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矿床位于阿城市境内。矿区南部出露上二叠统—下三叠统五道岭组,由流纹岩、流纹质凝灰熔岩、安山岩、安山质凝灰熔岩、酸性和中酸性凝灰岩和凝灰质粉砂岩等组成(图4-3、图4-4)。矿区北部出露燕山早期中细粒—细粒碱长花岗岩,为岩株状一撮毛岩体的组成部分,其边缘相蚀变为黄铁绢英岩化细粒碱长花岗岩。区内发育北东东向、北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其中北东东向的五道岭-苏家围子断裂为控矿构造。该断裂长约6km,发育于燕山早期花岗岩类与五道岭组火山岩接触带中。
图4-3 五道岭钼矿床地质图
1.第四系;2.五道岭组;3.碱长花岗岩;4.闪长岩;5.花岗斑岩;6.黄铁绢英岩细粒碱长花岗岩;7.矽卡岩;8.钼矿体;9.铁矿体;10.断层
图4-4 五道岭钼矿床0线地质剖面图
1.表土;2.流纹质凝灰岩;3.碱长花岗岩;4.黄铁绢英岩细粒碱长花岗岩;5.矽卡岩;6.钼矿体
矿床产于燕山早期花岗岩类与五道岭组接触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带,分为东、西两个矿段。东段为铁矿体及黄铁矿矿体,西段分布钼矿体。共圈定铁矿体和黄铁矿矿体各1条,钼矿体7条。其中I号钼矿体规模最大,矿体形态受接触带构造控制,呈不规则脉状,延长及延深稳定,垂深大。I号钼矿体沿走向呈“S”形,在“S”形构造转折处,矿体剖面形态为漏斗状,其上下盘界面呈舒缓波状。I号钼矿体的分支矿体发育于外接触带层间裂隙中。铁矿体和黄铁矿矿体均呈脉状,亦产于接触带矽卡岩中。
矿石结构以自形—他形粒状及斑状结构为主,此外有固熔体分离结构(叶片状和乳滴状)、交代残余结构、反应边结构、压碎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浸染状、网脉状及交错脉状构造,其次为角砾状构造。(www.xing528.com)
矿石种类有钼矿石、铁矿石和黄铁矿矿石。钼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有少量黄铁矿、赤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磁铁矿。铁矿石可分为磁铁矿石、磁铁赤铁矿石和镜铁矿,铁矿石中含少量黄铜矿、方铅矿、黄铁矿及次生褐铁矿。黄铁矿矿石主要含黄铁矿,有少量磁铁矿、赤铁矿及微量黄铜矿、方铅矿。各类矿石中脉石矿物主要为石榴子石、辉石、阳起石、绿帘石、方解石及绿泥石,其次有石英、长石、萤石等。
成矿分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碳酸盐期。矽卡岩期分2个成矿阶段:①矽卡岩阶段,先后形成石榴子石矽卡岩、透辉石矽卡岩及绿帘石、阳起石矽卡岩;②磁铁矿化阶段,主要以交代石榴子石方式形成粒状磁铁矿。石英-硫化物-碳酸盐期分3个成矿阶段:①黄铁矿化阶段,形成的黄铁矿穿切早期形成的磁铁矿,伴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石英化和碳酸盐化;②赤铁矿、镜铁矿、黄铁矿化阶段,伴随绿泥石化和方解石化形成脉状或网脉状赤铁矿、镜铁矿和黄铁矿;③钼矿化阶段,主要形成辉钼矿,伴有黄铁矿及少量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有关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石英化和方解石化。
矽卡岩化是主要的近矿围岩蚀变,绝大多数矿体赋存于矽卡岩中。在内接触带发育有黄铁绢英岩化带,该蚀变带平行于矽卡岩带。角岩化分布于外接触带,平行于矽卡岩带呈长条状。此外,在接触带和外接触带还发育有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蚀变。
矿体具水平和垂直分带,在水平方向上,矿区自东而西依次为磁铁矿体、黄铁矿体和辉钼矿体;在垂直方向,自下而上为磁铁矿—黄铁矿—辉钼矿。矿化有叠加现象,各矿体间或为锯齿状接触,或为递变过渡。
矿床的石榴子石中气液包裹体爆裂温度为400℃,磁铁矿为385℃,镜铁矿为330℃,黄铁矿为380~390℃,黄铜矿为255℃,反映成矿发生于高—中温条件,并且从早期到晚期成矿温度有所降低。矿床中金属硫化物的δ34 S值为+3.3‰~+3.7‰,反映硫来源于硫同位素均一化程度很高的岩浆。形成碱长花岗岩类的岩浆具重熔成因,侵入到地壳浅部形成一些规模不大的岩体。该期侵入岩中富含辉钼矿、磁铁矿等副矿物,有的岩体还含较多的白钨矿、方铅矿等。此外,部分岩体中钼、铁、锌、铅、铜等含量较高。可以推测,形成碱长花岗岩的岩浆在最初的部分熔融过程中从源岩中汲取了成矿组分,在以后的分异演化中进一步富集,形成含矿岩浆。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重熔岩浆,矿床为矽卡岩-高中温岩浆热液成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