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禹治水伟业与文化遗产:武汉文化简史

大禹治水伟业与文化遗产:武汉文化简史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至舜即位,改用鲧的儿子禹治理洪水。大禹临危受命,带领民众与强大的洪灾抗争。大禹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他的治水工作不仅造福于当时,消除了当时人民的苦难,亦是一件功德泽及千秋的伟大事业。我们传承大禹治水的传说,有助于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禹治水神话故事的流传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大禹治水伟业与文化遗产:武汉文化简史

大禹足迹深入到武汉所在的江汉地区,不仅是征三苗的军事行动,同时也是平治水患的活动,在这一功著千秋、泽及万代的伟大事业中,大禹的足迹遍及江汉大地,后世铭记大禹的无量功德,在其足迹所至之处修庙建祠,以供奉缅怀。如今汉阳江边有禹功矶,上有禹稷行宫,就是这一段历史传说的文化记忆。

武汉市汉阳区龟山东麓的晴川阁下,有一个石矶屹立在长江之中,名叫禹功矶。千百年来,禹功矶与黄鹤楼所立之黄鹄矶夹江相峙,成为江上一大景观。相传古时,大禹成功地治理了危害人间的洪水,疏江导汉,使得长江和汉水在此处交汇,最终平复洪水,此处是“大禹治水成功之所”,故得此名。

登临禹稷行宫,俯瞰大江东去,穿越千年的往事仿佛又浮现在我们眼前。传闻在尧帝时期,黄河泛滥,民不聊生。尧为了解决水患,在位期间任用了鲧治理黄河水患,然而鲧花了九年时间,采用堵塞河道的方式抑制洪水,却未能成功。直至舜即位,改用鲧的儿子禹治理洪水。接任之后,禹一改其父堵塞洪水的方式,采用了疏导之法治理洪水。禹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对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做了一番严密的考察,最终采用了“分疏治水”的方式。这是一种尊重自然、因势利导的高明之道,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行之有效,大获成功。

神话故事中,大禹驾驭着巨龙,冲开重重高山峻岭;他又化为黄熊,一夜间拱通千里河道;他还驱动鬼神,治服了一个个兴风作浪的妖怪,平息了危害多年的洪水灾害。传闻在大禹治水的途中,看到了一个罪人,顿时号啕大哭,因为在他的心中,天下出现了罪人,都是因为他没有把水治好。正是带着这种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禹成功地治理了洪水。

大禹临危受命,带领民众与强大的洪灾抗争。面对如此巨大的天灾,他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地寻找治理洪水的方法,他一改父亲堵塞河道的方式,对受灾地点的地形进行详细的勘察和探测,最终确立了疏通洪水的地点,这种敢于突破原有模式、创新思路的方法表明了大禹的睿智与果敢才能。这种开拓创新精神留存在江汉大地,滋养着这片沃土。(www.xing528.com)

大禹治水期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行为也彰显了他作为一名杰出的部族领袖大公无私的崇高风范。经过了十三年漫长的艰苦卓绝的治理,他以辛勤的汗水甚至是巨大的牺牲终于换来了洪水的平复。

大禹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他的治水工作不仅造福于当时,消除了当时人民的苦难,亦是一件功德泽及千秋的伟大事业。正如宋代诗人在《大禹祠》中所赞颂的:“力平水土势回天,功业三千五百年。四海九州皆禹足,独留陵寐越山边。”

大禹治水认真卓越的功效与不朽的功绩成为神话传说的重要题材,成为历代传颂不辍的历史故事。神话的内容和精神是具有传承性的。结构主义大师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曾经说过:“神话本身是变化的,这些变化——同一个神话从一种变体到另一种变体,从一个神话到另一个神话,相同的或不同的神话从一个社会到另一个社会——有时影响构架,有时影响代码,有时则与神话的寓意有关,但它本身并未消亡,因此,这些变化遵循一种神话素材的保存原则。”[15]神话作为一个国家的文化精髓,对这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具有深刻意义,大禹治水的神话流传至今,被世代传颂,其根本原因在于该神话故事向世人传递了优秀的精神和气节。大禹成功地治理了水患,解决了当时老百姓生存的威胁,是中华民族睿智而英武的英雄,值得我们后世永远铭记。大禹身上坚韧不拔的品质,滋养着后世的中国人。我们传承大禹治水的传说,有助于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禹治水神话故事的流传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

足迹踏遍神州的大禹在江汉交汇的武汉留下了他的身影和精神,他疏导江汉、平治江水的事迹千百年来为武汉人民所传颂,他的丰功伟绩、高风亮节、博大情怀滋养着江汉大地,滋养着武汉,成为武汉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它以寓言、劝谕的文本传载着民族文化精神,并将这一精神大众化、民俗化,使之家喻户晓、代代不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