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教会教育发展成果

天津教会教育发展成果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庚子以后,教会学校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该院是天津最早开展足球、篮球运动的学院。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该院屡获天津市、河北省大中学生运动会的团体冠军。外籍教师李爱锐是奥运会男子400米冠军,1925年到该院任教。这是一所天主教会女子学校。1946年7月13日,该校改名为天津市私立西开初级中学,有4个班,267名学生,12名教员。

天津教会教育发展成果

义和团运动后,帝国主义者转而采取“以华治华”的战略,较庚子前更加重视以所谓基督精神和资产阶级文化科学知识取代以封建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庚子以后,教会学校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办学的重点,也从小学转向中学大学

1901年,日军司令部宪兵队长隈本实道太尉创办日出学馆,自任校长,校址在日租界闸口(即今和平区辽北路),原为风神庙。招收在日本领事馆、警察署等机关内工作的华人子弟,目的是训练日语人才,培养亲日的下一代。1904年改名为普通学堂,1906年改名天津高等学堂,1908年增设共立小学,1912年两校合并为天津共立学校,在山口街(今张自忠路)建新校舍,1928年迁日租界伏见街(今和平区万全道)新校舍(今和平区万全道小学)。

由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主办的成美学堂,从1901年开始由圣约翰管理学校,也称圣约翰学校。1911年迁到南市荣安街。后改称成美中学校,并设小学部。1919年改称汇文中学,相继任校长的有美籍袁布德、文安思、康敦瑞等。1927年,由美国留学博士刘馨庭(刘芳)任校长,为第一任华人校长。他是宋庆龄父亲宋耀如的挚友,与冯玉祥关系密切,思想开明,倾向进步、民主,管理校务颇有经验。1919年五四运动中,该校进步学生高举校旗走在中学游行队伍最前列。该校毕业生中有天津解放后第一任市长黄敬、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阶平、著名导演焦菊隐、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著名歌唱家李光羲等。

1902年,英国基督教伦敦会在法租界海大道(今大沽路十七中学址)创设新学书院,为天津最早的教会学院。该院的创始人及第一任院长为赫立德博士,他是英国堪伯黎基大学文科硕士、伦敦大学理科博士,是自行车飞轮的发明者,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过往甚密。该院是一座仿英国牛津大学青灰色古堡式校舍建筑,大学学制,学制四年,设有格致、博学、化学专门、文学专门等系,并附设中学班,学制也是四年。该院以英语体育见长而著称,教学中除国文、中国史地使用中文教材外,其他课程一律用英文教材。高中英文全由英国教师讲授,学校一切应用公文都用英文,包括写信。学校经常召开英文讲演会,还排演英文戏。每天上午做半小时礼拜,用英语读圣诗、唱圣歌、读圣经。该院英文课每周12节,授以英国文学课、作文课、翻译课、会话课、听写课等。该院毕业生一般能达到燕京大学香港大学一二年级水平,不需补习英语,可以直接留学英美。该院是天津最早开展足球、篮球运动的学院。1905年前后,成立了足球队、篮球队。1907年,该院与通县协和书院举办校际足球对抗赛,为我国最早的校际足球对抗赛之一。该院足球队员袁庆祥(袁三响,后位)、丁煦春(铁门丁),是天津最早的足球明星,曾作为我国足球队员参加远东运动会。该院还有多名运动员多次打破全国记录,其中有著名跳高运动员吴必宪、著名“三铁”运动员刘福英等。20世纪二三十年代,该院屡获天津市、河北省大中学生运动会的团体冠军。外籍教师李爱锐是奥运会男子400米冠军,1925年到该院任教。他的奥运夺冠事迹现已被英国拍成电影《烈火战车》,并获1987年奥斯卡金像奖。

1909年(宣统元年),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创办中西女学,简称“中西”,校址在法租界海大道马家口(今广场桥)附近的一座教堂内。1915年迁到南市南门外大街。校长由刘馨廷兼任。该校办学颇有特色,采取灵活多样的学分制,即某一科考试不及格,补考仍不及格,这科就不能升班,留在原年级继续学习,其他及格的学科可以升级;如果某一科成绩优异,达到高一年级的水平,通过考试及格,这一科可以跳到高一年级去学习,其余科还在原年级学习。该校注重英语与音乐教学。在课外经常组织演讲会、辩论会、音乐会,演外国话剧等。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丹尼(金润之),1923年9月入该校,上学时曾用英语演出莎士比亚喜剧《如愿》,饰主角。当时在南开大学任教的黄佐临应邀观看了演出,在报刊上发表了评论文章。后来他与丹尼结为伉俪。1928年前后,正在“中西”上学的赵一荻女士(赵四小姐),在天津有名的蔡公馆与张学良将军相识、相爱,不久闹了一场“赵四小姐失踪”的风波。在该校毕业的还有中国的“南丁格尔”——聂玉蝉、著名钢琴家刘金定、著名教授孙家琇等。

1910年,德国人利用德租界威廉街(今河西区解放南路)大营门外原北洋西学学堂址创办了德华中学。

为解决租界幼女入学问题,1914年(民国3年)6月李鲁宜、杨荩仁、英实夫等创办了圣功学校。这是一所天主教会女子学校。校址初设法租界义庆里,校舍3间,招收学生70名,分低、中、高三班,校长是夏景如女士。夏景如1893年生,山东寿光人,北洋女师文科毕业,曾任青岛方斋格学校校长。1923年,有学生220人,4个初小班,3个高小班,1个师范班,教职员13人。学生家庭多系商界。1915年秋,迁校址于海大道(今大沽路)美以美会旧址。1916年,复迁法租界二十六号路(今滨江道)。1917年起附设师范班。1929年在英租界四十四号(今河北路)黄家花园附近租校舍,改师范班为中学部。1940年中学部迁至英租界陶园(今马场道新华中学址),小学部在滨江道原址。转年在蚌埠道设小学部分校,俗称“小圣功”。是年在总校增设幼稚园。“圣功”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以对学生要求严格,校舍整洁著称。解放后,圣功学校发展为新华中学、劝业场小学等。

私立老西开中学成立于1916年(民国五年)8月,由法国天主教设立。校址在法租界老西开西宁道。历任校长为刘品一、高季暹、苏国璋、张继忠等。1946年7月13日,该校改名为天津市私立西开初级中学,有4个班,267名学生,12名教员。该校于1951年并入法汉中学,1952年政府接管法汉中学,改名为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

天津工商大学(今天津外国语学院址)筹创于民国九年(1920),转年由管理天主教直隶东南教区(1924年改称献县教区)的献县法国耶稣会在天津创办,是一所专科大学。1921年选定英租界马场道(今河西区马场道天津外国语学院址)为校址。1922年建北疆博物院、教员宿舍及预科楼。1923年秋成立预科,正式开学,有学生48人,校长为于溥泽博士。1924年开始建筑别具风格的主楼——教学大楼。由法国永和工程公司设计,为三层混合结构,带半地下室,总建筑面积4917平方米。一至三层,主要是教室、备课室及办公室。西翼是教堂,并设有单独入口。将教堂设在教学楼内的做法比较少见。

该院1925年成立工、商两科。1926年11月教学大楼落成。1927年又建成图书馆、藏书室及新宿舍。同年,于溥泽博士离任,裴百纳博士继任校长。1928年第一班学生正式毕业。1930年停办预科,改设附属高级中学(今实验中学前身)。

1931年又建初中楼、高中宿舍,继而又建成铸铁工厂、木工厂、翻砂厂等。前后历时10年,学校初具规模,学生增至600余名。此时校长为赵振声博士。1933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立案,因所设系科数量未达“大学”标准,注册时易名为河北省私立天津工商学院,由华南圭任院长。校训为“实事求是”。同年建科学馆及机器室。该校设工商两科。工科分桥路、机械二系;商科分普通商业、财政银行二系,学制均为4年。

该院之北疆博物院是今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原名黄河白河博物院。分为博物馆及试验馆两大建筑。院长桑志华博士(1876~1952),曾获法国政府颁发的“铁十字骑士勋章”。该院专以研究黄河、白河两大流域地矿地质动物为主。该院曾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院”。该院地震仪室陈列有天津最早的一台地震仪——大地测震仪。这台地震仪为俄国大科学家贾理精所发明,于1931年由上海徐家汇天文台运津。天津最早的建筑教育事业始于该院建筑系。1937年秋,工科分为土木系、建筑系;商科分为会计财政系、国际贸易系。建筑系课程采用法国体系。抗日战争爆发后,天津大部分高等学校南迁,一些留津的知名学者,如土木工程专家高镜莹、林镜瀛、谭真,建筑学专家沈理源、阎子亨,物理学专家马沣,地理学专家侯仁之,语言学家朱星等应聘到该校任教。当时,该院成为华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学校之一。1943年9月,该院添设女子文学系,招收新生90名,由教育家孙家玉主其事。1945年秋又添设家政系及史地系。1946年秋,工科添设机械系,商科添设工商管理系。其中工学院有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商学院设有会计财政系、国际贸易系、工商管理系;文学院设有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史地系、家政系。

工商学院时期是该校历史上的极盛期,在教育界享有“煌煌北国望学府,巍巍工商独称尊”之誉。特别是40年代中期,该校人才荟萃,堪称与美国康乃尔大学相伯仲,居于天津各高等院校之首。工商学院奉利马窦、南怀仁等前辈传教士为楷模,实事求是,崇尚科学。在学校主楼正厅,悬有二人画像,墙壁正中悬挂着南怀仁绘制的巨幅《坤舆全图》。

由于学校加强了系科建设,1948年秋获准重新注册为“私立津沽大学”。

天津工商大学附属中学前身为天津工商大学预科,设于1923年秋,1930年停办预科,改设附属高级中学。1931年又增设初中部,建初中楼,从此定名为天津私立工商大学附属中学。1933年改名为河北省私立天津工商学院附属中学。1948年改名为津沽大学附属中学(简称津沽附中),齐振国任中学部主任。解放后,1952年改为天津市师院男附中。1954年夏,迁至平山道校址,改名天津市六十中学。1960年与十一中学合并,改名天津师院附中。20世纪60年代,改名天津市平山道中学。1981年,改名为天津市实验中学。(www.xing528.com)

教会学校的发展,既有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文化侵略,但也在客观上对天津近代教育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把西学和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入天津,建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校,如现在的市五所重点高中,有两所(新华中学、实验中学)过去是教会中学;建设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如天津解放后中小学第一批(11位)特级教师中,有3位是圣功学校毕业的;培养出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如新学书院的毕业生中有:美籍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著名翻译家、《红楼梦》英译者杨宪益,著名电影戏剧艺术家黄佐临,著名教育家罗光道,著名医学家刘瑞恒、朱宪彝、卞万年等。教会学校的发展不仅激发了天津有识之士兴办新学的积极性,也为他们提供了办学方面的有益借鉴;教会的女子教育也推动了天津女子教育的发展。

西方教育传入天津与侨民教育分不开。天津开埠以后,寓居天津的外国侨民,先后成立了一些外侨学校,以解决本国子女的就学问题。

圣鲁易中学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由天津的法国天主教会开办,校址在法租界圣鲁易路(今营口道滨江医院住院部),专门向外国侨民子弟教授法语、英语和商业知识。光绪十七年(1891),由北京教区邀请来华的天主教圣母文学会修士接管。1920年法国天主教会创办麦诺斯特兄弟会学院,开设英文和法文班,后并入圣鲁易中学。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英国传教土史嘉乐夫妇创办“安立甘教会学校”,地点在天津圣公会浙江路教堂,1905年迁至怡丰道(今湖北路20中学址),改称天津英国文法学校(今20中学)。天津英国文法学校的校友中有《中国建设》杂志总编辑爱泼斯坦(1921年6岁时入该校,1931年毕业)、美国著名作家约翰·赫赛(其故居在新华路158号。赫赛10岁前在该校就读)、著名京剧女净齐啸云等。

天津普通高等小学堂,亦称天津寻常小学堂。该校前身是由日本人开办的私立小学,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招生对象为租界内的日本适龄儿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居留民团将其收归公办,改名为天津普通高等小学堂,并把校址从日租界山口街(今张自忠路北段)迁至福岛街(今多伦道)。此后,天津普通高等小学堂作为租界所属的公立小学,实行六年制义务教育。1912年,该校在芙蓉街(今河北路)设分校一所。

德国侨民学校(今为台湾路小学)设于德租界15号路。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直属德国侨民会管理,占地5.8亩,为典型的德式建筑,有10多个教室和一个大操场,分幼稚园、小学部、初中部,专门招收德国侨民子弟。1947年德国侨民回国,该校与位于苏州路(今绍兴道)2号的天津市立第九十七小学合并。1948年改名为六区第一保国民学校,1949年改名为六区中心小学,1952年更名为六区第十四小学,1956年更名河西区台湾路小学至今。1980年以来,每年都有德国“校友”回母校探望。

圣若瑟女校(今十一中学)创建于1914年(民国3年),设在大法国路(今解放北路),由圣芳济圣母会管理。其前身是遣使会仁慈堂修女们任教的走读兼寄宿的学校。1918年迁移到杜总领事路(今和平路)与威尔顿路(今承德道)拐角处。1923年在萨工程师路(今山西路十一中学址)建成新校舍。马丽·里兰负责学校工作。学校分法文班与英文班。法文班包括幼稚园、预备班、中级和高级班;英文班包括幼稚园、初级班、文法班和高级班。该校一直由天主教会圣若瑟女修院管理,校长满德斌。1951年政府接管,更名为天津第四女子中学。1972年改名为天津市第十一中学。

天津实业专科学校前身是商科夜校,于1919年5月由天津日本青年会开办。校址在日租界。1928年由日本文部省批准成立天津实业专科学校。该校设有高等商业、普通商业、英语、中文4个专业,招生对象为日本国内和在华的日本中学毕业生。

天津美国学堂开办于1922年。该校采用美国学制,有幼稚园和8个年级,招收5~13岁儿童入学,毕业后可以免试进入美国任何高中。学校每年都有3个学期,每学期12周。该校对学生国籍没有限制,但美籍学生可以减收25%的学费。先后担任校长的是玛丽·史密斯和海伦·史密斯姐妹。

天津的外侨学校直接把西方的教育搬到天津,成为天津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天津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西方教育传入天津,与留学教育也是分不开的。天津第一批留学生是出于天津兴办洋务事业,创办北洋海军,加强海防的需要而派出的。在天津早期的留欧学生中有北洋政府临时执政段祺瑞、中华民国首任海军总长刘冠雄等。

从1872~1875年我国先后派出4批120名幼童出国,为我国早期留美生,1881年分批回国。他们把西方教育理念带回中国,其中在天津从事教育工作的留美生为天津近代教育做出了卓著贡献。1902年第一批留美学生蔡绍基接任北洋大学堂总办,他任职时正逢直隶总督袁世凯图谋教育事业发展,促使北洋大学复兴之际。蔡绍基选定天津西沽武库为校址,1903年建成新校舍并复校。1908年,蔡绍基接任天津海关道,仍兼任北洋大学督办。第三批留美生唐绍仪1903年兼北洋大学督办,第一批留美生梁敦彦1904年兼任北洋大学督办,还曾任教于天津电报学堂,第三批留美生梁如浩1907年兼任北洋大学督办。第四批留美生林联辉担任天津北洋医学堂监督(校长),该学堂是我国政府自办西医学校之始。第一批留美生詹天佑指挥铺设天津最早通往塘沽铁路,是天津扶轮中学的校董事会董事。这些早期留美学生在天津从事教育工作无疑将西方教育办学模式,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传入了天津。

20世纪初年,天津留学教育逐渐进入发展高潮,留日教育、留美教育、留欧教育都有了很大发展。不仅官府竞相派送官费生,民间自费生也接踵而至,既有豪富贵胄,也有为数不少的一般平民子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