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 年10 月下旬,我们接到上级机关指示:“机构撤销,人员内调。”我们还是原班人马,共24 人(原来26 人。肖、刘二人因事,已回拉萨)从阿里出发,走到新疆南疆的皮山,行程约为2600华里,走了42 天。
这条路一年之内只有四个月的通行期,其他时间是大雪封山,一般不能通行。我们这个小分队在启程之前,也曾作过一些考虑,究竟是去拉萨经昌都回内地,还是走新疆回内地。如果走拉萨这条线,不仅要爬多座大山,还有雪地,并要经过一些泥泞草滩,步行五六千里,需时五个月以上,困难重重。最后决定不走这条路,而是由阿里经克什米尔边界到达南疆的皮山,这条路需时短,但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于是我们对这条路作了些调查。这条路要经过喀喇昆仑山,翻越昆仑山,基本上都是海拔6000 米左右的高山峻岭和常年不化的雪峰。通常情况下,进入10 月份之后,这条崎岖的山路开始下雪,来往行人稀少,但个别年份也有不下雪的时候,尚可通行。例如,有些人为了赚钱,雇一些当地人,耐着严寒冒着生命危险,赶着牦牛、马匹,驮着各种物品,穿行于阿里与新疆之间。我们奉命内调是10 月下旬,这时的噶尔还没有下雪。党支部研究了这些情况,认为既然有人在此时行走,我们作好充足的准备,亦可穿行。于是征得军分区首长的同意,决定走这条路线,并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作了充分的准备。行前,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皮袄、皮大衣、皮裤、皮帽、皮褥子等等,带足了给养,还带了一部电台,随时保持与西藏军区和阿里军分区的联络。小分队号召全体同志,要作好抵御寒冷、克服困难的精神准备。
1953 年10 月25 日,我们一行24 人组成一支骑兵小分队,携带长短枪20 多支和一部电台,在临时负责人纪义同志和临时党支部负责人郝广福的带领下,离开阿里,踏上了爬雪山、战严寒的征途。队伍里还有一个在噶尔昆萨出生的不满周岁的小男孩,名叫纪昆军,还有徐清贤、周萍芝两位女同志。
这条路线,是我进藏以来走过的一条最危险、最难走、最寒冷的路线。这条路线的特点,可概括为高、寒、窄三个字。
高。这条山路究竟有多高,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但是上路一周之后,我们渐渐感到头疼、气促、胸闷,这时才意识到地势渐渐升高。两周过去后,头疼、胸闷、气促的情况愈来愈严重,有的同志感到头痛难忍,头疼得要裂开一样,后来才知道已进入喀喇昆仑山路的最高点。此时,海拔究竟有多高谁也不知道,但是在阿里时,海拔是4500 米以上,没有什么感觉,劳动、打球照样进行。此时头疼剧烈难忍,其高度少说也在6500 米以上。举目四望,全是皑皑白雪,这时的天气已变得奇冷,每向前走一步都很费力气,走不了几分钟就要休息一下,连马也是气喘吁吁,最后总算爬过了山路的最高点,大家带着自己的爱马,排成队面向西藏鸣枪数发,以此向西藏人民告别,祝西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过上幸福生活。这时的马也十分安静,大概是听惯了枪声,一点都没有惊慌,似乎和主人一样向西藏人民告别。我们下山,进入南疆境内。
寒。当年我们走这条路,生活上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挖灶做饭。因为寒冷,地冻得很硬,一锹下去,只是挖掉一层皮,下面根本挖不动。本来山路应该是石头多,但在一些地方,特别是昆仑大板上,风把地石刮得光光的,找一块石头垒灶都很困难。行军途中一般是早晚两顿饭,但由于挖灶困难,无法支锅,即使每日一顿饭也难以保证,有时几天也找不到一块支锅的碎石,无奈之下,只得天天用溶化的冰水拌上糌粑面饱腹。
12 月初,我们将要行至靠近克什米尔的喀喇昆仑山口时,满以为艰苦的日子就要过去,然而突遇狂风,天气变得寒冷刺骨,意外事情发生了——在阿里出生的不满周岁的小昆军,因抵挡不住寒冷的侵袭,竟冻死在中印边境西段的山路上。
那一天早上,小昆军的母亲徐清贤同志和往常一样,把小昆军抱在怀里,穿上她那肥大的皮大衣,把小昆军裹的严严的,骑在马上。前半天,孩子还咿咿呀呀笑个不停,后半天妈妈以为孩子睡着了,谁知到了宿营地,才发现孩子早已冻僵。小昆军的夭折,同志们和纪义、徐清贤夫妇一样都很悲痛,大家在山隙间找了些小碎石,垒成一个小方块,把小昆军放在中间,大家像对待战场上牺牲的战士一样,在小昆军的墓前低头默哀。
后来,在中印边界谈判时,我国有关方面曾向我了解小分队行走的路线,以证明我军曾在这条路线上值勤巡逻,我向他们如实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并说明那里留下了小昆军的坟墓这一重要标志。(www.xing528.com)
窄。有的时候在山沟里行走,路非常窄,向上看是一线天,有些地方只能过去一个人,牲口也要把驮子卸下来,人把驮子扛过去,行走起来,十分困难。
我们小分队在行进途中,经常在路两旁看到骆驼等牲畜的尸骨,这都是骆驼运输队留下的。阿里驻军的全部给养,都是靠南疆的骆驼队等牲畜运输供给的。骆驼队由南疆的皮山出发,翻越昆仑山到达阿里的噶尔昆萨约需四十多天,再返回新缰,需三个月,个别强壮的骆驼休息几天还能返回阿里,运输第二趟,大部分骆驼一年只能运输一趟,其他时间都是大雪封山,无法驮运。每头骆驼出发时,能驮四五百斤的物资,但经过千里奔波到达阿里时,只剩下百余斤。因为沿途要供给运输队和骆驼吃用,还要留下供返回用的物资。运输队中一部分骆驼运吃的,一部分骆驼运其他军用物资。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山高路陡,路滑难行,翻驮子的事情时有发生。驮子一翻,弄不好连人带骆驼一起翻进万丈深渊。我们在行进途中,经常看到路两旁有牲畜的尸骨,那是运输队牲畜的尸骨。还有些运输队的同志,由于过于疲劳,抵挡不住寒冷、劳累,把生命永远地留在了昆仑山上,为和平解放西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2 月5 日我们胜利到达南疆的皮山,遂乘汽车到达南疆的喀什。南疆驻军首长郭鹏同志宴请了我们小分队全体队员。他说:“你们是胜利者,是战胜严寒的胜利者,向你们祝贺。”
粗略算了一下,我在西藏走过的陆路水路约为7000 华里,费时140余天,见证了西藏由于交通落后,导致解放军进藏困难,经济不发达,人民群众生活贫穷,渴望获得新生,撕破帐篷,求见首次进藏的共产党人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交通,永远结束了“羊肠小道猴子路,云梯溜索独木桥”的时代和“乱石纵横,人马跑绝,艰难万状”的险境。1954 年12 月25 日,川藏、青藏公路同时通车到拉萨,彻底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随着1956 年第一架飞机在青藏高原上空试飞成功,西藏永远结束了不通航的历史,与祖国内地联系更加密切了。特别是1959 年西藏民主改革之后,西藏的交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逐步实现了现代化。据报载:一个以拉萨为中心,以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尼泊尔)五条道路为骨干,辐射全藏,三纵两横,六个通道的公路交通网框架已经形成。截至2007 年底,西藏交通通车里程已达4.8 万多公里,已有612 个乡镇和3525 个行政村通了公路,分别占全部乡镇和行政村的92% 和71% 。
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和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让西藏祖祖辈辈的农牧民走出了高原,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百万农奴翻了身,获得了解放,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正如一首歌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哪有新西藏。”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西藏才有了今天的发展进步,才有了今天的繁荣昌盛。
愿西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更加富强,民族更加团结,社会更加和谐。
(作者曾在西藏工作四年,先后任中央驻藏代表张经武机要秘书兼译电员、西藏军区阿里军分区机要组组长,现已离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