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段主要是从线的角度来看滇缅抗战文献的生产历程,而线则是由点构成的,众多的点构成一条线段。在滇缅抗战文献的生产历程中,历史时段上是否会有一些体现数量关系的重要转折点呢?这些转折点具有什么样的时间特征呢?如果我们把这些能够体现数量关系的重要转折点叫做历史节点,那么,这些关键的历史节点在历史时段上会呈现什么样的周期规律呢?为此,我们将按照时序分析的思路对滇缅抗战文献的生产历程进行梳理,用数据统计说话,探寻历史节点的基本特征。
历史节点既然是数量关系的重要转折点,那么,它在数量关系上必然体现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的数量不同。按照数量的发展倾向来看,要么是前一阶段比后一阶段数量多,那么就意味着后一阶段的数量开始下降,形成缓慢或急剧下降的趋势;要么是前一阶段比后一阶段的数量要少,那么也就意味着后一阶段的数量开始上涨,形成缓慢或急剧上扬的趋势。而历史节点就是数量变化的时间点。这个时间点可以是某一日,也可以是某一个月,或是某一年。一般来说,周年是使用最多的时间节点。“滇缅抗战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这个课题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申请的,其时间逻辑也就自然预设了周年这样的历史节点。因此,我们将以周年为历史节点来审视滇缅抗战文献的生产特点。
表5-46 滇缅抗战文献生产分期编码数据统计表
续表
续表
滇缅抗战文献生产分期的编码数据显示,自有统计数据的1939年开始到1984年为止,滇缅抗战文献的生产数量都是个位数,每一年都没有超过10篇(部);从1985年开始,滇缅抗战文献的生产数量开始迈进两位数,这个生产趋势一直坚持到1994年;1995年,滇缅抗战文献的生产数量成为三位数;从下一年的1996年开始又变成两位数,两位数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04年;2005年又变成三位数,过后又变成两位数,一直到2009年;2010年以后,滇缅抗战文献的生产数量就一直在三位数上持续。滇缅抗战文献生产的个位数时期主要分布在滇缅抗战期、解放战争期、前三十年期和改革开放期起步阶段的初期;两位数时期则主要分布在改革开放期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末期,除了1995年和2005年的改革开放期觉醒阶段(20世纪90年代)和世纪之交阶段(21世纪的前十年);三位数时期主要分布在改革开放期的新世纪阶段(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图5-48 滇缅抗战文献生产趋势示意图
从历史节点来看,第一个关键节点是1985年,属于改革开放期的起步阶段。这一年的文献生产数量达到29篇(部)。这一年是从个位数向两位数的关键转折点,恰好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www.xing528.com)
图5-49 改革开放期起步阶段的历史节点示意图
第二个关键节点是1995年,属于改革开放期的觉醒阶段。这一年的文献生产数量达到109篇(部)。这一年是突破三位数的重要转折点,而且这一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
第三个关键节点是2005年,属于改革开放期的世纪之交阶段。这一年的文献生产数量达到244篇(部)。这一年是滇缅抗战文献生产数量的最高点,而且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图5-50 改革开放期觉醒阶段的历史节点示意图
第四个关键节点是2010年,属于改革开放期的新世纪阶段。这一年的文献生产数量达到149篇(部);这是滇缅抗战文献生产数量平稳维持在三位数的起点,这一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
图5-51 改革开放期世纪之交阶段的历史节点示意图
滇缅抗战文献生产历史节点的统计分析显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周年上,40周年以前,滇缅抗战文献生产数量没有出现周期节点规律;从40周年开始,滇缅抗战文献生产开始出现周期节点规律,每10年一个周期;在每个周期的历史纪念关键节点上,文献数量会爆炸性增长。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65周年开始,周期规律开始缩短,以每5年一个周期。也就是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滇缅抗战文献生产以5周年与10周年纪念为历史节点,每个历史节点都会形成滇缅抗战文献生产的数量高峰。
图5-52 改革开放期新世纪阶段的历史节点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