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墩(台)现场法施工方法简介

墩(台)现场法施工方法简介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滑动模板法施工。墩台整体性好,施工速度快,高空施工安全。

墩(台)现场法施工方法简介

1.墩(台)身施工方法

现场混凝土墩台施工有两个主要工序,即制作与安装墩台模板和混凝土。现场混凝土墩台施工有三种基本方法:

(1)分节立模,间歇灌注法。将墩台沿高度分成若干节,分别制作各节模板。自底节开始,立一节模板,灌注一节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1200kPa后,再立第二节模板,灌注第二节混凝土,这样逐节升高,直至墩台灌注完毕。此法的优点是需要的设备简单,其缺点是施工速度较慢,适用于一般高度的墩台。施工接缝处应安插接头短钢筋或埋接缝石,以提高墩台的整体性。

(2)分节立模,连续灌注法。在灌注第一节墩台混凝土时,同时在地面将第二节模板拼组好,待第一节混凝土灌注完后,立即将第二节模板整体吊装,并在混凝土允许间歇时间(一般为2h)内安装完毕,继续灌注第二节混凝土,如此循环直至墩台灌注完毕。此法施工速度快,墩台整体性好,但应有相应的起吊设备。

(3)滑动模板法施工。滑动模板是用一节模板连同工作脚手架以整体形式安装在基础顶面,依靠自身的支撑部分和提升系统,在灌注混凝土的同时,模板也慢慢向上滑升,这样可连续不断地灌注混凝土。墩台整体性好,施工速度快,高空施工安全。

2.墩(台)帽施工方法

墩帽是桥墩顶部的传力部分,它通过支座承托上部结构,并将荷载传递到墩身上。因此,墩帽本身应有足够的强度,墩帽多用强度等级为C20及以上的混凝土,并加配构造钢筋或采用钢筋混凝土(采用钢筋混凝土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5)做成。

在施工时,要注意浇筑墩(台)帽混凝土前,必须对墩(台)中线、标高及各部位尺寸进行复核,并准确放样,标出预留孔道、预埋件位置,并对基面进行凿毛清理干净。钢板预埋件应设排气孔,混凝土应加强振捣,防止空鼓,振捣时不得碰触预埋件。

3.墩台混凝土

(1)重力式混凝土墩台

1)墩台混凝土前应对基础混凝土顶面做凿毛处理,清除锚筋污锈。

2)墩台混凝土宜水平分层,每次高度宜为1.5~2m。

3)墩台混凝土分块时,接缝应与墩台截面尺寸较小的一边平行,邻层分块接缝应错开,接缝宜做成企口形。分块数量,墩台水平截面积在200m2内不得超过2块;在300m2以内不得超过3块。每块面积不得小于50m2

(2)柱式墩台

1)模板、支架除应满足强度、刚度外,稳定计算中应考虑风力影响。

2)墩台柱与承台基础接触面应凿毛处理,清除钢筋污锈。墩台柱混凝土时,应铺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一层。墩台柱的混凝土宜一次连续完成。

3)柱高度内有系梁连接时,系梁应与柱同步。V形墩柱混凝土应对称。

4)采用预制混凝土管做柱身外模时,预制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基础面宜采用凹槽接头,凹槽深度不得小于5cm。

②上下管节安装就位后,应采用四根竖方木对称设置在管柱四周并绑扎牢固,防止撞击错位。

③混凝土管柱外模应设斜撑,保证混凝土浇筑时的稳定。

④管接口应采用水泥砂浆密封。

(3)钢管混凝土墩台柱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一次连续完成。

(4)盖梁为悬臂梁时,混凝土应从悬臂端开始;应力钢筋混凝土盖梁拆除底模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预应力孔道压浆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底模板。

(5)在交通繁华路段施工盖梁宜采用整体组装模板,快装组合支架。(www.xing528.com)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由于桥墩(台)体积较大,现浇施工时必须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减少裂缝的产生,保证施工质量。防止混凝土非沉陷裂缝的关键是混凝土过程中温度和混凝土内外部温差控制(温度控制)。温度控制就是对混凝土的温度和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进行人为的控制。施工前应进行热工计算,施工措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的有关规定。主要施工措施有:

(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1)大体积混凝土因其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易使混凝土内外形成较大的温差,而产生温差应力,因此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所产生的热量,从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升高。

2)充分利用混凝土的中后期强度,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

3)严格控制集料的级配及其含泥量。如果含泥量大的话,不仅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而且会引起混凝土抗拉强度的降低,对混凝土抗裂不利。

4)选用合适的缓凝、减水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加入外加剂后,可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5)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大,一般在120mm±20mm即可。

(2)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措施

采取分层混凝土,利用表面散热,以便大大减少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可能性。选择方案时,除应满足每一处混凝土在初凝以前就被上一层新混凝土覆盖并捣实完毕外,还应考虑结构大小、钢筋疏密、预埋管道和地脚螺栓的留设、混凝土供应情况以及水化热等因素的影响,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全面分层:即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后,再回头第二层,此时应使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连续,直至完工为止。采用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比较合适。必要时可分成两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

2)分段分层:浇筑混凝土时,先从底层开始,至一定距离后开始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由于总的层数较多,所以浇筑到顶后,第一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又可以从第二段依次分层。这种方案适用于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的混凝土较少,结构物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

3)斜面分层:要求斜面的坡度不大于1/3,适用于结构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3倍的情况。混凝土浇筑从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混凝土的振捣也要适应斜面分层的工艺,一般在每个斜面层的上、下各布置一道振动器。上面的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处,保证上部混凝土的捣实。下面一道振动器布置在近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随着混凝土的向前推进,振动器也相应跟上。

(3)养护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关键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便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促进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同时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不仅要满足强度增长的需要,还应通过温度控制,防止因温度变形引起混凝土开裂。

混凝土养护阶段的温度控制措施:

1)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室外最低气温之间的差值均应小于20℃;当结构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裂能力时,不大于25~30℃。

2)混凝土拆模时,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之间、表面温度与外界气温之间的温差不应超过20℃。

3)采用内部降温法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内部降温法是在混凝土内部预埋水管,通入冷却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冷却在混凝土刚完时就开始进行。还有常见的投毛石法,也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开裂。

4)保温法是在结构外露的混凝土表面以及模板外侧覆盖保温材料(如草袋、锯末、湿砂等)。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保持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0℃。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延长养护时间,拆模后立即回填或再覆盖保护,同时预防近期骤冷气温变化的影响,防止混凝土早期和中期裂缝。

5)大体积混凝土湿润养护时间应符合表2-6的规定。

2-6 大体积混凝土湿润养护时间

978-7-111-44707-8-Chapter02-23.jpg

注:高温期湿润养护时间均不得少于28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