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阿拉伯语教学: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探索

阿拉伯语教学: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探索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下设10个分会。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是其中之一。此外各高校还与阿拉伯国家驻我国的使领馆保持良好的关系,取得阿拉伯使团对我国阿拉伯语教学和研究的帮助和支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与阿拉伯各国友好关系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阿拉伯语院系师生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频率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院校已达24所。

阿拉伯语教学: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探索

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国策,当时我国的外语教育领域面临无大纲、无计划、无教材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教育部于同年8月在北京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研究外语如何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做贡献的问题。出席会议的有高等学校外语院系和中小学的代表以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共两百多人。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拨乱反正的外语教育会议,明确了一些政策性的问题,强调加快外语教育的发展。此次会议和会议所形成的文件《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大大推动了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阿拉伯语教学也得到了飞速发展。80年代后,随着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阿拉伯语教育发展的需要,各主要高校的阿拉伯语专业纷纷独立建系。这是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步伐,对于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77年恢复高考后,各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基本上都是沿用先前的本科五年制。为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节省教学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各校陆续将学制改为四年制。在调整学制的同时,各学校一方面科学地调整原有的语言文学方面的课程,一方面拓宽专业方向,相继增设了经贸、外交、新闻、国际政治、对象国研究等方向的课程,同时还强化了第二外语教学,以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特别是对外交往的需要。

在此期间,全国恢复了研究生教育,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被批准为我国第一个阿拉伯语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2年,该校招收了第一批阿拉伯语专业硕士。此后,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等高校的阿拉伯语专业也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又率先成为我国第一个阿拉伯语专业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此后,北京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也相继成为阿拉伯语专业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还被批准为可以接受培养阿拉伯语博士后的单位。各校研究生研究的领域从刚开始的语言文学,逐步扩展到经贸、翻译、历史、文化、中东问题等。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阿拉伯语语言学、阿拉伯文学选读、阿拉伯文学史、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伊斯兰哲学、中东政治、中阿关系、翻译理论与实践等。我国的阿拉伯语研究生教育,不仅为我国阿拉伯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也为我国对阿拉伯世界的研究和与其的交往工作提供了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在这一阶段,我国阿拉伯语教学中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就是开展了多层次的阿拉伯语教学。80年代以后,各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在不断加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同时,还开展了专科、成人、函授、夜大、培训等多种形式的阿拉伯语教学活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阿拉伯语函授生曾经达到几千人,遍及全国各地,特别是穆斯林聚居地。这种形式多样、范围广泛的阿拉伯语教学活动大大满足了广大自学者的学习需要,满足了某些单位对外工作的需要,也大大推动了我国的阿拉伯语教学。(www.xing528.com)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阿拉伯语教学的学术交流和协作也开创了新的局面。这种协作和交流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国内的协作和交流已经有具体化固定化的组织和形式。为了更好地落实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精神,教育部和外语教育界于1978年11月在青岛召开了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成立大会。王佐良教授任第一届编审委员会主任。1992年,国家教委将外语专业教材审编委员会改为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其下设的分委员会中就有阿拉伯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具有半官方性质的组织,人员由各学校推荐,教育部任命,并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不仅有定期的会议,而且有诸如大纲制定,教材编写,专业规范的制定,四、八级考试的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和任务。

1981年5月24日至30日,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在杭州举行成立大会,季羡林教授被选举为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第一任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下设10个分会。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是其中之一。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是个民间组织。研究会除了配合指导委员会完成教育部指令完成的工作和任务之外,还主动地开展一些教师培训,举办学术研讨会,组织各校参与的演讲、作文、翻译、书法等比赛及其他一些活动。阿拉伯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这两个学术机构每年都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促进和推动外语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和评审、学术活动的举办、统一测试的组织、教学调研工作的进行往往都是由两个组织机构联合完成的。

国际交流和合作是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我国高校的各阿拉伯语院系国际合作和交流的形式一般是和阿拉伯国家相应院校或其他教学、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校际关系。合作和交流的主要内容包括互派教师、交换留学生、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学术会议、交换图书资料等。此外各高校还与阿拉伯国家驻我国的使领馆保持良好的关系,取得阿拉伯使团对我国阿拉伯语教学和研究的帮助和支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与阿拉伯各国友好关系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阿拉伯语院系师生参与国际合作交流的频率不断提高。我国从事阿拉伯语教学的教师几乎都有一次甚至多次出国留学、进修、工作的经历。学生赴阿拉伯国家深造的机会也不断增加。出国讲学,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出国访问,聘请外籍教师,聘请知名学者来访,举行阿拉伯国家文化节,文化周等活动大大推动和促进了我国的阿拉伯语教学,使我国的阿拉伯语教学规模、层次、水平都有了新的提高。目前,除了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这八所院校设有阿拉伯语专业外,又有天津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扬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等院校开设了阿拉伯语专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设阿拉伯语专业的院校已达24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