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汉文化简史》:范锴、叶调元的史料与文学作品

《武汉文化简史》:范锴、叶调元的史料与文学作品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范锴,清代藏书家、文学家。《汉口丛谈》不仅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也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武汉竹枝词是反映本地风土流俗的一种大众文化。叶调元在写作此书时,自称“借文章之游戏,寓惩创于歌谣”。对汉口的地方志进行了极为有益的补充,甚至比地方志等文献更为详细深入。《汉口竹枝词》作为武汉的乡帮文献,其价值远远超出了作者的初衷。

《武汉文化简史》:范锴、叶调元的史料与文学作品

武汉三镇中的汉口由于形成较晚,政治地位一直较低,文化积累不够,人才底气不足,故形成文脉上的虚弱。清代以后,这种状况才逐步改变。值得注意的是,汉口的文事活动与武昌、汉阳截然不同,充满了商业和娱乐气息,其中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范锴的《汉口丛谈》和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

范锴(1765—1844),清代藏书家、文学家。原名范音。字声山,号白舫,别号苕溪渔隐、苕溪渔叟。浙江乌程(今吴兴)南浔镇人。贡生。有隽才,工诗词,好游历。性淡泊孤傲,无意于仕途,而寓意于盐策,往来于淮扬楚蜀之间达30 年之久。旅汉经营盐业多年,写下了《汉口丛谈》地方史料笔记,记叙汉口历史重镇的发展,史料甚详。范氏《汉口丛谈》是第一部叙述汉口城市兴衰的乡邦史书,涉猎范围颇广。举凡前哲嘉言、近时灾异、巴蜀物产、荆楚人文、地理山川、堪舆术数,乃至人生感慨、读书心得、一物一名之辨证,一发之于书,凡六卷,附录一则,约10 万字。《汉口丛谈》不仅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也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该书在汉口问世以后,多“为外人重值收去,吾乡人转不易得,得者亦不轻出示人”[24],可见时誉之一斑。

武汉竹枝词是反映本地风土流俗的一种大众文化。最早者当推嘉庆时汉口秀才徐鹊廷的《汉口竹枝词》30 首,然则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清道光年间叶调元所写的《汉口竹枝词》。

叶调元,又名苕园,字鼎三,浙江余姚人。约生于清嘉庆四年(1799 年)前后。叶氏年少时聪慧,为人光明磊落,精明而有才干,爱赋诗吟词,然一生小得志,仅考中一个小小的秀才,正因如此,少了一些仕途与官场的羁绊,为他浪迹他乡创造了条件。而值得提出的是在他一生的游历中,曾先后两次侨居汉上达21 年之久,并留下著名的诗集——《汉口竹枝词》。

《汉口竹枝词》是作者长期寓居汉上,留心掌故,有感而发。叶调元在写作此书时,自称“借文章之游戏,寓惩创于歌谣”。并自谦“掌故无多”“功乏推敲”“韵多出入”,但通读全书后,顿觉“腕底有言皆妙啼,眼前无字小传神”,“忽笑忽讪锋似剑,是诗是史笔如椽”。“护陈土俗,广集民风”,举凡道光年间武汉物产、人文、地理山川、堪舆术数、灾异、工商百业等,均有描绘,在某些方面补史志之小足,展示了一幅清中期汉口版的“清明上河图”。(www.xing528.com)

道光十九年(1839 年),叶氏第二次来到汉口,因鉴于“风气迥非昔比”,于是“暇日即所见闻,托诸嬉笑怒骂,以志丁鹤归来、城是人非之感”,到了道光二十九年(1849 年),“积而成”,经删订收其自撰诗292 首,次年刊行。

《汉口竹枝词》分为六卷:市廛,时令,后湖,闺阁,杂记,灾异。分别从地形地貌、屋宅建筑、商业情形、民俗风情、灾害状况等各个方面描绘出了一幅清朝中期汉口的生活画卷。对汉口的地方志进行了极为有益的补充,甚至比地方志等文献更为详细深入。在文学艺术方面,《汉口竹枝词》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已有人称赞他“腕底有言皆妙意,眼前无字不传神”,以及“忽笑忽讪峰似剑,是诗是史笔如椽”。

《汉口竹枝词》作为武汉的乡帮文献,其价值远远超出了作者的初衷。它是第一部以诗的形式概述汉口全貌的文献,尽管它的触角极有限,但其中所反映的清中叶汉口各方面的状况是他书所未及,甚至是唯一。正因如此,问世一百多年来,传抄者、引用者络绎不绝。

黄心庵则著有《汉口漫志》。黄为安徽歙县人,乾嘉时三次旅汉。嘉庆十一年(1806 年)再次旅汉,侨寓症姥祠,以其数十年在汉阅历,著成《汉口漫志》,“载生平交游,唱和居多,得二十三卷,未竣而卒”,书未流传刊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