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任何一项新的革命性技术的应用与普及都需要经历一段发展过程。BIM的应用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如图1-1所示的四个阶段。
图 1-1
图 1-2
1.第一阶段:应用CAD二维视图
CAD已经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我们实现了“甩图板”革命,这里不做过多赘述。
2.第二阶段:应用CAD三维视图
从图1-1中会发现,在CAD和BIM的应用上有一定的技术重叠,就是在这一应用阶段容易让很多读者产生BIM就是三维CAD的误解。传统的3D可视化软件能够实现设计者想要的三维视图,但这只是一个“华丽的3D模型”,甚至只是一张效果图,空有其表,仅仅从中能得到视觉信息,却无法得到更多。相较于CAD三维视图,BIM同样可以实现可视化,而且可以高效高质量地实现可视化,甚至可以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管理。这就是我们在这一阶段要明确区分的:BIM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而不仅仅是作为一项新的三维可视化技术来使用。
3.第三阶段:点式应用BIM(www.xing528.com)
既然决定将缺失的信息加入到这个“华丽的3D模型”中去,那么就开始正式融入BIM体系。但使用BIM进行生产交付只是发挥其小部分功能,而且收益有限,我们将这一阶段称之为“点式应用阶段”。如图1-2所示,建筑设计师单独使用BIM技术,但还是要与其他专业设计师和工程管理人员通过传统的图纸或者电子版图纸进行沟通交流。这一阶段的BIM应用以摸索和尝试应用为主,并且存在被传统环境孤立的情况,但这也是技术革新的必经之路。“万事开头难”,当我们通过点式的应用来获取更多的对于新技术的理解和认识,并且从中获益,渐渐地就会带动周边环境,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4.第四阶段:协同应用BIM
如图1-3所示,当所有的项目参与方都选择应用BIM进行管理,BIM的协同工作效益就会最大化体现了,这就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
图 1-3
基于BIM及其集成应用,项目相关参与方能够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投资者可以快速、高效地做出投资决策;设计师可以通过BIM相关软件进行协同设计、沟通和交流,及时地发现问题进行修正,更好地指导施工;项目建设相关管理人员能清晰地理解设计意图并高质量地进行项目管控,将建筑信息模型作为主要的信息传递媒介和交付成果,从而实现信息的全面集成和无纸化交互;运维管理人员可以依托BIM集成的信息库进行运营维护管理。这样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建设项目质量和建设周期,缩短了建设成本,还会产生一系列附加效益。例如,在BIM应用的过程中,从业人员会逐渐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一些人会专注于概念设计,也有一些人会倾向于后期设计、视觉设计或者模型信息维护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熟练,将会产生一个全新的更具专业化水平的团队。再例如,新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也会给很多企业带来大量的机会,通过提供更新更高质量的服务提升自身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
在BIM理论中,模型是唯一的,“一次建模,建筑全生命周期使用”,那么在这一阶段模型归属权的讨论就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了。以Revit为例,设计师为了更快捷地建造模型,而花费很多时间去制作一个数据丰富且高效的“族”库,却很难避免这些“族”库信息落入竞争者的手中。放弃制作这个数据库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解决办法,而是应该考虑如何去规范商业行为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数据格式也是市场在未来要受到严格审查的一个方面。前文说过,仅仅依靠一个或者一类软件是无法实现BIM理论的,当我们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中应用了很多分门别类的软件的时候,文件格式的交互性就尤为重要,因为这涉及信息在交互过程中的完整性问题。目前全球主流的交互文件格式“IFC格式”很有希望引领并解决这个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