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汉文化简史:新学制、新学校、新人才

武汉文化简史:新学制、新学校、新人才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4 年9 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改名为国立武昌大学,以石瑛为校长。此后,省立甲种商业学校、甲种工业学校、女子职业学校、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和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也先后成立。1922 年“壬戌学制”颁布后,湖北省教育厅对中等学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组。此外,民初武汉地区女子教育亦获空前发展,各类女子学校先后建立。

武汉文化简史:新学制、新学校、新人才

民国初期,由于受到战乱影响,加上以王占元为首的北洋军阀控制着当时的湖北政局,教育经费遭到挪用削减,致使武汉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但是辛亥革命以后,随着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确立,以蔡元培为首的教育人士以欧美教育为参照,积极对当时的中国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推动了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在这样一种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武汉的教育事业也在挫折中艰难发展。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以蔡元培为教育总长,先后颁布一系列教育法令,制定新的学制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主要内容有:(1)学堂改为学校,监督、堂长一律通称校长;(2)教科书须符合共和国民宗旨,禁用清末学部颁行的教科书;(3)允许男女同校;(4)废止经学科目;(5)废止旧时奖励出身;(6)师范教育分为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两级;(7)实业教育分为甲、乙两种工业学校。同时,教育部还相继公布了各级学校实行细则及规程等,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宗旨、课程设置、学校设备、教职员任用、经费及管理体制都做了详细的规定。相较于清末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不仅缩短了三年的教育年限,而且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

1922 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又颁布了新的学制,史称“壬戌学制”,对“壬子癸丑学制”作了进一步完善。小学缩短为6 年。中学初、高中各3 年,大学4 ~6年,男女课程统一。经过这两次教育改革,基本建立起一套稳定的学制系统,完成了从教学宗旨到教学内容的改造与重建,推动了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民国初年,武汉地区的教育也在这两个学制影响下,慢慢走向成熟。

首先,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在清末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相继成立了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湖北法政专门学校、武昌外国语专门学校(1924 年改为武昌文科大学)、武昌商业专门学校、湖北医科专门学校等几所公立学校。此外,还有中华大学、华中大学、文化大学校等几所私立学校。由于经费、政治及文化的制约,这一时期武汉尚无一所公办综合性的大学。不过,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建立和发展仍然是当时武汉教育界的一件大事。

1913 年,教育部将全国划分为六大师范区,其中拟定在湖北武昌建立一所高等师范学校。随后,教育部任命贺孝齐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第一任校长。同年八九月,学校首批招生124 人。1914 年,武昌高师开办本科。到20 年代,武昌高师已在全国颇具影响。1920 年,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先生,由蔡元培、胡适等人的陪同在武昌高师演讲,介绍美国的教育体系。1922 年,“壬戌学制”颁布后,武昌高师将原来的4 部改为8 系,教学内容已超出师范教育,开始谋求改名大学。1923 年9 月,改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学校延聘王葆心、李汉俊、黄侃、杜佐周等知名学者执教,大大充实了师资队伍。1924 年9 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改名为国立武昌大学,以石瑛为校长。1926 年秋,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国立武昌大学遂告停顿。

辛亥革命以后,武汉开始恢复建立中等教育系统。1912 年10 月,在昙华林成立湖北省第一中学。1913 年又先后成立省立第二、第三中学。不久,又将两校合并为省立第二中学。1918 年,将德国人在汉口所办的德华学堂收回,改名为省立汉口中学,1923 年更名为省立第三中学。旧时各府中学堂,亦先后恢复,冠以“省立”名称。如武昌府中学堂改名为省立勺庭中学,汉阳府中学堂改名为省立晴川中学。这一时期,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亦先后恢复。1912 年,湖北省甲种农业学校率先建立(后分为第一、第二高级农业学校)。此后,省立甲种商业学校、甲种工业学校、女子职业学校、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和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也先后成立。1922 年“壬戌学制”颁布后,湖北省教育厅对中等学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组。武汉地区原先设立的5 所中学合并为省立第一、第二中学。其他中等专门学校和师范学校大部分也先后并入到省立第一、第二中学。

民国初年,武汉地区初等教育社会教育、女子教育亦先后恢复建立。其中初等小学发展最为迅速,至1917 年,仅汉口地区就有18 所公立初等小学,学生800 名,私立小学更多达30 余所。1913 年,武昌已开始举办成人半日学校。20 年代,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先后来到武汉宣传平民教育,推动了湖北社会教育的发展。此外,民初武汉地区女子教育亦获空前发展,各类女子学校先后建立。

辛亥革命以后,政府鼓励民间办学。武汉地区创办了许多私立学校,其中私立大学和私立专门学校发展最引人注目。

1912 年,黄兴宋教仁在汉口创办江汉大学,首期招收学生就有600 多人,来自全国15 个省份。后因宋教仁被杀及二次革命失败,江汉大学于1914 年被迫解散,学生转入到中华大学等同级学校。

1912 年,陈宣恺、陈时父子在武昌创办私立中华学校。设有预科部、专门部、女子部和中学部,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综合性大学。至1913 年底,在校学生达600 余人,在当时国内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中规模最大。1915 年,获教育部批准,私立武昌中华大学正式建立,开创了国内私立大学设立本科教育之先河。至1923 年,中华大学拥有教职员98 人,在校学生达1600余人。作为华中师范大学前身的中华大学,先后培养了恽代英、陈昌浩、王亚南、张光年、施洋、林育南、余家菊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中国艺术史上最早建立的4 所艺术学校之一——私立武昌艺术学校,创立于1920 年,由蒋兰圃、唐义精创办。1923 年,改校名为武昌美术专门学校(1930年才更名为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开设有艺术教育系、绘画系,附设高中有艺术、音乐两科。先后聘请贺绿汀、缪天端、关良、倪贻德等知名学者和艺术家来校任教,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至1927 年,在校学生已有800 多名,成为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艺术学校。

此外,私立高等教育还有汉口明德大学、私立法政专门学校、私立中医专门学校、私立江汉法政学校、武昌佛学院等学校,这些学校同公立学校一起推动着武汉高等教育的发展。

1926 年,北伐军攻占武汉后,武汉国民政府对武汉教育进行了大幅的整顿。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令法规,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改组合并,开办各种类型的讲习所和干部学校,以实现教育为革命服务的宗旨。

首先是对武汉高等教育的合并改组,成立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26 年底,武汉国民政府以原有的武昌师范大学、武昌商科大学、省立法科大学、省立文科大学、湖北医科大学等高校为基础,建立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由国民政府直接管辖。以徐谦、顾孟余、李汉俊、周佛海、章伯钧、恽代英为校务委员会委员。学校设置有1 院6 科。即大学院(相当于研究生院),文、理、法、经济、医、预科。聘请周树人、傅斯年、孙伏园、戴季陶、何思源、黄巽、何鲁、朱家骅、杜佐周、周作人、周建人、钱玄同、姚从吾等一批知名学者为教授。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大革命失败后,中山大学被迫解散。

此外,私立中华大学及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等少数学校经立案获准后,继续开办。

1927 年1 月,湖北政务委员会颁布《湖北中等教育计划》,开始对湖北省中等教育进行全面调整,对武汉三镇各公私中学、职业学校、师范学校进行大合并。如以原湖北省第一中学为中心,将原武昌甲种工业学校、武大附中等公立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湖北省立第一中学。省立武昌高级商业学校、省立二中、省立三中、商大附中、省立五中合并重组为省立第二中学。其他女子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亦合并改组为省立第一、第二女子中学。这次中学改革过于激进,对师范等中学教育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市内其他私立中学在经政府备案后,仍旧正常开办。

这一时期,湖北省政府对小学教育尤为重视。先后制定《湖北省实施义务教育计划大纲》《湖北县市立小学校通则》《省立小学大纲》等文件,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在这影响之下,武汉市小学教育发展十分迅速。到1927 年,武汉地区公私立小学有70 余所,汉口市教育局核准注册者达306 所。不过,大部分教会学校的被迫停办,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www.xing528.com)

武汉国民政府强调教育的革命化、大众化、科学化、社会化,因而,这一时期,武汉的成人教育发展最为迅速。首先成立各类成人补习学校,培养民众的生存技能及革命理论。同时为满足各基层干部和骨干力量,又创办了国民党中央妇女党务训练班、总政治部宣传员训练班、司法部法官政治党务训练班等十多所训练班。此外,还开办了武汉中军事政治学校、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党务干部学校、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湖北文官养成所、湖北省及汉口特别市党部工人运动讲习所等革命干部学校和短期讲习所,培养了大批的革命人才。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由于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取得一定发展,武汉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不少成就。

1928 年,国民政府大学院颁布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主要内容有:(1)小学实行6 年制,初小4 年,高小2 年;(2)中学修业年限6 年,初级、高级各3 年;(3)可单独设师范、职业学校,增设乡村师范学校;(4)大学实行学院制。此后,全国大、中、小学基本按照这一学制规定办学。

这一时期,武汉大学的创建是高等教育方面最引人注目的事。1928 年7 月,大学院正式决定筹建国立武汉大学,以刘树杞、李四光、王星拱、周鲠生、麦焕章、黄建中、曾昭安、任凯南8 人组成筹备委员会,以刘树杞为主任委员。同时,又成立了以李四光为首的新校舍建筑设备委员会,负责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工程。至抗战爆发前,武汉大学陆续建成文学院、理学院、男生宿舍、食堂、教授住宅、图书馆、工学院、法学院、体育馆等设施,是当时国内校舍比较完备的大学之一。学校实行院系两级制,有文、理、法、工、农五院及法科研究所和工科研究所。先后聘请闻一多、陈源、李剑农、皮宗石、杨端六、燕树棠、王世杰、周鲠生、曾昭安、王星拱、邵逸周等名师大家来校任教,并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学校在王世杰和王星拱两任校长的带领下,成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初步奠定了武汉在中国现代教育格局中教育重镇的地位。

图7-9 1931 年建立的武汉大学校门

除武汉大学外,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湖北农业专科学校也先后创办。私立的中华大学、武昌艺专继续发展,私立教会大学——华中大学恢复重建。

图7-10 武汉大学全景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武汉地区中等教育重新恢复和发展。省立一中、二中、三中、九中、十二中、一女中、二女中7 所公立中学相继恢复和成立。此外,荆南中学、楚材中学、张楚中学、大公中学、群化中学等一批私立中学亦陆续恢复和新建。到1935 年,武汉共有61 所中学,教师达1753 人。同时为加强师范人才的培养,湖北武汉先后建立省立师范学校、乡村师范学校、女子师范学校三所师范学校,基本上满足了各类学校的教师需求。职业教育方面,除公立的省立职业学校、省立女子职业学校、武昌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外,一批私立职业学校先后出现。如汉口红十字会高级助产职业学校、汉口商业职业学校、武昌商群无线电职业学校等。此外,社会教育及农民教育亦有所发展。

这一时期,武汉地区小学教育发展最为迅速。到1935 年,武汉地区共有小学生7 万余人,各类小学几百所。同时在教材教法方面,统一采用世界书局出版的教材,尝试“道尔顿制”等新型教学法。其中陶行知在汉口市立第三小学推行的“小先生制”,令人耳目一新,促进了教育的普及。此外,幼儿教育亦快速发展。

图7-11 私立华中大学校门

图7-12 1937 年博学中学教学楼

民国时期,外国教会学校亦有所发展,成为武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文华中学、博文中学、法汉中学、上智中学等几所中学。在女子教育方面,懿训女校、汉阳训女中学、协和女子中学亦先后开办。1924 年,由武昌文华大学、汉口博学书院大学部和武昌博文书院大学部联合组成的华中大学正式成立,随后湖南长沙雅礼大学、岳阳湖滨大学相继并入华中大学。1929 年,韦卓民为校长,华中大学开启了最为辉煌的历程。教会学校虽然宗教氛围浓厚,但也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为我国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