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风巴韵,土家族风俗民俗传播研究成果

土风巴韵,土家族风俗民俗传播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风俗民俗,是以传统的风俗和习惯的形式传播的民俗事象。“地鸽子”是鄂西土家族民间传统的一项体育、娱乐文化项目,可追溯到清末民初。本章着重探究这些民间节日和舞蹈在土家族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地位。

土风巴韵,土家族风俗民俗传播研究成果

风俗民俗,是以传统的风俗和习惯的形式传播的民俗事象。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以风俗的形式流传和保存的民俗事象,通常主要包括民俗信仰、民间游戏、民间节日、民间舞蹈等。土家族的信仰文化主要包括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神灵崇拜有神话传说中的神灵和自然神灵两大类,而对祖先的祭奠则是宗教中的祖先崇拜。

土家族民间文体游戏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地鸽子”、“上大人纸牌”、“抵杠”等。“地鸽子”是鄂西土家族民间传统的一项体育、娱乐文化项目,可追溯到清末民初。地鸽子形如陀螺,与陀螺同形而不同工,更具精巧做工和乐趣:陀螺只转而不鸣叫,地鸽子既转且鸣叫,叫声如同天上飞的鸽子尾上带着哨子发出的呜呜声,故称“地鸽子”,书名“地黄牛”。“上大人纸牌”则是流行于湘鄂渝边区土家族地区的一种地方纸牌,这种纸牌牌面从头到尾有二十四种图形,这些图形都是艺术化了的文字,分别是“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每种图形有4张牌,整副纸牌共96张牌数,这种“上大人”纸牌集启智、娱乐为一体,能锻炼人的智力,增强人的思维能力,培养人们机智、多谋善断。“抵杠”既是一种娱乐活动,又能锻炼臂力、腿力、腹力、颈力和智力,且简单易行,节日喜庆、田头地角均可举行,在土家山寨久传不衰。它只要一根结实的木杠和两个人就可以抵起来,一比腹劲,二比脚劲,三比手劲,四比颈劲。

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普遍具有一些共同的民俗特点:第一,它们通常表现出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第二,这些节日彰显了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第三,节俗的内容与功能由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一个重要的民间节日往往由诸多蕴含了文化内容的子系统共同构成。土家族民间节日丰富多彩,其民俗特点非常鲜明,充分反映了土家族的历史与存在,体现着本民族的心理与精神,具有自身的内涵和多方面的功能。土家族流传至今的重要民间节日有“过赶年”(也称为“土家年”)、“六月六节”、“牛王节”、“女儿会”等。(www.xing528.com)

民间舞蹈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用于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之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发展到现在,民间舞蹈已经形成一种传统的借助于身体的形体造型和有规律、有节奏的运动而表达情感、观念,保存和传播文化的艺术形式,民间舞蹈一般都有音乐或歌伴奏,而且许多民间舞蹈都带有浓郁的巫术和宗教色彩。土家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充分体现了土家人能歌善舞的特点,也是最能彰显土家人民族性格的一种标志,摆手舞、毛古斯舞、八宝铜铃舞、厄巴舞、跳马舞等已经成为外界识别土家族特征的重要标志。

从总体上看,民间节日和民间舞蹈是土家族最重要的风俗民俗,其中“过赶年”、“六月六节”、“女儿会”、摆手舞、毛古斯舞、八宝铜铃舞、厄巴舞、跳马舞等更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非常有力地展现出土家族的民族发展历程和民族性格。本章着重探究这些民间节日和舞蹈在土家族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