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汉文化简史:打造知音故事的历史文化景区

武汉文化简史:打造知音故事的历史文化景区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冯梦龙的讲述赋予“知音故事”更为人性化的主题,更加感人的情节,更具有人文关怀,这一讲述深得人民喜爱,由此成为后世“知音故事”的主要张本。作为“知音”故事的发生地,武汉留下了众多的有关知音的地名及传说。2003 年,武汉市政府对月湖琴台景区进行新一轮全面改造,新建了琴台广场、琴台艺术中心,形成一个以“知音文化”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景区,成为全面展示武汉市城市风采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武汉文化简史:打造知音故事的历史文化景区

唐代诗人曾写过这样的诗句:“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知音”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乐记》:“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27]最初,知音是与音乐的鉴赏相关的,所谓“高山流水遇知音”是也。

因“乐”而相知相敬相交的故事就是“知音故事”,这一故事的发生地就在汉水之滨、月湖之畔,最早见载于《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又据《吕氏春秋》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大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若大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水流,钟子期又云:‘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伊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伯牙弹琴,钟子期倾听,伯牙一弹琴意在高山,钟子期说:“琴弹得很好啊,旋律巍峨雄壮,好比高山。”不多久,伯牙弹琴又意在流水,钟子期又说:“琴弹得很好啊,旋律浩浩荡荡,好比流水。”后来钟子期死了,伯牙将琴摔破,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没有足以使他为之弹琴的人了。不仅弹琴是这样,贤者也是这样,即使有贤者,但没有人以礼相待,贤者怎么会为他尽忠呢?这就好比驾驭马车的人不行,骏马自己是不会驰骋千里的。先秦典籍记载的“知音故事”讲的是识人礼贤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而后这一故事经民间千百年传播演绎,政治化的色彩逐渐淡化,人性化的色彩更为浓厚。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整理民间传说,以民间故事的视角,重新演绎了“知音故事”,这就是《警世通言》中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图1-3 《琴台纪略》中的伯牙像

相传2700 余年前,晋国上大夫俞伯牙在出使楚国的归途中行船至汉阳马鞍山江段,突遇阵雨,泊于马鞍山南麓凤头渡(今武汉市蔡甸区凤凰咀)避雨。雨停之际,明月当空,星天如洗,俞伯牙顿生雅兴,月下鼓琴,巧逢樵夫钟子期,两人弹琴赏曲,谈乐论技,彼此心仪,相见恨晚,于是结为知音。依依惜别之时,两人执手相约明年复于此处相聚。次年,俞伯牙按时赴约,船至故地却不见故人。登岸探访,恰遇钟子期之父,惊闻噩耗:子期已故去百日,死前留言葬于凤头渡。俞伯牙只觉五雷轰顶,悲痛欲绝,猛然摔碎瑶琴,以谢知音,自此以后,伯牙终身罢弹,迁居集贤村,相伴子期坟畔直至终老。

冯梦龙的讲述赋予“知音故事”更为人性化的主题,更加感人的情节,更具有人文关怀,这一讲述深得人民喜爱,由此成为后世“知音故事”的主要张本。在这样的语境中,“知音”被赋予了一系列新的意涵,人生于天地间、活动在社会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相互鼓励。所谓“人生贵在相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讲的都是这个意思。这种人与人之间相知相尚的真挚关系,摒弃了世俗的偏见,超越了阶层、出身、地位、财富等世俗的藩篱,展现了人性中最质朴、最真诚、最善良的一面,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具有无穷的魅力。今人把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故事,作为人间真情的象征,把“知音”作为纯洁的友情、亲情的代名词。伯牙、子期因“高山流水”而相会相知的地方,也因此成为人们无比向往的精神圣地,成为超然于喧嚣的市廛之外的一个圣洁的精神家园。

作为“知音”故事的发生地,武汉留下了众多的有关知音的地名及传说。蔡甸马鞍山下是钟子期的故里,清康熙《汉阳府志》载“县治西五十里马鞍山,相传是钟子期的故居”。马鞍山下的上集贤村、中集贤村、下集贤村和钟家台,至今仍有钟姓人家聚居。钟子期墓仍静卧于马鞍山南麓的凤凰咀,只是由于汉江北移,当初的江边早就变成离水较远的陆地了,当地还保存着一块清光绪十五年的残碑,上刻“楚隐贤钟期字子期墓”;其附近的铁铺口,清代曾立“古集贤村”牌坊。知音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至今有老者尚能一一指点伯牙泊船鼓琴、钟子期砍柴听琴之处。汉水边上的琴断口、上锚洲和下锚洲也都流传着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此外汉阳区还有钟家村、琴台路、琴台村、知音路、知音东村、知音西村、碎琴山等地名。在地名学上,“地以人传”的现象较为普遍,多数是用一个地名纪念一个人,而像这样围绕“知音故事”产生如此多的相关地名,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罕见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知音文化”的魅力与影响。

琴台是知音文化的象征,也是知音文化千年流传的主要载体。琴台俗称古琴台,又称伯牙台,始建于南北朝。故址在汉阳琴断口附近,北宋时尚存。后屡毁屡建。咸丰年间,古琴台毁于战火,光绪八年重修,光绪十六年,杨守敬主持修建并亲自书写“古琴台”三个大字刻于大门门楣。辛亥革命中古琴台遭受破坏,民国年间重修、增建。1938 年,古琴台遭日本轰炸机轰炸,前半部分损毁。1956 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拨款维修古琴台所有建筑。1981 年,武汉市总工会出资对古琴台进行全面维修。1992 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古琴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琴台建筑群占地15 亩,规模不大,布局精巧,充分运用了中国园林设计中“借景”的手法,把龟山月湖山水之景巧妙地借了过来,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到古琴台游览,进大门,过小院,出茶院右门,迎门是置于黄瓦红柱内的清道光皇帝御书“印心石屋”照壁。照壁东侧有一小门,门额“琴台”二字,据传出自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之手。进门后为曲廊、廊壁,立有历代石刻和重修琴台碑记。再往前便是琴堂,有“高山流水”横额,又名友谊堂,堂前庭院中汉白玉筑成的方形石台,便是象征伯牙弹琴的琴台。2003 年,武汉市政府对月湖琴台景区进行新一轮全面改造,新建了琴台广场、琴台艺术中心,形成一个以“知音文化”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景区,成为全面展示武汉市城市风采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高山流水遇知音”表达了人世间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可以穿越时光,感召古今,而且具有普世价值,它传遍了世界,也感动了世界。如今知音文化已成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日本大分市“武汉之林”公园有“知音亭”“高山流水”“古琴台”“闻琴桥”等景点。法国波尔多也建成“中国园”,园中知音亭周围象征着友谊的知音树已蔚然成林。1967 年,国际天文学会将水星上15 座环形山以中国古代音乐家与文学家来命名,排名第一的便是以一曲流水而闻名的俞伯牙。1977 年,美国发送了两艘名为“旅行者号”的宇宙飞船,去探索木星土星天王星的奥秘。在这两艘飞船上安装了两张名为“地球之音”的唱片,这是为“外星人”特意设计的特别装置,可以在10 亿年之后仍然发出声音。“地球之音”共录有27 段世界音乐,最早被确定的就是《高山流水》。卡尔·萨根等科学家选用这首曲子进入太空,寄托了他们无限美好的愿望,他们希望在浩瀚的宇宙寻找到人类的知音,对于这一时刻的到来,全人类都充满了期待。

【注释】

[1]刘辉:《江汉平原东北发现两座新石器时代城址》,《江汉考古》2009 年第1 期。

[2]李伯谦:《考古学文化的族属问题》,《考古学研究》(七)2008 年版,第452 页。

[3]俞伟超:《先楚与三苗文化的考古学推测——为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而作》,《文物》1980 年第10 期;张绪球:《石家河文化的分期分布和类型》,《考古学报》1991 年第4 期。

[4]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华书局1959 年版,第4 页。

[5]杨新改、韩建业:《禹征三苗探索》,《中原文物》1995 年第2 期;舒之梅:《三苗与楚“族祖源相同”说质疑——与俞伟超同志商榷》,《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 年第1 期;刘彬徽:《关于三苗与三苗文化的讨论》,《江汉考古》2003 年第4 期;苗利娟、陈钦龙:《三苗来源考》,《江汉考古》2009 年第4 期;尹弘兵:《禹征三苗与楚蛮的起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年第2 期;田春锋:《中国古史传说时代“征三苗”问题新探》,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年。

[6]刘向:《战国策·魏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年版,第451 页。

[7]蒙文通:《百越民族考》,《历史研究》1983 年第1 期;冯来仪:《百越同源质疑》,《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 年S1 期;李锦芳:《百越族称源流新探》,《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年第2 期;龚荫:《关于百越地区与民族问题》,《昆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 年第1 期;蒋炳钊:《关于百越民族来源问题的思考》,《浙江学刊》1990 年第1 期。

[8]皮明庥:《武汉通史·先秦卷》,武汉出版社2006 年版,第105 页。(www.xing528.com)

[9]辛志凤、蒋玉斌等:《墨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120 ~121 页。

[10]皮明庥:《武汉通史·先秦卷》,武汉出版社2006 年版,第106 页。

[11]刘玉堂:《夏商王朝对江汉地区的镇抚》,《江汉考古》2001 年第1 期。

[12]李龙章:《浅议石家河文化》,《江汉考古》1985 年第3 期。

[13]李仰松:《谈谈仰韶文化的瓮棺葬》,《考古》1976 年第6 期。

[14]郭立新:《石家河文化晚期的瓮棺葬研究》,《四川文物》2005 年第3 期。

[15][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年版,第259 页。

[16]徐少华:《论盘龙城商文化的特征及其影响》,《江汉考古》2014 年第3 期;蒋刚:《盘龙城遗址群出土商代遗存的几个问题》,《考古与文物》2008 年第1 期。

[17]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1994 年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1 年版。

[18]张昌平、孙卓:《盘龙城聚落布局研究》,《考古学报》2017 年第4 期。

[19]李学勤:《盘龙城与武汉市的历史》,《学习与实践》2002 年第4 期,第15 ~17 页。

[20]目前三皇五帝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但各种说法中颛顼均为五帝之一。

[21]关于楚人的来源目前学术界争论很大,主要有东来说、西来说、北来说和土著说几种观点。此处采用的是北来说这一观点。

[2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 年版,第1690 页。

[23]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版,第569 页。

[24]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 年版,第1691 页。

[25]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 年版,第1691 页。

[2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 年版,第2486 页。

[27]杨天宇:《礼记译注》(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版,第470 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