津,再转贩京城。去辽东的漕船,载有从天津买到的青梭布、深蓝布、白市布等运销东北。闽广的蔗糖、蓝靛、茶叶、海货、木料、果品,景德镇的瓷器,江南的竹木制品,也都源源运来天津销售。由于经济的活跃,交流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一些集市。据《天津卫志》载,当时城内有五个集市,即:鼓楼附近的宝泉集,东门内的仁厚集,南门内的货泉集,西门内的富有集,北门内的大道集。在河东小关、小杨庄、窑洼,河北石桥及卫城附近,形成了一些农副产品集散地。随着城外居民的增加,到1493年(明弘治六年)又增添了五集一市,即:东门外的通济集,北门外的丰乐集,北门外迤西的恒足集,张官屯的永丰集、宫前集,西门外的安西市。10天一集,时间交叉,平均每月有15天集市贸易。当时流传有所谓“天津卫,天天集,今天不齐明天齐”的说法,可见集市贸易的繁盛。
清代漕运仍行河运。闽广浙沪商船,运来大批南货,如烟草、茶叶、铜纽扣、珍贵木料、各种香料等到天津集散,然后从天津运回北方的花生、大豆、杏仁、红黑枣、药材、人参及各种干货,大大繁荣活跃了天津的商品市场,使天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北、城东一带出现了河北大街、北大关、锅店街、宫南、宫北大街等新商业区。城内外出现了不少专业市场,如肉市、鱼市、菜市、牛市、驴市等。据《津门纪略》载,银市在宫北,肉市在北门外迤东,菜市在海关道署前,果市在估衣街口,鱼市在大宜门口、分府署、南大寺前、津边署前和天后宫前,西瓜市在西老店,香瓜市在大红桥,菊花市在分府署前,骡马市在城外西南隅,鸟市在北门外迤西,鸽子集在北门内户部街、南门内达摩巷、河东盐关厅后。
在清光绪年间(19世纪末),东浮桥一带已形成菜市,有的商贩盖了小房,成为坐商。不久又有小西关、东楼、旱桥、风林村四个菜市场,但规模较小。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在天津被迫建立了各国“租界”,在“租界”内也出现了市场。当时买卖鸡、鸭、鹅、蛋品,牛羊肉、猪肉等大的市场就有三处,其中英租界、法租界各一处,中国辖区一处。每天上午7、8点钟开市,11点以后即散。中国辖区市场是早开早散,顾客多为男性。外国“租界”市场迟开,顾客多为妇女。中国辖区的市场,不过是在路旁两侧的空地进行陈列,没有另外的设备。“租界”内的市场,有较大规模的建筑,设备大体完善。据粗略统计,当时三个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额是鸡1500只,鸭140只,鸽200只,鸡蛋18000个,鸭蛋1500个,鸽蛋1000个,牛11头,猪230头,羊200头。另外还有马匹市场,设在南门外,每逢三、六、九开市,上市的通常在百匹上下。(www.xing528.com)
此后的几十年间,市场更有所发展,有些摊贩发展成了坐商,所以市场增加不是很多很快。沦陷时期以至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困难,售卖估衣旧物的市场增多,根据国民党天津市政府社会局统计,天津解放前有13个市场,13891户。包括侯家后烟市场,北营门城乡交易市场,胜利桥头的旧衣物市场,西广开“鬼市”的旧物市场,宫南、北大街经营耍货的市场,估衣街的估衣及干鲜果市场,东浮桥、金钟河的蔬菜市场,城隍庙街的棉纱棉布市场,建国道卖食品的夜市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