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洞口段施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场地清理作施工准备时,应先清理洞口上方及侧方有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等。平整洞顶地表,排除积水,整理隧道周围流水沟渠。之后施作洞口边、仰坡顶处的天沟。
(2)洞口施工宜避开雨季和融雪期。在进行洞口土石方工程时,不得采用深眼大爆破或集中药包爆破,以免影响边、仰坡的稳定。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边、仰坡放线,自上而下逐段开挖,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
(3)洞口部分圬工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须将虚渣杂物、泥化软层和积水清除干净。对于地基强度不够时,可结合具体条件采取扩大基础、桩基、压浆加固地基等措施。
(4)洞门拱墙应与洞内相邻的拱墙衬砌同时施工连接成整体,以确保拱墙连接良好。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产生侧压。
(5)洞口段洞身施工时,应根据地质条件、地表沉陷控制以及保障施工安全等因素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方式。洞口段洞身衬砌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形条件,至少设置不小于5m长的模筑混凝土加强段,以提高圬工的整体性。
(6)洞门完成后,洞门以上仰坡脚受破坏处,应及时处理。如仰坡地层松软破碎,宜用浆砌片石或铺种草皮防护。
洞口段施工中最关键的工序就是进洞开挖。隧道进洞前应对边仰坡进行妥善防护或加固,做好排水系统。(www.xing528.com)
(二)洞口的施工方法
洞口段施工方法的确定取决于诸多因素。如施工机具设备情况、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地形条件;洞外相邻建筑的影响;隧道自身构造特点等。根据地层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施工方法。
(1)洞口段围岩为Ⅲ级以下,地层条件良好时,一般可采用全断面直接开挖进洞,初始10~20m区段的开挖,爆破进尺应控制在2~3m。施工支护,在拱部可施做局部锚杆;在墙、拱部采用素喷混凝土支护。洞口3~5m区段可以挂网喷混凝土及设钢拱架予以加强。
(2)洞口段围岩为Ⅲ-Ⅳ级,地层条件较好时,宜采用正台阶法进洞(不短于20m区段),爆破进尺控制在1.5~2.5m。施工支护采用拱、墙系统锚杆和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必要时设钢拱架加强施工支护。
(3)洞口段围岩为Ⅳ-Ⅴ级,地层条件较差时,宜采用上半断面长台阶法迸洞施工。上半断面先进50m左右后,拉中槽落底,在保证岩体稳定的条件下,再进行边墙扩大及底部开挖。上部开挖进尺一般控制在1.5m以下,并严格控制爆破药量。施工支护采用超前锚杆与系统锚杆相结合,挂网喷射混凝土。拱部安设间距为0.5~1.0m的钢拱架支护,及早施做混凝土衬砌,确保稳定和安全。
(4)洞口段围岩为Ⅴ级以上,地层条件差时,可采用分部开挖法和其他特殊方法进洞施工。具体方法有:开挖前应对围岩进行预加固措施,如先采用超前预注浆锚杆或采用管棚注浆法加固岩层,然后用钢架紧贴洞口开挖面进行支护,再采用短台阶或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等进行开挖作业;在洞身开挖中,支撑应紧跟开挖工序,随挖随支。施工支护采用网喷混凝土、系统锚杆支护;架立钢拱架间距为0.5m,必要时可在开挖底面施做临时仰拱。开挖完毕后及早施作混凝土内层衬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