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澧水流域土家族服饰的历史变迁与保留情况

澧水流域土家族服饰的历史变迁与保留情况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其他民族的服饰一样,土家族服饰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清代“改土归流”以后,土家服饰被强令改制而逐渐发生变化。因性别、年龄不同,服饰逐步有所区分。现在,澧水流域边远村寨仍然保留土家服饰。土家男女儿童服饰多用花布做成,也有在素色布上绣花的。总之,土家族服饰变迁是社会文化发展、演变的结果,每一次重大社会制度文化的改变,都使传统的土家族服饰发生了跨越式的变迁,并呈现明显的阶段性、跳跃性特征。

澧水流域土家族服饰的历史变迁与保留情况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都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双重特征,不仅能综合反映各个民族的劳动成果、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等,而且能反映各个民族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与其他民族的服饰一样,土家族服饰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先秦时期,土家祖先身穿“草衣”或者兽皮,据《王氏族谱》载:“蛮人衣着草,居巢穴。”我国服饰研究著名专家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说:“约在原始纺织技术昌明之前,曾有一个手编织物做衣服的阶段。”实际上,“手编织物做衣服”的现象至今还在土家人的生活中保存着,这便是土家族传统戏曲“毛古斯”表演中的“毛古斯服”,其服多以棕叶、棕片、稻草编结,每服由五块组成:一块扎在腰间成裙状;一块围肋下,前遮胸,后盖背;两块搭在左右肩上;一块作头套以蒙面,头套上扎有二至五辫,象征犄角。土家地区随处可见棕树,其叶及棕毛柔韧、保温、防潮、耐腐,是做衣的上等材料,至今土家人还用棕树做蓑衣、草鞋、床垫。

秦汉以降,直至魏晋,古籍留下了一点有关土家族服饰的史料,如《后汉书》载:武陵山区土家祖先以“寅布”为赋;《南齐书》则载,包括湘西北土家先民在内的“蛮俗”,“衣布徒跣,或椎髻或剪发”。湖南省张家界市城区出土的汉代铜俑头戴编织帽,下身着裙,左肋佩长刀,右肩挎佩带。土家部落首领八部大神神像上身穿素色短衣,下身为八幅罗裙。八幅罗裙由八幅打花土布做成四十八勾图案,土家语称其为“莎士格”。土家梯玛做法事时穿的八幅罗裙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白八色八幅布料做成,下摆吊8枚方孔铜钱,裙片绘龙、日、月等图案,系在法衣内腰部,下垂及地。这与古代土家男女的主导性服饰是协调的,当时土家族常见服装为上身穿琵琶襟,下着八幅罗裙,上襟和下裙均用土家织锦缝制,五色斑斓,别具一格。

唐宋及元明清时期,土家族聚居地区普遍实行的是“羁縻制度”和“土司制度”,外界的服饰文化对土家人影响不大,土家服饰仍然沿着自身的发展轨迹缓慢地发展变化,直到清代改土归流”之前,土家服饰特点可归结为几个特点:(1)短衣短裙。土家人着交领短衣、短裙,尚未有裤,衣长齐臀,裙长齐膝,以布缠腿,便于劳作。裙腰不封口,在后腰以带系之。(2)衣裙尽绣花边。因为花边众多,色泽变化,而被视为“五色斑衣”。男、女服饰的区别在花边上。(3)头裹刺花巾帕。夏则以巾勒额,冬则以布裹头。勒额巾宽2寸,长4尺,分为二式,一为棉布,白底、黑线刺绣;一为织锦。裹头布亦为棉布,白底、黑线刺绣。(4)高髻螺鬟。男女垂髻,把头发挽起高束于头顶脑后,以巾捆扎,或用丝网束之。(5)喜垂耳圈。两耳累累然,各赘至十。又有项圈、手圈、足圈(后去掉),象征富贵。明代容美土司土家诗人田信夫的《澧阳口号》反映澧水流域土家服饰:“高髻螺鬟尽野妆,短衣穿袖半拖裳。儿夫不习衣冠语,逢着游人只道印。”清代《乾隆永顺府志》载:“土司时,服饰不分男女,皆一式头裹刺花巾帕,衣裙尽绣花边。”该志还载:“(桑植县)土民散处山谷间,男女短衣跣足,以布裹头,服斑斓之衣。”(www.xing528.com)

清代“改土归流”以后,土家服饰被强令改制而逐渐发生变化。因性别、年龄不同,服饰逐步有所区分。满族服饰进入土家地区,代替了八幅罗裙。土家男子改穿栏杆“满襟衣”,两袖挑有花边,便裤用白布做裤腰,裤腰宽大,裤筒短小,筒边绣有彩色花边,故清代《嘉庆慈利县志》记载,“庶民绣衣丝履,童子亦公然裘帛。”妇女改穿长衣,据清代《同治保靖县志》记载,“妇人穿长衣、长裙”,裙用土家织锦制作。清代《嘉庆龙山县志》也载:“土夕王善织锦,裙、被之属,或经纬皆丝,或丝经棉纬。挑、刺花纹,斑斓五色。”总之,澧水流域古代土家服饰朴素无华,正如明代《万历慈利县志》所载:“衣服俭素,无丝纻文绮。至大家子弟,亦不敢服华衣以见人。”

现在,澧水流域边远村寨仍然保留土家服饰。土家老年男子头包青布帕子,额前包成“人”字形;仍穿“满襟衣”和稍短素色便裤。中青年男子穿紧身对襟衣,纽扣为七对。中年男子多穿黑色,袖口、襟沿贴青色布条,腰饰如意钩。青年男子多着蓝色,镶花边。土家男子都穿用白布做裤腰的青、蓝布“抹腰裤”,裤口处,青年镶花边,中年贴异色布。土家妇女头缠青丝帕子,即《清代康熙慈利县志》载:“今近蛮峒妇人皆用方素蒙头。”穿右开襟“外托肩”矮领衣,沿领口至前襟及袖口有不同颜色的宽布镶花边和绣花“栏杆边”,外套挑花围裙;裤子多为青、蓝色,镶有裤腰,裤口有不同颜色的宽边,接宽边处用色布缀三条梅花边;穿绣花鞋,缠白色裹脚布,挽粑粑髻,插银簪,戴耳环,戴银手圈和金戒指。土家少女梳单长辫,扎红头绳,打花结,戴耳环,穿红色或绿色“外托肩”上衣,衣肩、胸襟及袖口缀三条五色梅花条,内穿白布汗衣;裤子膝部及边沿绣三条五色花边或以十字挑花美化裤脚。另一部分土家姑娘穿八幅罗裙、百褶裙或筒裙,手腕戴银手圈,戴金戒指,脚穿红布绣花鞋,穿白色袜子。土家男女儿童服饰多用花布做成,也有在素色布上绣花的。幼儿皆戴花帽,春戴“紫荆冠”,夏喜“蛤蟆帽”,秋多“八角帽”,冬戴“虎头帽”,帽正面钉“八仙”和“银蝶”等银饰;颈戴项圈,胸前套绣花围兜;手、脚戴银圈,上系三颗银质响铃;穿布质猫头鞋,绣彩色花草[3]。总之,土家族服饰变迁是社会文化发展、演变的结果,每一次重大社会制度文化的改变,都使传统的土家族服饰发生了跨越式的变迁,并呈现明显的阶段性、跳跃性特征。土家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民族的迁徙、移民戍边及朝代更迭、经济往来的日益增多、外来文化的浸透和影响,土家族服饰作为人类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人类服饰的普遍功能,还具有民族的标志与识别、宗教信仰表达等功能,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