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填负”教育工作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接受大学思政课教育之前就对思政课有一种不好的刻板认识,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填负”教育,即先把以前的负面认识填补了,才能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到课率、抬头率。实践证明,做好“填负”教育工作的最好办法就是在认真“备教材”和“备学生”的基础上制订教学计划。
首先要“备教材”。从2005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高校,包括高职院校都取消了地方性思政课教材,普遍使用教育部统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这对规范学科建设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一套教材仅有普适性,缺乏具体性,与高职院校学生有距离,较难适应高职院校学生教学。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更多的是强调教学的实用性,泛泛地使用理论性较强的本科高校教材,会造成高职生的抵触心理,使学生难于提起兴趣。加之现行教材存在着与中学知识有较多重复的情况,如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宪法的基本制度、公民道德规范、台湾及两岸关系等内容,在中学都已经学过,高职教育中虽然其深度、广度有别,但使学生缺乏新鲜感,再美的东西看多了也会产生审美疲倦,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厌学大学思政课一点都不奇怪。如果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不提前“备教材”,就相当于在“填负”教育之前先给自己挖了一个坑。
其次要“备学生”。高职院校教育目标的特殊性,导致一些高职院校学生片面认为高职教育主要是学技能,只有学好专业课才是自己今后的谋生手段,把思政课当成一门副课。加之以前对思政课的刻板认识,有的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内容抽象、空洞,理论上说教的多,与社会实际差异较大,教学内容远离自己,与专业学习及就业没有多大联系,在毕业找工作时,用人单位只是看重专业课成绩,较少关注思政课成绩,认为学习思政课是一种无奈的选择,甚至把该课程简单作为修满学分的一种形式主义。因此,高职院校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做自己感兴趣的功课等现象常有发生。如果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不认真“备学生”,相当于在步入讲台之前就与学生隔了一堵无形的墙。
最后要合理制订教学计划。由于缺乏认真“备教材”和“备学生”的基础,有的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计划完全照抄教材章、节、目的内容,加之思政课教师缺乏对高职学生的整体认识,缺乏深入研究和认真分析,不了解学生深层次的思想现状,泛泛地认为高职生对思政课都不感兴趣,忽略了他们的主体思维,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教学,有时播放视频教学,让学生乐一乐,课后学生仔细一想,却发现没有学到更新的东西和有价值的知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脱节。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不受教材束缚,首先要思考的不是如何把这门课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而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思想文化基础、专业以及毕业后就业等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如果教学计划只是理论讲授,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肯定是不受欢迎的,也收不到好的效果。
(二)执行“宽进严出”政策
当前,当许多人还在为中国普通高校教育该实行“严进宽出”还是“宽进严出”政策讨论不休的时候,由于受到生源的影响,中国的高职院校实际上早就在采取“宽进宽出”的措施,即各高职院校为了争抢一时的生源,既降低了进大学的门槛,又降低了获取毕业证的标准。这样的措施对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到课率和抬头率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在“宽进宽出”的育人标准下,相当多的高职学生根本不把上课专心听讲当作一回事,因为在他们头脑里早就形成一种错误认识,即不管自己学得(考得)怎么样,只要学费交够了,最终都可以混到毕业证。高职院校早期对考试不及格的学生管理是相当严格的,如采取收取一定的补考费、重修、留级甚至劝其退学等处理措施,但随着国家发改委认定收取补考费属于乱收费行列之后,学校不再收取任何重修的费用,久而久之,学生当中便流传出一种“考试不如补考,补考不如缓考,缓考不如毕业前补考”(因为正式考试是单人单座,有两个以上的监考老师,而补考内容相对简单,监考不严,容易通过,所以“考试不如补考”;因为申请到缓考的学生可以跟补考的学生一起进行同试卷的考试,且能获得与正式考试一样的成绩,所以“补考不如缓考”;因为许多学生毕业前的补考科目达十几门次,一不收补考费,二要在一两天内完成补考任务,三是几乎百分之百的通过率,所以“缓考不如毕业前补考”)的观点,最终导致许多学生连正常的学期补考都懒得参加,一直拖到毕业前进行一次性补考。在这种极低的考试要求环境下,要想提升平时的到课率和抬头率几乎成了天方夜谭。
这种放任不合格学生毕业的“宽进宽出”做法,表面上是为了这些学生的利益,实际上是高职院校对自己不负责行为的掩盖,以及对用人单位的欺骗。由于这种做法降低了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评价,因此它也是对高职院校合格毕业生权利的侵犯,尤其是对本校合格毕业生权利的侵犯。这种做法还导致学校对在校学生的督导失去了权威,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教学质量。因此,要想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到课率和抬头率,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行“宽进严出”政策,即降低大学的入学门槛,让更多的人能够进入大学读书,而在大学生毕业时进行严格的考核,达不到标准者不得毕业。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变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赖于形成的各种环境(www.xing528.com)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明了高校思政课的改革方向。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论述清楚地告诉我们: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赖于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客观存在的各种社会环境。这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论述是一脉相承的。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同行都知道,人类社会环境的存在是人类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不同的社会环境同时也造就了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分析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方法就在于改变其赖于形成的社会环境,我们所从事的思政课教育工作起到的作用之一就是在改变受教育者的社会环境过程中充当了一个重要的砝码。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赖于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环境就是校园环境,其中最主要的环境就是校园文化环境,它包括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制度文化环境等因素。因此,改变校园文化环境既要从教师的课堂环境抓起,也要从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环境和学生学习生活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包括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抓起,群策群力,方能为学校打造出完整的校园文化环境。
(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适当运用“互联网+”教学形式
关于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有不少学者认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主要围绕着两种教学模式展开:一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二是以学生的“学”为主。在思政课教学改革历程中,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其教学设计的重点在于教师的“教法”(即“教什么”“如何教”等)。长期以来,我们在研究“如何教”的同时,较少研究学生“如何学”的问题。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借鉴教育技术学的WebQuest、NTeQ和PBL等模式,一些思政课教师开始尝试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道现代化的天然屏障。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灵活、适度运用“互联网+”教学形式。
思政课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必须遵循思政课教学自身的规律: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尽可能多地面对面与学生接触、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这是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的普遍规律,思政课要提高教学有效性,也必须遵循这条规律。但是,“互联网+”教学形式却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道现代化的天然屏障,教师上课不再面对学生,而是隐藏在电脑屏幕旁边,学生听课不再面对教师,而是观看屏幕,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接触和沟通没有了,互动和交流只能通过现代化手段间接实现,交流和接触变为以机器和视频为媒介,现代化手段把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的情感交流这一思政课教学的优势和特征消解了。这对于学习自觉性本来就很差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思政课教学和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真正的大忌。
思政课改革的基本目标有两个:一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以切实满足学生对理论的需求,使教学内容能够真正入脑入心,学生终身受益;二是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思政课教学要求和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师队伍。因此,在打好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攻坚战中,应首先解决好如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问题,其次才是如何适当运用“互联网+”教学形式的问题,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