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对于传承着学校百年来开拓创造精神的农职人,对于站立在一个创新发展的新时代,并且不愿居于人后的农职人,很有必要逐字逐句、认真阅读一份文本,将之作为学校前辈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的创新创造指南。这就是蚕桑学堂创始人林绍年为学堂第一部教材《蚕桑浅要》所撰写的序言。这份前辈留下来的创新宝典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一)识时务者为俊杰
在《蚕桑浅要》序言的第一部分里,林绍年回顾自己于学堂成立的头一年即1903年,奉旨进京面见光绪及慈禧二位圣上,期间“懿训谆谆以商务垂询”。这句话的要害有两点,首先是太后的训示(懿训)为什么会集中于“商务垂询”?第二,股肱大臣林绍年会如何对待太后的“谆谆垂询”?穿越时空,“懿训垂询”之时,大中华正遇到数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前溯至1895年,战败的清政府与“蕞尔小国”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国人惨痛惊呼:“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以后始也。”之后的第3年1898年,“不甘做亡国之君”的光绪帝决意实施变法维新,短短的103天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亲自训政。不过慈禧仍然不得已推行了部分新政。再之后5年的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全国举办新学,开始全盘变革学制,其中要求各地特设“实业学堂”,以求富民富国之本。也就是这一年,慈禧“谆谆”向经济极不发达的边地云南的行政长官林绍年垂询商务,他该怎么做呢?马克思说得很明白:“既然你们站在国家的顶峰上拉小提琴,那么站在下面的人跟着跳舞不正是意料之中的事吗?”林绍年谨遵圣意“退而思之”,然后就是付诸行动,几经实验,创立了云南第一所新式学堂,即云南蚕桑学堂。
(二)盘龙卧虎高山起
所有的创业创造都决定于那位吃螃蟹者能否发掘、营造并启用自己拥有的,最好是独有的,但是仍然在沉睡着的各项资源。林绍年在《蚕桑浅要》序言里认真分析了发展蚕桑种养属于云南的产业优势和人力资源:“蚕桑为中国自有”,“无地不宜”。中国是世界上蚕桑、缫丝、丝绸等业最发达的生产地,素有丝国之称,各个地方都适宜种桑养蚕,云南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云南种桑养蚕的潜力仍在沉睡中,原因是“未得其法”,所以该产业工序繁复,效益不显,成本畸高而利润微薄(“故工繁效少本重利微”)。“滇地广而腴,民纯且朴,一种蓄而未泄之象”,云南土地宽广肥沃,这是做农业的“地利”。云南百姓纯净古朴,这是务传统农耕的“人和”。最重要的是,他准确地看到了云南人心思变,大众创业致富的热情高涨。他用了一个精彩的比喻:三迤大地充满了一种仿佛被大坝积蓄了拦挡了很久的汹涌激情,急迫等待着宣泄的气象——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这是最好的“天时”啊!用我们今天的话讲,林绍年准确地看到云南拥有发展桑蚕种养不可或缺的天时地利人和。“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荀子准确地体会到务农兴农者的三个条件。(www.xing528.com)
(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林绍年这位仕途阅历丰富且曲折的晚清名臣在历史记载中最大的特点是耿直敢言。最著名的一次是光绪十四年(1888年),他刚刚从内务府历练结束,升任御史,就遇到有人为了讨好慈禧太后,私下挪用大笔北洋水师军费建筑颐和园一事,号称“进献”。御史林绍年即刻犯颜上谏:“生民疲敝,当以俭化天下,使督抚爱养百姓。若诛求进献,未足以言忠。请即下诏停输,还所进奉。”结果是“得旨严饬”,受到圣旨严厉申斥,他只好找台阶借长辈去世回老家丁忧守孝。当堂顶撞慈禧的林绍年从此名满海内,直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升任云南巡抚。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里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林绍年值得我们传承的精神中,既有为民请命,也有苦干硬干。所谓“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创业成功的人常常是那些格局较大、为他人着想的人中俊杰。林绍年在《蚕桑浅要》序言里写道:返回云南自己即刻邀约志同道合的人,出钱出力出点子,反复实验,最终证明良好的种子、精细的技术确实能使云南的种桑养蚕富有收获。而良好的技术推广,必须依靠新学堂来培养人才。就是这样,云南创办首个职业学校蚕桑学堂的需求呼之欲出了!
116年的云南农职学院正在迎来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新一届党委班子正在谋划与国家谋民族复兴的同步,以创“双高”(国家级高水平高职院校)行动为契机,推动学院实现新世纪、新百年的创新发展。当此之时,我们尤其可以在学院百年前的创造者身上学得智慧,那就是:胸中若有丘壑,下笔如走龙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