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认为仅此一篇比较单薄,应及时访问原北洋大学当时仍健在人员,作为一组稿件发表在《天津文史资料选辑》上。这时,天大校刊编辑室黄长春等同志到政协文史办询问有关于北洋大学史料,我们当即将《北洋大学事略》一稿提供出来,他们非常感激,在北洋大学创建85周年校庆中介绍北洋情况部分,就选用我们的稿。
天津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曾于1965年邀集几位北洋大学老校友刘锡瑛、齐璧亭、张务滋、郭金章、谢宗陶、黄振华、纪华等同志组成“北洋大学史料小组”,通过共同回忆及访问、座谈,搜集到许多资料,由纪华执笔写出初稿。未及定稿文化大革命开始,工作中断。1980年适逢北洋大学创建85周年,文史办找出旧稿,要我参阅有关资料核对补充,由我执笔,打破原有的结构,重新整理。
当时认为仅此一篇比较单薄,应及时访问原北洋大学当时仍健在人员,作为一组稿件发表在《天津文史资料选辑》上。首先想到的是茅以升、张含英。又经天津大学校长办公室左庆生帮助,提出几位应该访问的人员。这时,天大校刊编辑室黄长春等同志到政协文史办询问有关于北洋大学史料,我们当即将《北洋大学事略》一稿提供出来,他们非常感激,在北洋大学创建85周年校庆中介绍北洋情况部分,就选用我们的稿。他们表示在采访有关人员时,愿意合作,并说已访问过张含英,结果不理想。经他们提名,需要访问的还有张度、魏寿昆、刘之祥教授等人都由我负责。我首先访问的是茅以升和张含英。当时茅以升是铁道科学院副院长,张含英是水力部副部长。我原担心采访他们有一定难度,没想到他们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而且非常平易近人。在北京我又访问了北京钢铁学院教务长魏寿昆和张度及天津河北工学院院长潘承孝。他们都答应自己写稿,准时寄津。张含英的则由我整理记录。(www.xing528.com)
这组稿件中涉及学生运动方面的,找到当时任天津大学教务长的何国模,在他家里谈了两次,由我记录整理写成,何国模同志不肯署名,最后他提议以“纪泽”为名,取其谐音“记者”二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