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在汉民族集中居住的广大内地采取了“柔化政策”,尊孔崇儒,大力提倡程朱理学,断断续续地实行了科举制度,利用汉族的士大夫与儒生,重视政治思想和教育文化的控制。元代尤其注意保护学校教育,鼓励推行书院制度,以安抚汉族的知识分子,缓和汉民族的反抗情绪。
南宋灭亡后,元政府为了巩固其统治,派人招揽亡宋一些名儒与文臣入仕元朝,以图安抚人心,曾授龙仁夫为陕西等地之儒学提举,但龙仁夫辞避不赴任,乃隐居黄州黄冈县西北的孔子山麓(在今武汉市新洲区东部的旧街镇黄林乡黄林墅境内),筑书社于此长期讲学。
因《论语》中孔子周游列国至楚国,孔子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典故而得名。[17]始建于西汉年间的问津书院,距离今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史称中国最古老的“大学”,曾与东林、白鹿洞、岳麓等著名书院齐名。问津书院(亦称孔子庙)是湖北省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儒学历史建筑,也是湖北省境内最大的孔庙和书院。这是全国唯一以“子路问津”的典故而命名的古书院。
据史料记载:“孔子河、孔子山在黄州东一百二十里,相传孔子自陈蔡适楚,至此问津。”[18]公元前164 年,汉文帝立刘安为淮南王,立都六安,邾县(即今武汉市新洲区)为属。约在公元前164 年至前122 年间,治所庶民在邑孔子山附近耕地时掘出一块石碑。碑上刻有“孔子使子路问津”七个秦隶大字。刘安遂命在发掘地建一亭,将石碑立于亭内。同时,在孔子山傍孔子河滨修建孔庙祭孔,并征召学士在庙内讲学著书。时有伏生、申公、夏侯、欧阳等学者常聚集于此。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历代帝王将相对孔子的尊赐,孔庙也相应受到了地方官吏和儒学们的高度重视,多次对孔庙进行了大规模的募捐修缮。东晋成帝咸康二年(336 年)时任豫州刺史毛宝、唐武宗会昌二年(842 年)黄州(即今武汉新洲区邾城街)刺史杜牧、南宋荆湖制置使黄州太守孟珙等,以及明、清各级官吏相继参拜过孔子庙,并不断对其进行扩大改建[19]。
唐会昌二年至四年(842—844 年),杜牧任黄州刺史时,改建邑孔子庙,命庙名为“文宣庙”,并在此“兴学教士,立庙先圣,一时家循孔教,人诵儒书”,使之后来演变成“庙学”(私学),达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0]。杜牧也就成为在楚黄利用孔庙讲学的先驱之一。湖北书院在宋代尚属草创阶段,南宋末年湖北共有书院八所。楚黄孔庙(庙学)有朱熹、张杭、吕祖谦、蔡元定、孟珙等大儒士、官吏先后到此讲学,至南宋末年,孔子山孔庙已成为名重一时的讲学之地。史载孟珙任黄州太守时亦在此立庙设学,作屋千间,以居游士。
入元后,元朝统治为了笼络人心,同时为了征服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汉族,除时时舞弄手中的刀剑外,在文教方面主要采取“遵用汉法”的政策。为了诱使大部分汉族士大夫对元俯首称臣,则采用严禁军民侵扰孔庙、免儒士徭役和尊孔崇儒的政策。并大力推行程朱理学,使元代书院一时获得较大发展。至元末,“湖北共有书院23 所,黄州路4 所”,孔子书院(即问津书院)在列[21]。
南宋度宗九年(1273 年)二月,宋将吕文焕在襄阳兵败降元,变节充当元水军前锋,顺汉水及长江东下,攻阳逻堡、鄂州、黄州等州县。一日,在江州琵琶亭与亡国流落江湖的宋末湖广儒学提举龙仁夫不期相遇,于是,设宴庾公楼。龙对吕降元极为愤慨,席间赋诗曰:
老大蛾眉负所天,忍将遗憾付哀弦。
江心正好看明月,又抱琵琶过别船。
讥讽吕氏降元,使吕惭愧不已。后来龙仁夫拒绝元朝授予陕西儒学提举之职,遂绝意仕途,侨居黄冈(今新洲)阳逻。度宗十年(1274 年)十二月阳逻堡失守,龙仁夫随即在旧街孔子河畔过着隐居生活,并利用孔庙立院讲学。龙特邀江西名儒吴澄以及楚黄名士吴应澍、董敬中等往来会讲,问津讲学之风至此大开,龙仁夫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22]。清代翰林陈大章有诗云:
往事麟洲迹久讹,讲堂犹系宋山河。
凭将一掬西台泪,洒作千秋正气歌。(www.xing528.com)
这首诗在回顾讲学书院历史现实的同时,极力讴歌了龙仁夫的民族气节。
元末明初,陈友谅率农民起义军攻占新洲邾城,并称帝邾城。后朱元璋在新洲打败陈友谅,孔庙书院一度毁于战火。之后经过地方官吏儒学多次复建修缮,但其总体规模较小[23]。
龙仁夫创建的书院距离黄州府治与黄冈县城较远,可以摆脱元官府的控制。书院选址在孔子山麓的孔子祠庙旁,亦足以明《春秋》尊王攘夷的宗旨,当时人曾称之为孔子书院,后因书院的院址迁于附近的孔子河岸,即传说的孔子使子路问津处,又改名为问津书院,明清学者便尊龙仁夫为问津书院的开山祖。
孔子书院起初其书舍的规模不大,往往在其旁边的孔子祠堂中向远道来听讲的学者宣讲。元明崛起的问津书院由于扩建,办学规模与生徒增多,便参照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的洞规,建立和完善问津书院的教学与规章制度。如规定每月十五日聚会一次,即开展小型的学术交流活动。
问津书院自创立起,讲学是其最重要的活动。问津书院讲学肇始于龙仁夫,“问津书院自龙麟洲先生创兴讲席,讵今三百余年,流风余韵,瞻溯无从”[24]。龙麟洲先生,即龙仁夫,首开讲学之风,并延请其好友吴澄、董敬中和吴应澍讲学问津书院,“(龙仁夫)与西山吴应澍、参政董敬中及乡里草庐吴澄友善”[25]。龙仁夫与吴澄是元代著名的儒学家,他们讲学问津书院,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龙仁夫精通儒学,特别擅长濂(周敦颐)、洛(程颢、程颐)、关(张载)、闽(朱熹)之学。换句话说,龙仁夫尤精于程朱理学。龙仁夫不仅倾慕程、朱,而且决心要以程、朱思想为旨归,“以为己之立身之本,以下学上达为进道之阶。外之穷理以廓其志,内之持敬以树其本”[26]。在问津书院讲学之时,龙仁夫正是发挥这种“下学上达”之精神,不遗余力地宣扬程朱理学。对于龙仁夫这种讲学之精神与贡献,其好友刘岳申高度概括为:“讲学南北之交,独擅江黄之誉。其精神足以感召,其义气足以呼号。己退老孔山之上,逃潜颜巷之中,亦偶然之邂逅。岂执着为艰劳。四方来者,或以公为河汾,或以公为东坡。而公于其间从客酬酢,又未尝厌楚而效曹。逃盖公之学,贯穿理数,出入王霸,迂儒瞽生固不足匡略其万一,而达人大观亦何以许折于秋毫其里[27]。”时人将龙仁夫誉之为隋末大儒王通(河汾),可见其儒学造诣非同一般。“逃盖公之学,贯穿理数,出入王霸”是刘岳申对龙仁夫治学的最好评价,正是这种远离黄老之学(盖公之学)、贯通儒学道统的治学理念为闻津书院的讲学奠定了基调。
吴澄是元代大儒,和龙仁夫是同乡,二人又都崇尚程朱理学,故龙仁夫邀请吴澄讲学问津书院,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在教育思想上,吴澄将国子学分为经学、实行、文艺、治事四大门类,亦即四科。“经学”包括研读《周易》《尚书》《诗》《仪礼》《周礼》《礼记》《春秋》等书;“实行”包括践履孝、悌、睦、姗、任、恤等伦理纲常;“治事”则包括选举、食货、水利、数学、礼仪、乐律、通典、刑统诸方面。这些思想在问津书院的讲学中得以弘扬,并对问津书院以后的讲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龙仁夫在黄冈孔子山麓讲学的同时,还潜心钻研学术与儒家典籍。他著有《周易集传》,原书有18 卷,佚10 卷;尚存8 卷,上、下经、彖、象传尚完具。其书于每卦之下,各分象变辞占,虽大旨根据程、朱,而于卦象、爻象反复推阐,颇能自抒心得。故元史称其“多发前儒所未发”。[28]
关于孔子书院与问津书院的关系,根据《古今图书集成》等历史文献记载:宋亡元初,龙仁夫隐居黄冈县西北孔子山麓,于其居室创建的孔子书院,与孔子河畔的问津书院旧址相距不远。到了明代神宗万历年间(1573—1620 年),地方绅士萧继忠等将龙仁夫居室(亦即黄冈“孔子书院”)迁移于孔子河畔,并扩建问津书院,尊龙仁夫为问津书院的开山祖。从此,龙仁夫创建的黄冈孔子书院遂与相距不远的问津书院合二为一。
黄冈问津书院脱胎于孔子山麓的孔子祠。南宋末年忽必烈曾统率蒙古大军攻阳逻堡,邻近阳逻的孔子河一带亦遭兵燹。元末徐寿辉建立天完政权与陈友谅建立大汉政权时,与元兵和朱元璋的军队又曾鏖战于这一带,孔子祠及孔子河畔的问津书院也遭到破坏。所以明代东林党魁邹元标(1551—1624)写的《问津书院碑记》中云:“问津书院,自宋元以来,代有(孔子)祠,久而圮……明季黄州太守王公捐俸倡修之,祠先圣(孔子)并扩建了问津书院”;“至书院之设,始有龙仁夫”。明清及民国修的地方志皆认为问津书院在(黄冈)县西北九十里孔子河畔,元龙仁夫讲学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