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教育具有的渗透启发式的特点,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唤起学生内在的自觉性,是学生内心成长的种子,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的,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隐性教育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增强教师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实现教师能够潜移默化地育人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教师“承担着神圣使命……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路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的重要指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思政课老师的使命和责任,专业课老师也有责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相结合,学生管理工作者和班主任老师也有责任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代赋予了教师使命,教师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这要求教师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有过硬的理论素质,坚定的政治信仰,在教学互动和学生管理中,坚定的政治信仰犹如一盏指路的明灯,指引学生前进。这需要培养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立教的教师队伍,增强教师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我国古人很早就重视潜移默化式的隐性教育。如战国时期“孟母三迁”的历史故事,就是从环境熏陶的角度肯定了隐性教育的合理价值。文化校园建设是营造良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氛围的重要举措,对于培养大学生道德素质有积极作用。高校要在推进文化校园建设中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努力创设良好的文化校园教育环境,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认真抓好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要积极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道德教育信息资源为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格服务,并削弱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以校园文化阵地、教室、学生宿舍等为载体,让学生的人格在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校园环境的熏陶中得到升华,使文化校园真正进入到学生脑中。
(三)打造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隐性教育作用
校风是校园精神的塑造,体现了学校的精神风貌。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体现了为人师表。学风是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体现了学习氛围。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功能,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一旦形成,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形象和威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理想情操、行为习惯、意志品质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学生起到规范、约束、推动、导向的作用,使其渐渐形成习惯、规范,主动自觉行动,自我教育的内驱力,并提高、内化为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重视非课堂活动中的隐性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水平(www.xing528.com)
高校要重视非课堂活动的开展,与时俱进地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社团、竞赛等校园活动,借助学生社团活动及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如专业技能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平时开展的各类团学活动等,选择高素养的老师进行指导,将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和思想境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进步,实现隐性教育的目的。
(五)利用“三会一课”促进隐性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三会一课”教育是大学生了解党、学习党、融入党的主要渠道。“三会一课”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党员教师要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在生活、学习、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并集合发现的问题,利用“三会一课”引导教育学生,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一批政治觉悟高、对党忠诚、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发挥榜样人物的隐性教育作用
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其主要目的是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和处事能力,从而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对榜样人物的学习,能够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实现个人的价值。教师要善于从现实中寻找榜样人物,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成为学生成长和学习的动力。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榜样,让他们从榜样身上学到优秀品质,感受社会的正能量。榜样效应的实现,能够从根本上端正他们的思想和认知水平,不断地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道德修养,从而在复杂的社会中坚守自我。
总之,时代在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隐性教育路径除了上面这些,还有很多种需要探索。高校要重视和加强隐性教育,发挥隐性教育的优势,以弥补显性教育的欠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