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代开始,海南岛逐步参与到南海的海上贸易活动。除了人们熟知的起于中国,经过中亚、西南亚直至欧洲,将亚欧大陆连接起来的路上通道“丝绸之路”外,汉代的海上交通也得到发展,不少海外国家和地区凭借南海航线与汉王朝发生联系。史籍中曾对西汉时期南海航线有比较完整的记录:
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干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崖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璧流离、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所至国皆禀食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40]
由上得知,这一航线是从我国雷州半岛出发,经东南亚各国,即今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直至远航到印度洋和印度半岛地区去换取物产,这一海上通道也就是最早见于史书的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其中提到的“珠崖”便是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在海南岛所设的“珠崖、儋耳”两郡之一。因此,有理由相信,在汉朝时,海南岛已与南海“丝绸之路”一同发挥着中外海路交通的要道作用。
到了南北朝时期,尽管中央王朝对海南的统治相对较弱,但海南沟通中国与东南亚各国贸易往来的中介作用并未减弱。考古工作者曾于1975年在西沙群岛东北礁盘上发现了不少南朝的青釉陶六耳罐、小杯,这证明了当时己经开辟了一条沿海南岛东部海岸经西沙群岛北礁直达东南亚国家的南海航线。[41](www.xing528.com)
隋唐时期,随着冯冼家族对岭南地区的抚定,中央王朝对海南的统治加强,开始有黎峒直接归附中央王朝,岛内社会生产得到发展。再加上自唐朝开始,南海地区形势发生变化,我国与南海各国的贸易往来增多,进一步活跃了海南与东南亚各国的对外贸易活动。当时,广州港已成为通商往来的重要港口,各国蕃舶云集广州,人称“舶交海中”“不知其数”,并有“常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之称。[42]唐人贾耽曾在《广州通海夷道》中记录了以广州为起点通往西方的海上航线情况:
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乃帆风西行二日,至九州石(今海南岛东北角),又南二日至象石(今海南岛东部的独珠山),又西北三日行,至占不劳山(今越南岘港东南的占婆岛)……又西北陆行千里,至茂门王所都缚达城(巴格达)……[43]
在学者看来,这条航线将东亚、东南亚、南亚、波斯湾、西亚、阿拉伯半岛和东非沿岸的重要海港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亚非洲际海上大动脉。[44]这一航线也同时表明唐代海船先在广州出发,在离开中国大陆之后,并非沿海岸经徐闻、合浦去东南亚,而是直接经海南岛的东北角,沿海南岛东部海岸经西沙群岛直抵东南亚地区,大大缩短了航程。正是这种有利的地理位置,扩大了海南对外的经济交往与联系。[45]因此,唐中叶以后,在海南岛东部“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带动下,中央王朝对海南的注意力也随之由原来的西部转为东部,并着力开发海南岛的东北部、东南部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