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屈原泽畔行吟:武汉文化的历史流传

屈原泽畔行吟:武汉文化的历史流传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屈原南入沅湘,折入鄂渚,行吟泽畔。屈原泽畔行吟所经之地是否有武汉地区,学者意见不一,尚未定论,但这无改于屈原精神在武汉地区流传久远的历史事实。追忆屈原、缅怀屈原、崇敬屈原已成为武汉人民久已有之的文化风尚,一直流传至今。阁名取自《楚辞·渔父》中“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诗篇中充分反映了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感、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为实现“美政”而终身追求的求索精神。

屈原泽畔行吟:武汉文化的历史流传

屈原的故事与精神长久以来为武汉地区人民所传扬,他的品德与人格、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为后世所敬仰。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也是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出身于楚宗室贵族,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因遭贵族排挤毁谤,先后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屈原南入沅湘,折入鄂渚,行吟泽畔。《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述:“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面色憔悴,形容枯槁。渔夫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而至此?’”[26]在《渔夫》中也有类似记叙:“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并不因被放逐而改变“前志”,而是时刻眷顾楚国,为表达忠君兴国之意,他以辞赋进谏。他痛恨那些祸国殃民的奸佞之徒,同情人民的疾苦,敬仰人民的英雄,诗中吐露出远大的政治抱负,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正是屈原忧国忧民的真实写照。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图1-2 屈子行吟图(www.xing528.com)

屈原的一生以振兴楚国为夙愿,壮志满怀,豪情四溢。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后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仍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为念;明知面临着许多危险,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屈原志洁行廉,同情百姓,为民谋利,反对世卿世禄,力主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作顽强抗争。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却不苟且偷安、绝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始终“忍而不能舍也”。即使流放以后,仍投水明志,以剖心迹,展现了高洁贞亮的人格。屈原的爱国精神以及对真善美和高洁品德的追求,对人民大众苦难命运的同情,成为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

相传屈原随顷襄王逃离郢都时,沿长江东下,直抵陵阳(今安徽以南的陵阳镇),不久又溯江而上,抵达鄂渚。屈原泽畔行吟所经之地是否有武汉地区,学者意见不一,尚未定论,但这无改于屈原精神在武汉地区流传久远的历史事实。追忆屈原、缅怀屈原、崇敬屈原已成为武汉人民久已有之的文化风尚,一直流传至今。武汉市在东湖风景区建有多个纪念屈原的景点:极富楚地风韵的行吟阁,讴歌屈原高尚情操的橘颂亭,选用毛泽东离骚》全文手迹的离骚碑,等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传承楚文化已成为武汉城市文化的一种重要取向。屈原的品格与精神成为滋养武汉这座城市的永恒文化资源。

东湖之滨的行吟阁始建于1955 年,为三层方形阁式建筑。阁名取自《楚辞·渔父》中“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阁上悬挂郭沫若题写的“行吟阁”三字匾牌。它作为东湖屈子文化园的先导部分,把东湖与楚国最伟大的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位于武汉东湖风景区磨山景区的离骚碑,碑文字体选用毛泽东1913 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魏体手抄的《离骚》全诗摹刻,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碑刻之一。《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而且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诗篇中充分反映了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感、百折不挠的斗争意志,为实现“美政”而终身追求的求索精神。这与毛泽东青年时代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是一致的。离骚碑不仅包含着毛泽东对屈原的高度评价,也包含着武汉人对屈原精神的崇高敬意,更是对武汉城市精神的深刻诠释。屈原挚爱本土文化,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而又积极吸收异域文化的优点,使楚文化在保留特色的基础上得以凝练和升华。

屈原及屈原精神,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甚至不同的国度,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953 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所倡议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就有屈原,其世界性影响可见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