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是在隧道侧面上方开挖的与之相连的倾斜坑道。当隧道在埋置不太深、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或当隧道洞身一侧有较开阔的山谷低凹处可作为弃渣场地,且覆盖层不太厚时,可以考虑采用斜井作为辅助坑道。斜井的立、平、剖面如图5-1-2所示。
图5-1-2 斜井
斜井设计与施工主要的技术要求:
(1)斜井斜度较大,出渣运输需要较强的牵引动力设备,如用卷扬机牵引提升机、皮带运输机或无轨运输、或有轨运输等。
(2)斜井井口不得设在可能被洪水淹没处,井口位置应高出洪水频率为1/100的水位至少0.5m的标高处;当设于山沟低洼处时,必须有防洪措施。井口场地最小宽度一般不应小于20m,以利于井口场地布置及出渣卸料。井身避免穿越含水量大及不良地质区段。斜井井口场地通常设有向洞外的不小于0.3%的下坡,以防车辆溜向洞内造成不安全事故,且有利于排水。
(3)斜井的倾角的大小,是根据提升方式、提升量、井长及进口地形而定,不同提升方式的斜井倾角规定为:箕斗提升时,不大于35°,斗车提升时,不大于25°;胶带运输机提升时,不大于15°,斜井井身纵断面不宜变坡,井口和井底变坡点应设竖曲线,竖曲线半径一般采用12~20m。
(4)提升机械一般用卷扬机牵引斗车。当斜井坡度很小时亦可采用皮带输送或无轨运输;斜井内的轨道数视出渣量而定。单线行车道的坑道底宽一般为2.6m,三轨双线行车道时,底宽为3.4m,双线行车道时,底宽为4.1m(以上均包括单侧设宽70cm的人行道)。坑道的高度通常≥2.6m。其中,以单线或三轨双线较为常用,并在斜井中部设有20~30m的四轨双线作为错车道,这样可减少开挖断面及节约运输器材和费用。在经济技术比较确定斜井需作为永久通风道时,断面大小应满足通风要求。
(5)井口段应修衬砌,其他部分视地质条件及是否作为永久通风道等条件决定是否修筑永久衬砌。施工期间应做好井口防水工程,严防水淹设。卷扬机牵引斗车需防止钢丝绳破损拉断或脱钩等事故。为此应严格控制牵引速度,在井口应设置安全闸。在斗车出洞后即时安好安全闸以防止溜车,为防止斗车在坡道上因脱钩或钢丝断裂而下滑,可在斗车上或在坡道上设置溜沟或设置安全索,阻止斗车继续下滑以确保安全。可在斜井坡道终点或在坡度中间适当位置设安全缆绳。应由专人负责看守,在斗车经过后,即在坑道的两侧间揽以钢丝绳,万一斗车脱钩,也不致冲入井底车场而发生严重事故。此外,在井底调车场及井身每隔30~50m,宜设避险洞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www.xing528.com)
为保证施工安全,还应注意在井底车场需加设支撑或修筑衬砌。为提高运输效率,可在井底调车场加设储渣仓,并尽量不在斜井口处进行摘挂作业。井内钢轨应固定,以防轨道滑移掉车。现代斜井的出渣运输方式已由轨道运输发展为皮带运输机的连续出渣运输,它在运量大及运输安全方面都有很大的优越性。
(6)斜井施工开挖
斜井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炮眼方向应与斜井倾斜角一致,底眼应较井底标高略低,避免出现台阶;
②每一循环进尺应用坡度尺控制井身坡度;
③每隔20~30m应用测量仪器复核中线桩、水平标高,以保证斜井井身位置正确;
④斜井井口地段、不良地质或渗水的井身以及井底作业室、调车场,施工时应加强支撑,并应及时衬砌以保证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