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千百年历史岁月的积淀,黄鹤楼已从一个观赏景点演变成一个文化事项,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
登临眺望的形胜之地
在三国吴黄武二年(223 年),“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9]。由此推测黄鹤楼原应坐落于城垣之上,作为军事谯楼之用。
赤壁战后,孙权自建业(今南京)移治武昌(今湖北鄂州)沙羡(治今武汉金口),境内的黄鹄山为拱卫其上游的形胜之地,因此,孙权便于黄武二年(223年)在山上近江处筑夏口城。此城周围二三里,依山负险,居高临下,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建在西南角黄鹄矶的瞭望角楼——黄鹤楼用于登高望远,观察江面的船只和对方军营的动向,也可居高指挥水军作战。
晋迄宋初,夏口一直属荆州武昌郡沙羡县,仍是重要的军事重镇。刘宋之后夏口城成为郢州治所以及江夏郡的郡治,从此有“郢城”之称。从萧子显《南齐书》(成书于梁普通七年,即526 年)卷十五“夏口城据黄鹤矶……边江峻险,楼橹高危,瞰临沔汉,应接司部”来看,似证实黄鹤楼作为夏口城的哨楼仍在继续发挥战守瞭望的军事作用。
游宴吟唱的风雅之地
从唐代黄鹤楼诗作作者多集中于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宪宗、文宗、宣宗、僖宗等朝分析,黄鹤楼改建、扩建于唐初,又在唐朝大部分时间保存完好并逐渐规模扩大。诗中登临抒怀、吟咏风物的内容也折射出那个时期鄂州地区社会环境安定,民众生活较为富足。这是唐代黄鹤楼由“军事楼”向“观赏楼”转化的社会因素。
黄鹤楼在大唐盛世取得江南胜景地位,不仅得益于鄂州城的繁盛与安定,同时也得益于其自身独特的地理位势和散布其周边的三国古战场遗迹,还得益于众多名流大家的登临题咏,形成“文因景成,景借文传”的效应。这一时期黄鹤楼的旅游功能进一步显现。
楼因诗而名扬,诗因楼而流传。黄鹤楼享誉中外千年不衰,与黄鹤楼诗词的浩瀚流美密切相关。黄鹤楼诗词一旦脱胎于黄鹤楼,便逐渐转化为黄鹤楼的灵魂。不管黄鹤楼毁废了多少次,它从来没有在人们心中消失过,这不能不归功于黄鹤楼诗词铸造了一个诗情画意、巍巍峨峨、悠悠渺渺的精神黄鹤楼。
历代黄鹤楼的诗、词、曲、联、文、赋,特别是诗词,其神韵之美、数量之多、流传之广,影响之大以及作者阵容之强,恐怕没有任何一座名楼能与之媲美。(www.xing528.com)
黄鹤楼诗词的特点,举其要者,一是黄鹤仙人的传说融入诗词,或者说,诗词钟情于黄鹤仙人,绵延不绝。二是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三是多豪放沉雄、高远开阔之作。
因为游宴吟唱的风雅之需,相应的景点便相继出现。至清代,黄鹤楼已成为集楼、台、亭、榭、池、井、石、园于一体的综合园林景区了。
其中如白云阁。白云阁历史上曾是南楼的别称,其渊源可追溯至公元4 世纪的东晋。1992 年1 月竣工的今白云阁建在原公安消防瞭望台的旧址上。白云阁外观为塔楼式,呈“T”字形,阁坐北朝南、依山就势建筑而成。东南方向长34 米,南北方向宽24.5 米,高41.7 米。从阁的北边看,阁6 层(包括两层地下室),高41.7 米,从南边看,阁4 层,高28.65 米。屋顶为重檐歇山十字脊屋面。地面一层与二层衔接处采用了大板块的白色作为台基主调,寓意白云阁飘浮在白云之间。其造型融合了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和宋、明、清各时期的建筑风格,既典雅秀逸,又古朴庄重,兼具游览和展览功能。
俯仰古今的兴怀之地
唐代诗人崔颢登临黄鹤楼时,感慨万千地留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李白青年时代曾在这里漫游多年,自称“流落楚汉”,又说“我本楚狂人”,他曾数次来到江城,为武汉留下来许多优美的诗歌与动人的传说,武汉“江城”的美名就来自于李白“黄鹤楼中听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感受。李白在黄鹤楼下送别友人,更是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千古丽句。诗坛巨子白居易曾畅游黄鹤楼,其大手笔所赋的《赴黄鹤楼卢侍御宴》首联“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表现了白居易非凡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此后许多著名文人如王维、孟浩然、刘禹锡、宋之问、孟郊、贾岛、顾况、卢郢等都在此留下他们的足迹与千古佳句,这些诗篇使得黄鹤楼声名远扬,“白云黄鹤”成为黄鹤楼与江城武汉的代名词。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黄鹤楼,他们油然生发出种种“情愫”:一种坦荡的情怀、一种报国的理想、一种人生的感悟,凡此种种,都是“黄鹤楼的意象”,正因为黄鹤楼具有这样的“魔力”,使它成为人们的“兴怀之地”,也成为武汉的一种文化地标。这就是“黄鹤楼文化”的主要内涵。
视觉上的黄鹤楼是实实在在的建筑物,是华夏民族能工巧匠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心目中的黄鹤楼则是由历代民众用传说故事塑造出来的,自然其中也包含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描摹之功。对人们来说,视觉上的黄鹤楼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了它,就没有了实物的寄托。而心目中的黄鹤楼更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了它,就没有了精神的支柱。精神的力量需要有物质的基础来产生,但当精神的力量产生之后,却有可能与物质的力量相匹敌甚或有物质的力量不能企及之处。人们心目中的黄鹤楼就是这样一种精神的力量,在一部完整的黄鹤楼史中,如果说视觉上的黄鹤楼是骨和肉,则心目中的黄鹤楼就是血与髓。视觉上和心目中的两种形象相配合,这才组成圆匀丰满、色彩斑斓的黄鹤楼。而视觉上和心目中的黄鹤楼少了一个,黄鹤楼也就成了残缺的黄鹤楼。
从更根本的意义上看,黄鹤楼历史上真正的主角是人民,是群众。民众不仅在现实世界中建造了黄鹤楼,更在心灵的世界中用传说故事等描绘出一个越发充满魅力的黄鹤楼。无论是崔颢、李白,还是康有为、毛泽东,他们的惊叹、陶醉、感怀、遐想,都是建立在民众的文化塑造基础上的;而他们的惊叹、陶醉、感怀、遐想能被传播到广阔的时空,靠的也是民众的力量。
历史上的黄鹤楼还是江城的一个标志,今日的黄鹤楼,更以其高大的形体气势非凡地勾勒出现代都市的轮廓线。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重要活动在黄鹤楼下举行,越来越多的市民视黄鹤楼为江城地标,难以计数的宣传品采用了黄鹤楼的图形。黄鹤楼不仅成为一个象征,它还凝聚着民众的地方认同,不断发出无言的号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