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生态格局转变:黎族地方治理与合亩传统

农业生态格局转变:黎族地方治理与合亩传统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之所以形成这种生计格局是与中部“合亩”制地区的地理环境、村民的耕作技术以及农业生产习惯等密切相关的。这表明此时水田农业已经开始占据番茅社农业生产的核心地位。根据以上农业统计数据的变动情况进一步分析,便可清楚看到集体化时期番茅大队的农业生态格局经历了较大调整。直至1962年国家农业政策调整后,番茅大队的水田耕作比例才重新上升,超过旱地种植,占据农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农业生态格局转变:黎族地方治理与合亩传统

集体化以前,旱作农业是番茅村乃至整个保亭县的主要农作方式。全县大部分地区旱地作物如旱稻、薯类、玉米等占据着与水稻相当、甚至超出的比例。

研究者曾通过对全岛土地资源的勘察得出,1950年前水田主要分布在海南东北部和东部地区,北部次之,水田分布最少的地区是西南部和中部。旱田和坡地的分布也是这一格局。[15]司徒尚纪根据土地类型和作物组合分布,划分出近代海南农业生态格局片区,其中“中南部山地丘陵森林——杂粮区,约占全岛面积一半,为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开发最迟,少数地区仍停留在原始社会残余状态,是本岛森林,荒地面积最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其中乐东、白沙、保亭三县是广东仅有的最差的五等县。林产除外,生产黎米、牛只,还有薯、玉米、粟等杂粮,呈垂直分布,广泛流行刀耕火种。”[16]按照司徒尚纪的划分,1950年前琼岛中部地区的旱地种植占据粮食作物生产的很大比重,同西南部地区一起构成全岛最大的旱作农业区域。

之所以形成这种生计格局是与中部“合亩”制地区的地理环境、村民的耕作技术以及农业生产习惯等密切相关的。包括番茅村在内的琼岛中部山区自然条件优越,属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气候条件良好,雨量充沛,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既能发展水田农业,也能发展旱作农业。境内的五指山为海南第二大江昌化江的源头,该地水源丰富。但由于1950年前黎民不懂水利,不擅长引水灌溉,水田产量始终不高。同时,黎民按照当地传统的耕作习惯,大多靠牛踩田使泥土松烂,且不注重田间管理,不进行除草,加上中部山地属花岗岩地质,岩石经风化作用,内含石英很多,土中含腐植质较少,肥沃率不高,黎民也没有积肥与施肥的习惯,所以水田产量一直不高。因此,旱地种植和刀耕火种的山栏种植在当时较为普遍。据番茅村民回忆,1950年前水田基本上是单造的,产量不高,相比之下旱地作物的种植数量较多。

根据20世纪50年代对黎族“合亩”制地区的社会调查这一点也得到印证。据调查,1950年前保亭县通什乡共有耕地(包括“山栏”)2698.5亩,其中旱田1642.5亩,占全乡耕地总数的60.8%;水田504.5亩,占全乡耕地总数的18.6%;“山栏”551.5亩,占全乡耕地总数的20.4%。与通什乡相邻的毛道乡也有类似情况,毛道乡的旱田占比41.1%,水田占比31.6%,山栏占比27.2%。[17]可见,1950年前全乡的耕地面积中旱地面积要大于水田面积。而从1952年番茅村农业生产的统计数据来看,旱作农业面积为425市亩,水田耕作面积为472市亩,二者所占的比例几乎相当,也表明这一时期的水田农业尚无优势(见表3.1)。

表3.1 番茅大队粮食作物面积及产量(1952年、1956—1964年)

资料来源:五指山市档案局、冲山镇政府档案室资料。

“合亩”制地区解放后,通过共产党的宣传教育和逐步引入先进耕作技术,通什乡的水田农业得到发展。随后开展的轰轰烈烈的集体化运动更是对黎村粮食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政府普遍推广使用铁犁铁耙、打谷机等农业机具,改变了原始的刀耕火种、牛踩田、手捻稻等落后耕作方法。1957年番茅大队建起番空水利,把挂在山坡上的570余亩旱地改为水田,解决了灌水问题。并在一个月内挖了6条排水沟,用石头砌好14个分水闸,开了21条排水沟,做到排灌分开。通过兴修水利,番茅水稻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了。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海南全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农业总产值从1952年的2.57亿元增至1957年的3.638亿元,增长41.4%,平均每年增长7.2%。其中,粮食总产从56.9万吨增至81.95万吨,增长44%。[18]相一致的是,这一时期番茅社的水田面积显著增加,从1952年的472亩增至1957年的1143亩,增长142.2%;而旱作农业面积则从1952年的425亩锐减至1957年的111亩(见表3.1)。这表明此时水田农业已经开始占据番茅社农业生产的核心地位。正是在水稻高产的带动下,全社粮食总产达到增长125.6%的局面,体现出合作化初期农业生产的良好势头。

1958年夏,为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全岛开展农业“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冬至1959年春,农村刮起“共产风”和浮夸风,农业生产上出现瞎指挥、高指标等现象,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据资料显示,海南全岛1958—1960年连年大减产,1959年粮食总产57.4万吨,比1957年下降42.7%。1960年平均每人占有粮食189公斤,口粮不足部分以杂粮、瓜菜等补充。[19]同样受此影响,番茅大队出现了1958、1959年水田面积持续减少的局面。1959年水田面积跌到历史最低,仅为1026亩,比1957年减少11.4%。出于对粮食的需求,人民公社时期旱地作物面积显著提高,尤其是什粮面积在1958—1961年连续攀升,从1958年的172亩增加到1961年的900亩。这说明为补充水稻的供应不足,黎民只能大面积耕种旱地作物作为食物补充。(www.xing528.com)

针对1958年后出现的情况,1960—1961年中央开始政策调整,恢复以生产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受此影响,番茅大队的水田面积从1962年开始增加,粮食总产量也在经历了1962年4958担的低谷后,开始呈上升态势。

根据以上农业统计数据的变动情况进一步分析,便可清楚看到集体化时期番茅大队的农业生态格局经历了较大调整(见图3.1)。受国家力量影响,番茅大队从1950年前水田、旱地耕作比例近乎各占半数的情况,转变为集体化时期以水田农业为主的农业生态模式,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达到高峰,即1957年水田面积占据当时粮食作物总面积91.1%的比重。后来又受当时中央政策的影响,1957—1961年间水田农业处于下滑状态,黎民对水稻种植失去信心,转而发展旱作农业。直至1962年国家农业政策调整后,番茅大队的水田耕作比例才重新上升,超过旱地种植,占据农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图3.1 番茅大队历年水稻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百分比

此外,这一时期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也得到初步发展。1959年番茅大队个别农户开始种植花生、甘蔗,但数量较少。据1959年、1960年的统计,全队花生、甘蔗种植面积维持在10亩左右,其中1961年花生种植面积增至30亩。[20]这与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等有关,甘蔗原产热带,要求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尽管海南全岛温差不大基本能满足甘蔗生长的温度需要,但年平均降雨量差别较大,使得甘蔗生长有差别。据了解,全岛最适宜甘蔗种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和西部地区,五指山中部山区属于次适宜区,因此一定条件下限制了甘蔗的广泛种植。花生是海南岛的主要食用油料作物,在全岛种植面积较大,主要集中在沿海四周的沙土、沙壤土以及河流冲击土地区。但因为山区种植条件不够充分,至今通什地区的花生种植未成规模。

相比之下,橡胶咖啡等作物是集体化时期开始引入种植的热带经济作物。据载,这两种热作物的种植可追溯至1902年和1908年,当时有华侨从马来西亚引进第一批橡胶和咖啡苗,种于海南儋州那大附近,这是我国首次栽培橡胶和在海南种咖啡。1910年,乐会人何麟书从南洋引进巴西橡胶于定安洛河沟(今琼中地区),拓地250亩,成立琼安公司,试种4000余株获得成功,第三年便深入五指山水口田栽种。[21]

番茅高级合作社建立后,曾提出发展热带作物计划,但终因种种原因未能施行。在1958年通什人民公社成立后,以公社办农场的形式开始引入热带作物种植。当时公社成立后,立即抽调400个劳动力办起两个农场,共完成橡胶、油棕、咖啡、丁香、香茅、胡椒薄荷等育种491亩(另椰子苗9000个),并定植了1905亩。由于技术和投资关系,时间较长、技术性较高的作物交给附近国营农场经营,只留下经营技术性较低、收入快的作物在农场内种植。[22]时至今日,在番茅村民的记忆中,橡胶的初次引入种植也是在合作化时期。当问起如何学会割胶技术时,村民回答:

割胶技术我们基本会做了,因为以前村大队都有农场的,大概六几年那时候,我们跟着学的,大家基本会的,一讲怎么割胶啊,都懂的。(种橡胶)这个东西就怕你不搞,如果你勤劳的话,经常锄草啊,施肥啊什么的,橡胶是很容易管理的,你爱去管它就行了。

综上,集体化时期,由于国家行政力量的介入,番茅村的生计模式由以旱作农业为主转变为以水田农业生产为主、旱地农业发展为辅,同时引入多种热带作物种植的农业生态格局。尽管热带作物的种植初露端倪,但为20世纪80年代初海南响应国家提出发展以橡胶、甘蔗等热带作物为主的多元化农业发展路线奠定了基础,这一格局也深刻影响到80年代后期番茅村黎民的收入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