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进行交际时,总会有一定的目的意图,说话也好,写作也好,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语言形式的采用,都得服从表达的目的,目的决定了言语得体的尺度,决定了言语行为的方式。能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合理的表达方式就是有的放矢。在交际中,为了达到目的,表达者必须根据言语信息输出后的反馈情况,控制好自己的言语行为,尤其是要注意言语的分寸感,以求最佳效果。
其实交际目的是针对交际的双方或各方而言的。说话者希望把自己的意愿清楚正确地传达给对方。听话者也希望能正确地把握对方的意图,并做出恰当的合理的反馈,从而使交际得以正常进行,使各方的交际目的均得以顺畅地实现。所以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为了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要尽量使自己的言语行为得体。听话者则会仔细揣摩对方的言语目的,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做出恰当的反应。达到交际目的是交际双方或各方的最终目标,因此,包括言语行为的一切行为均得服从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交际目的是各种各样的,或表明态度,或叙述事件,或描述对象,或抒发感情,或提出问题,或请求帮助,或表示道歉,或表达谢意等。归纳起来大体属于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给予,也就是向他人提供便利,提供帮助,提供精神上的安慰、鼓励、赞扬等;第二种情况是索取,也就是向他人寻求便利,要求帮助,希望得到理解、同情、谅解、支持等;第三种情况是互利,也就是既愿意给予,也需要索取,祈求一种等价等值互利双赢的交换;第四种情况是既不给予,也不索取,同学聚会,家人亲戚闲聊,包括当下流行的网聊基本属于这种情况。
在这四种情况中,以给予为目的的交际一般较为顺利,说话者处在较为有利的地位,心情较为轻松愉快,但也应注意言语得体,否则,给予也未必成功。我们在给老人过生日祝寿时,常说“祝您长命百岁”。听到这句话,有的老人就很不高兴。他说我已经九十五岁了,活到一百岁只剩五年。你怎么知道我只能活五年呢?我还想活十年呢!
以索取为目的的交际比较困难,说话者处在不利的地位,一般心情都较为紧张,甚至压抑。人们到某些机关部门去办事时,哪怕对方态度多么不好,也得忍着,除非不想把事情办成。就连像排队买火车票,应聘时接受面试这样的事,人们在受了气甚至侮辱后,也只得忍受,而不敢反抗,有时甚至还说好话倒赔笑脸,这完全是因为交际目的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言语行为的得体性,而不能按性子动粗。当我要向同事借一本词典时,我可以说:
A.请把词典借给我用用。
B.把你的词典给我用用。(www.xing528.com)
C.我用一下你的词典怎么样?
D.请把你的词典借给我用用好吗?
这四种说法中,A项用了“请”字,但仍有命令的语气;B项是不容置疑的命令,C项和D项比较,D项更具有敬他、商量的语气,因此D项说法最得体,也最容易达到目的。
以互利为目的的交际需要较高的交际技巧。尽管是互利,但如不注意交际手段,不注意言语行为的得体性,交际目的依旧不能轻易实现。国家之间、敌对双方之间、商家之间、合作双方之间的谈判,很难一次成功的道理也在于此。
既不给予、也不索取的交际比较顺利,不需要特别地斟词酌句、察言观色、小心谨慎,否则就达不到闲聊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目的了。但闲聊时,如不尊重他人,信口开河,甚至满嘴粗话,蛮不讲理,那肯定会话不投机半句多,聚会也就会不欢而散。
总之,目的意图是交际的最高利益。为了实现交际目的,一方面,我们要高度重视语言行为的得体性,不能因为错用了一个词,或多说了一句话,或语气不当,而影响表达效果,甚至事与愿违。一旦发现偏离目的,就得迅速予以调整,以保证交际目的的实现。另一方面,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容忍度,为了达到交际目的,在某些情况下,还得接受交际行为的不对等、言语行为的不得体。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态和容忍度,就会牺牲掉根本目的,而这不是交际应达到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