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滇缅抗战的文献学研究

滇缅抗战的文献学研究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滇缅抗战的文献学研究自然也把文献作为最核心的研究对象,但是,也不忽视对文献生产主体、文献传播渠道、文献接受者和文献传播效果的深入研究。75年来的研究历程显示,以文本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文本评论是滇缅抗战文献学研究的重头戏。根据本源文本的不同类型,滇缅抗战文本评论可以分为影视评论、文学评论和史料评论。

滇缅抗战的文献学研究

经过搜集整理形成的史料学研究成果一般来说都属于文献,包括以搜集对象和调查记录为主的原生文献和以史料的搜集整理成果为主的次生文献。原生文献和次生文献一般被看作第一手资料,大多都属于史料的范畴。从文献产生的主体来看,第一手资料应该是历史当事人形成的、没有加工过的、保持了当事人原创面貌的文献。次生文献虽然经历了搜集整理和编校排版的文献生产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是将当事人所形成的零星单篇史料汇集成册,而不改变当事人所记录的主要历史事实和基本观点。在历史可信度上,次生文献基本上保持了与原生文献一样的可信度。在原生文献和次生文献的基础之上,研究者借助第一手资料,用不同的学术理论重构历史、表达观点,形成尾生文献。尾生文献一般被看作第二手资料,大多都属于学术文献。次生文献和原生文献所记录的历史事实在尾生文献中以论据形式出现,是经过研究者重构加工过的历史事实,其可信度已经大打折扣。文献学研究就是校勘尾生文献与原生文献的差异,考证各种文献的表现形态与源流演变,阐释尾生文献的创作过程,发掘各种文献的历史价值与功用,揭示文献及其生产的一般规律与基本特点。

按照传播的五要素理论,文献传播的要素包括文献生产主体(作者、研究者等)、文献载体(图书、期刊论文、影像资料等)、文献传播渠道(出版印刷、广播电视、网络及其数据库等)、文献接受者(读者、听众和观众)和文献传播效果(读后感读书杂记等)。传统的文献学主要关注其中最核心的文献传播要素——文献,具体介绍推荐文献的主要内容,深入分析研究文献的内容特征与创作特点,细致考证文献传播的版本变迁,全面梳理专题文献的生产脉络等。滇缅抗战的文献学研究自然也把文献作为最核心的研究对象,但是,也不忽视对文献生产主体、文献传播渠道、文献接受者和文献传播效果的深入研究。从文献传播要素来看,文献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一般被看作是本源文献;一个是作为研究结果的文献,一般被看作衍生文献。郭林红的《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战争叙事——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作为研究对象的本源文献是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作为研究结果的衍生文献是《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战争叙事——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仅仅以文本分析的角度来研究作为本源文献的单一作品或某一类作品的思想主题、人物塑造、故事情节、历史文献价值等内容特点,那么作为研究结果的衍生文献是文本评论;以不同的主题、领域、问题等分类标准全面梳理评述某一个专题或某一类作品的历史发展脉络,那么作为研究结果的衍生文献则是文献综述或研究述评;以作为本源文献的某一作品或某一类作品为研究对象,全面介绍这一作品或某一类作品的主要内容、作者、编校者、出版者、版本版次、编辑出版等情况,那么作为研究结果的衍生文献则是书目提要或书目简介;以文献传播的整体过程或某一个环节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揭示文献生产传播的历史状况,那么作为研究结果的文献形式则是文献史论。文献史论与上述属于衍生文献的文本评论、文献综述(研究述评)、书目提要(书目简介)均不同,属于原生本源文献。

75年来的研究历程显示,以文本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的文本评论是滇缅抗战文献学研究的重头戏。根据本源文本的不同类型,滇缅抗战文本评论可以分为影视评论、文学评论和史料评论。影视评论的本源文献集中在《我的团长我的团》和《中国远征军》这两部电视剧作品上。阐释分析《我的团长我的团》电视剧文本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张丽的《从〈我的团长我的团〉看播出编排之战》(2009年)、江复兴的《〈团〉剧师长何方人氏》(2009年)、郑雪来的《银海遐思录(之二十一)——也谈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2009年)、郑淑梅和叶蓉的《电视剧创作与接受的同构——由〈我的团长我的团〉播出遇冷引出的话题》(2009年)、闫伟的《多维、对比、深入——谈〈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人物塑造》(2009年)、郭林红和刘云的《对生命意义的深度审视——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主题探析》(2009年)、陈鹏的《〈我的团长我的团〉——不太成功的“铭记”》(2009年)、戈丽芳的《评缺乏真实性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导演康洪雷的一次失败尝试》(2009年)、郭林红的《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战争叙事——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2009年)、王磊的《一批纪录片还原中国远征军——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引发历史探究热》(2009年)、曾娟和文亚星的《〈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家园意识》(2010年)、寇欣伟的《家国还是国家——对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虞啸卿形象的思考》和《谁的团长谁的团——对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虞啸卿的解读》(2010年)、杨珂的《浅谈〈我的团长我的团〉》(2010年)、李冰洁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影像风格分析》(2012年)等,共有15篇影视评论。阐释分析《中国远征军》电视剧文本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杨明菊的《创新思维,再次“远征”——10集系列纪录片〈中国远征军〉拍摄纪事》(2011年)、罗屿的《〈中国远征军〉:遗忘与重生》(2011年)、俞盈的《中国远征军:荧幕上的历史“突围”》(2011年)、王洪的《云南卫视〈中国远征军〉的成功启示》(2011年)、张忠的《远去的硝烟和永远的精神——观电视剧〈中国远征军〉有感》(2011年)、董亚春的《为中国军人的壮举树立丰碑——〈中国远征军〉导演阐述》(2011年)、李蕾的《戈叔亚:梦圆〈中国远征军〉》(2011年)、秦郑华的《虚实互补,相得益彰——评云南卫视纪录片〈中国远征军〉与同名电视剧的组合播出》(2011年)、何莲芳的《作为中国国民党抗战的影视叙事——从电影〈血战台儿庄〉到电视剧〈中国远征军〉》(2011年)、贾磊磊的《生死瞬间的抉择——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的价值取向》(2012年)、杨晓光的《我的“远征军”情结——专访〈中国远征军〉总制片人张丽影》(2012年)、张志君的《解读大型战争史诗电视剧〈中国远征军〉》(2012年)、徐健的《彰显民族精神的史诗之作——评电视剧〈中国远征军〉》(2012年)、陈启国的《声情并茂“张问德”——兼论如何塑造历史人物》(2014年)等,共有14篇影视评论。其他本源文献的影视评论还有魏国彬的《边疆题材:待开发的富矿——从〈滇西1944〉说起》(2010年)、谢晓霞的《国族记忆与影像诉求——部分滇西题材影视作品解读》(2010年)、佚名的《〈南侨机工〉导演手记:致被遗忘的卫国者》(2014年)等。

滇缅抗战文学评论在本源文献的选择上就不像影视评论那么狭窄,而是要广泛得多,涉及多部滇缅抗战文学作品。作为文本分析的滇缅抗战文学评论主要有贾羽和胡亦斌的《心灵的血线——评长篇纪实文学〈血线——滇缅公路纪实〉》(1993年)、金承德的《誓覆鹤山倭寇——读刘楚湘〈滇缅公路歌〉》(2005年)、张承源的《魂魄毅兮为鬼雄——评抗战小说〈魂兮归来〉》(2007年)、王楚英的《一部真实可信的抗战历史画卷——读〈中国远征军〉有感》(2008年)、刘刚和李冬君的《寻找父亲——读〈父亲的战场〉》(2009年)、张祥光的《用血肉之躯捍卫民族尊严——读〈贵州草鞋兵〉》(2010年)、钱国宏的《去留肝胆两昆仑——评新书〈远征·流在缅北的血〉》(2011年)、阿滢的《〈天南书话〉,百样人生》(2011年)、周士财的《中国远征军的铁血往事——读崔俊峰的〈远征之魂〉》(2012年)、刘正绪的《黄沙吹不去历史的血痕——读〈贵州草鞋兵〉随笔》(2014年)、熊宗仁的《万千忠魂望穿眼,无奈心香祭沉冤——读周渝和他的〈卫国岁月〉》(2014年)、周年丰的《抗日军中“花木兰”——读〈远征军中一军花〉》(2014年)等。除了上述分析单一文本的文学评论之外,还有整体性分析某一类文本的文学评论,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有蓝华增的《中华民族救亡的勇士之歌——白平阶三、四十年代反映修筑滇缅公路的边地小说评介》(1993年)、支宇的《历史还原·元叙述·文体混杂——邓贤长篇纪实文学研究》(1995年)、李直飞的《历史的记忆与悲壮的叙述——论中国远征军的文学书写》(2012年)、董晓霞的《简论有关滇缅抗战的纪实文学》(2012年)、陈桃霞的《论抗战视野下的中国远征军书写》(2014年)等论文。

除了影视评论和文学评论之外,文本评论还包括史料评论。史料评论是以原生文献、次生文献和尾生历史文献[9]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献研究。滇缅抗战史料评论主要有谢青和吴徽英的《戴安澜和〈安澜遗集〉》(1985年)、吴强的《方诚上校的〈八年抗战小史〉》(2005年)、袁国友的《一部开创性的云南抗日战争史研究著作——〈云南抗日战争史〉评介》(2006年)、张波的《真实再现滇西多民族抗战史——读耿德铭先生的〈滇西抗战史证〉》(2007年)、蔡宏俊的《从民国档案看抗战末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2007年)、戈叔亚的《二战美军怎么看中国——驻华美军的〈中国指导手册〉》(2010年)、吴泽和李昌玉的《陶述曾日记揭秘耿马抗战历史》(2011年)、萨苏的《突破缅北的鹰:中日史料对照下的中国驻印军归国之战》(2012年)、马德静的《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录〉》(2013年)和许荻晔的《余戈与崔永元对谈〈1944:腾冲之围〉》(2014年)等。这些史料评论聚焦了《安澜遗集》《云南抗日战争史》《滇西抗战史证》《中国指导手册》《突破缅北的鹰》《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录》《1944:腾冲之围》《西南纪行》等少数几部比较突出的史料。其中,《安澜遗集》属于次生文献,《西南纪行》《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录》《中国指导手册》《八年抗战小史》这四部属于原生文献,《云南抗日战争史》《滇西抗战史证》《突破缅北的鹰》《1944:腾冲之围》这四部属于尾生历史文献。(www.xing528.com)

滇缅抗战文献学研究除了以文本分析为主的文献文本研究之外,还包括文献主体研究和文献传播研究。文献主体研究主要是对作者、研究者等文献传播主体情况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主要有邓忠汉的《横断山里走出来的泥杆子作家——记农民作家段培东》(1993年)、李辉的《“农民作家”段培东的人生况味》(2006年)、刘亦实的《〈缅甸荡寇志〉作者之谜》(2005年)、华南和康狄的《余戈:为了那些应享有尊严的尘封者》(2010年)、张弘的《章东磐:寻回“国家记忆”》(2011年)、李小辉和罗春梅的《孙克刚与〈缅甸荡寇志〉》(2013年)、宋庄的《萨苏:在日本写抗战故事》(2013年)等。文献传播研究主要是指对文献文本和文献主体之外的所有文献生产传播过程的研究,其作为研究结果的文献形式是文献综述(研究述评)、书目提要(书目简介)和文献史论。文献综述(研究述评)主要从历史发展脉络的角度梳理某一专题文献的生产结果。目前,滇缅抗战文献综述类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曾瑞炎的《华侨与抗日战争研究述评》(1990年)、赵文亮的《二战研究在中国》(2006年)、王振华的《中国远征军研究概述》(2010年)、潘李军的《十年来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研究综述》(2013年)等;书目提要类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宋光淑和谢本书的《云南抗日战争史研究著述介绍》(1995年)、佚名的《介绍几本有关中国远征军的书》(2012年)等;文献史论类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戴孝庆的《抗战史研究中应当强化的几个基本观点》(1995年)、周郁谋的《我为什么要写中国远征军战史》(2006年)、何俊敏的《〈魂铸滇缅〉初稿完成》(2006年)、汤重南的《加强对中国抗战国际战场的研究》(2010年)、周渝的《对话杜宁:关于〈中国远征军万岁〉进行时》(2012年)、章东磐的《在原材料中再现历史真实》(2012年)等。

表1-4 滇缅抗战文献学研究的成果举例

从地方文献视角来审视滇缅抗战文献学研究,我们发现,既有的成果还没有把滇缅抗战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文本评论主要聚焦于尾生文学文献,文学评论和影视评论占据主导地位;滇缅抗战文献综述要么以中国抗日战争为研究对象,要么以中国远征军为研究对象,作为主体对象的滇缅抗战文献研究缺位;书目提要类和文献史论类研究成果只有寥寥几篇论文,系统理性揭示滇缅抗战文献生产规律的代表性成果匮乏。总之,滇缅抗战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还做得很不够,文献学研究与数以千计的相关历史文献相比还有巨大差距:一是缺乏对滇缅抗战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还缺乏系统、全面地反映滇缅抗战文献生产传播具体情况的编年书目;二是还没有开展滇缅抗战学术研究史的构建,滇缅抗战文献生产传播的历史发展脉络还没有被清晰地勾勒;三是还缺乏对滇缅抗战文献生产规律的研究,75年的滇缅抗战文献生产传播特点还需要进行分析和总结。因此,这些滇缅抗战文献学研究上的不足和空位就是课题“滇缅抗战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的努力方向和主要研究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