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社会高度开放、发达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团体都不可能在自我封闭中获得发展,大学作为人类社会先进思想文化的前沿阵地,更不可能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从事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抓住机遇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必须及时、广泛地把各种新知识、新理念传授给大学生群体。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使得中国的大学不但要敢于直面竞争而且必须参与国际竞争,必须站在全球的高度来审视我们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尽快与国际接轨、交融。全球化的进程丰富了大学外语教育的思维空间,为大学外语教学引入了新鲜的思想和素材,同时也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多元化背景下,教学国际化顺理成章地成为大学推进外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标。外语教学国际化实质上是跨文化的学习、交流、融合和竞争,课堂教学作为各种新文化和新思潮相互交融的重要场所,它为各种思想的交流以及跨文化学习提供了互动平台。掌握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知识成为21世纪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1)唱响时代主旋律:以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气魄吸纳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扩大教育的全面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路径。在人类文化激荡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大学要积极营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成长环境,倡导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良好氛围,并尽可能把这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淋漓尽致地融入外语教学中,引导广大教师推动教学和学术研究国际化,以开放的心胸、全球化的眼光学习外国国情和文化,从理念和实践层面潜心探讨如何“在差异中求和谐、在多样中求统一”的外语教学问题。“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同样也是推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学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大胆进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教改尝试,倡导教学思想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这种“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精神的鼓舞和熏陶下,教师应着眼于国际化视野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外语教学的国际化步伐。“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鼓励学生对异质文化进行体验、反思和探究,对新鲜事物进行学习、理解和接纳,并凝铸和内化为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一种永不泯灭的求索精神:唯有坚持开放视野和博大胸怀,才可以与来自不同信仰、不同制度、不同宗教、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谐对话;兼容并包的气度使其能把握“求同存异、和平共处”这一对外交往艺术的精髓和实质,在融合互补中迸发出激情和活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下,大学要认清形势,适应转变,抓住重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海纳百川的心胸和兼容并包的态度,全力以赴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数以万计的具有丰富涉外知识,熟知公关、谈判以及运用现代技术处理信息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2)保持与时俱进:将反映时代要求的育人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构建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外语人才培养体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外语教学改革需要在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下有序推进。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缘于我们对世界知识发展的认识和对教育目标的理解。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培养方案是否融入了时代对人才的诉求。外语教学应以复合知识、丰富阅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目标,不断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效能,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资源丰富、学科力量雄厚优势的同时,将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国际知识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多学科交叉集成的教育资源,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杰出人才。外语院校要努力探索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符合办学定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一个基本点就是突破过于狭隘的语言“工具化”模式的束缚,探索创设面向新世纪的现代大学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体现外语特色的科学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真正使人才培养能够适应人类进步、民族振兴和知识发展的要求,适应外语院校创建世界知名大学的要求。要着力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全面理解与对人才成长规律、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着眼于挖掘未来创新型栋梁之材的内在潜质。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国大学毫无疑问应该勇于承担起这一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大学有责任为受教育者生存和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以使之走出校门后在各个领域中都能够成为相应行业的精英人士和领军人物。(www.xing528.com)
(3)开展国际比较研究:深入推进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的外语教学研究,为深化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撑。世界多元文化共存与互动、交融与竞争的新形势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与此同时人们对跨文化沟通、跨学科理解、跨国界交流以及多方合作能力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培养受教育者自觉的跨文化意识以及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使学习者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新世纪外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为此,我们应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高度驾驭外语教学改革,研究外国文化和语言取得的优秀成果,掌握国外外语教学改革的前沿动态,实现东西方学者外语教学研究的相互对接,服务于我国大学外语教学国际化整体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比较研究一直方兴未艾,尤其是文化研究已成为一个跨学科、跨地域的交叉研究的重要领域。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和语言教学在观念、内容、目标、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不断推陈出新,大学教师只有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着力优化外语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应对和适应新世纪日益发展的跨学科、跨领域、跨文化教学的挑战和需要。在理论研究方面,要加强对外语教学改革与国际化互动关系的研究,系统地对国内外外语教学改革的发展特点、路径选择、模式创新等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要加强对外语教学改革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需的条件、基本特征、改革模式和促进措施的研究,挖掘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未来的发展前景,凝练改革重点和具体目标,保持外语教学改革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同时,要充分发挥外语院校人才高地的引领作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与有关外语教学改革的学术研讨会,努力推出一批外语教学改革的精品力作,为外语教学国际化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