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GNSS基准站网数据处理方法与应用:行业级CORS介绍

GNSS基准站网数据处理方法与应用:行业级CORS介绍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业级CORS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某一行业层面的需求和科学研究的需要,以建立国家大地基准、开展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大气探测研究等为根本任务的专业型CORS为代表。行业级CORS的主要建设单位有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总参测绘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交通部等部门,涉及测绘、国防、环境监测、地壳监测、气象、交通、海事等行业。

GNSS基准站网数据处理方法与应用:行业级CORS介绍

行业级CORS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某一行业层面的需求和科学研究的需要,以建立国家大地基准、开展地球动力学研究和大气探测研究等为根本任务的专业型CORS为代表。行业级CORS的主要建设单位有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总参测绘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交通部等部门,涉及测绘、国防、环境监测地壳监测、气象、交通、海事等行业。已建成的行业级CORS系统主要有以下四个:

(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

1992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在武汉建立了国内第一个GPS连续跟踪站,即现在的IGS武汉站(WUHN),用于全球大地参考框架定义以及GPS卫星轨道确定。此后,又分别在北京(1995)、拉萨(1995)、乌鲁木齐(1995)、咸阳(1997)、西宁(1998)、海口(1998)和哈尔滨(1999)等地建设了8个GPS连续跟踪站,主要目的是建立国家大地基准控制,为我国坐标参考框架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并服务于国际GPS动力学研究。经过近十年的观测,其中拉萨、乌鲁木齐、武汉和上海等站作为国际核心站,参与了ITRF建设,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上海、乌鲁木齐、长春等站还配备有VLBI、SLR等多种空间大地测量手段,用于地球科学研究,已成为国际上具有多种观测手段的科学台站。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在国内占据了重要地位,分别在高精度GPS A、B级网建设,国家2000 GPS大地控制网建设,省、市区域大地基准建设以及GPS广域差分试验及服务等项目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主要由基准网、基本网和区域网三大部分组成。中国地震局自1998年开始通过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工程项目(简称“网络工程”)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测绘局、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测绘局合作,在国内建立了25个GPS基准站,包括5个SLR并置站和2个VLBI并置站,平均站间距300~500km,后增加了哈尔滨、郑州两个站,一起作为“网络工程”GPS观测网的基准网。基准网的主要功能是监测中国大陆一级块体的构造运动,同时作为框架网应用于“网络工程”的GPS基本网和区域网以及国家2000 GPS大地控制网的建设中。基本网由55个定期复测的GPS点组成,西部大约两年复测一次,东部大约四年一次,主要用于一级块体本身及块体间的地壳变动的监测。区域网由1000个不定期复测的GPS点组成,其中300个左右均匀布设,700个左右密集布设于断裂带及地震危险监视区。(www.xing528.com)

(3)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

2006年,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基础上,由中国地震局、总参测绘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中国气象局和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实施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简称陆态网络)项目。该项目历时数年,累计投资5亿余元,已于2012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建成了由260余个连续观测站和2000个不定期观测站点构成的、覆盖中国大陆的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和自主研发数据处理系统的观测网络。陆态网络主要用于监测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重力场形态及变化、大气圈对流层水汽含量变化及电离层离子浓度的变化,为研究地壳运动的时空变化规律、构造变形的三维精细特征、地震短临阶段的地壳形变时空变化特征、现代大地测量基准系统的建立和维持、汛期暴雨的大尺度水汽输送模型、中国上空电离层动态变化图像及空间天气等科学问题提供基础资料和产品。

(4)中国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定位系统(RBN-DGPS)

交通部海事部门在全国沿海建立了由20余个GNSS基准站组成的中国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定位系统(RBN-DGPS)。该系统于2002年建成启用,系统覆盖北起鸭绿江口、南至西沙群岛,覆盖我国沿海港口、重要水域,在系统覆盖范围内,可向用户提供米级差分GPS(RTD)服务,广泛应用于船舶导航、海洋测绘、海洋石油开发、海洋国防等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