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支架现浇梁模板缺陷
(1)现象:支架变形,梁底不平,拼缝漏浆,接缝错位,梁的线形不顺直,混凝土表面粗糙,封头板不垂直,箱梁内倒角陷入混凝土内,箱梁腹板与翼缘板接缝不整齐。
(2)原因分析:
①支架设置在不稳定的地基上。
②支架不均匀沉降、梁底模板铺设不平整、不密实、底模与格栅铺设不密贴,梁底模板抛高值控制不当。
③梁侧模的纵、横围檩刚度不够,未按侧模的受力状况合理布置对拉螺栓。
④制模配制不当,模板拼缝不严密,缝隙嵌缝处理不当。
(3)防治措施:
①支架应设置在经过加固处理的具有足够强度的地基上,地基表面应平整,支架材料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支架立杆下宜加垫槽钢或钢垫板,以增加立柱与地基的接触面。支架的布置应根据荷载状况进行设计,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后支架不下沉。
②支架搭设应按荷载情况,根据支架搭设的技术规程进行合理的布置。
③在支架上铺设梁底模格栅要与支架梁密贴,底模要与格栅垫实,在底模铺设时要考虑抛高值,抛高值宜通过等荷载试验取得。
④梁侧模的纵横围檩要根据混凝土的侧压力进行合理的布置,并根据结构状况布置对拉螺栓。
⑤模板配制要严格按模板质量要求进行。
2.悬臂现浇梁模板缺陷
(1)现象:施工挂篮底模与模板的配制不当造成施工操作困难,箱梁逐节变化的底板接缝不和顺,底模架变形,侧模接缝不平整,梁底高低不平,梁体纵轴向线形不顺。
(2)原因分析:
①悬臂浇筑一般采用挂篮法施工,挂篮底模架的平面尺寸未能满足模板施工的要求。
②底模架的设置未按箱梁断面渐变的特点采取措施,使梁底接缝不平、漏浆、梁底线形不顺。
③侧模的接缝不密贴,造成漏浆、墙面错缝不平。
④挂篮模板定位时,抛高值考虑不够,或挂篮前后吊带紧固受力不均。
⑤挂篮的模板未按桥梁纵轴线定位。
⑥挂篮底模架的纵横梁连接失稳,产生几何变形。
(3)防治措施:
①底模架的平面尺寸,应满足模板安装时支撑和拆除以及浇筑混凝土时所需操作 宽度。
②底模架应考虑箱梁断面渐变和施工预拱度,在底模架的纵梁和横梁连接处设置活动钢绞,以便调节底模架,使梁底接缝和顺。
③在底模架下的平行纵梁以及平行横梁之间,为防止底模架几何尺寸变形,应用钢筋或型钢采取剪刀形布置牢固连接纵横梁,以防止底模架变形。
④挂篮就位后,在校正底模架时,必须预留混凝土浇筑时的抛高量(应经过对挂篮的等荷载试验取得),模板安装时应严格按测定位置核对标高,校正中线,模板和前一节段的混凝土面应平整密贴。
⑤挂篮就位后应将支点垫稳,收紧后吊带、固定后锚,再次测量梁端标高,在吊带收放时应均匀同步。吊带收紧后,应检查其受力是否均衡,否则就重新调整。
3.挂篮吊杆安装不规范(图3.21)
(1)现象:挂篮后锚杆仅2根锚在梁体上,另2根连接在挂篮走行轨横担上;个别后锚杆精轧螺纹钢筋安装明显倾斜,承受水平剪力,存在安全隐患。
图3.21 精轧螺纹钢筋安装明显倾斜
(2)原因分析:
①现浇段挂篮预留孔偏位。
③现场管理人员过程检查不到位。
(3)防治措施:
①挂篮安装严格按照模板图纸预留吊杆位置。
②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③现场管理人员在安装过程中加强检查以保证吊杆安装,加强挂篮安装时的检查验收工作。
4.钢筋制作、安装不规范(图3.22)
(1)现象:梁顶板部分钢筋预留长度不足,相邻接头在同一连接区段内。连续梁节段顶板部分带肋钢筋弯折达180°,反复弯折对钢筋有损伤。
图3.22 带肋钢筋弯折,对钢筋有损伤
(2)原因分析:
①钢筋下料错误或配筋未进行接头错开。对接头所形成的弱强度断面的危害性意识不够。
②梁面预留钢筋对下道工序(凿毛)存在一定的干扰。
(3)防治措施:
①做好钢筋配料交底,接头同一连接区段错开长度满足验标标准。
②受拉主钢筋焊接接头应避开最大应力断面。
③做好钢筋的成品保护,减少对梁顶预埋钢筋的损伤。
5.钢筋不同轴(图3.23)
(1)现象:钢筋焊接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
图3.23 钢筋焊接不同轴
(2)原因分析:
①搭接焊的钢筋接头未打折。
②搭接焊的钢筋接头先焊好后再打折成S形。
③闪光对焊的接头有错位。
(3)防治措施:
①搭接焊的钢筋接头焊前应打折。
②闪光对焊的接头应对齐。
6.梁体预埋件、钢筋不均(图3.24)
(1)现象:连续梁上接触网基础预埋钢筋间距控制不均,竖墙钢筋扭曲。
图3.24 预埋钢筋间距控制不均
(2)原因分析:
①未严格落实技术交底,标准落实不到位,绑扎随意。
②现场检查、验收不到位。
(3)预防措施:
①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培训,增强质量意识。
②强化现场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7.预应力孔道堵塞(图3.25)
(1)现象:预应力管道破损,波纹管堵塞。
图3.25 预应力管道破损
(2)原因分析:
①波纹管安装好后,在浇筑混凝土时,被振捣棒撞振破裂。
②波纹管接头处套接不牢或有空洞。
③缓解钢筋时,电焊火花烧坏波纹管的管壁。
(3)防治措施:
①波纹管安装前应仔细检查有无破损孔洞,不能使用变形或有孔洞的波纹管。
②波纹管接头处应采用较宽的粘贴性能好的胶带进行接头封闭,防止漏浆堵塞孔道。
③在波纹管上方或附近进行电焊等其他作业时,应对波纹管进行遮盖保护,防止焊渣或利物击破波纹管。
8.梁钢绞线保护不到位(图3.26)
(1)现象:连续梁横向预应力钢绞线已明显锈蚀,防锈措施不到位。
图3.26 钢绞线已锈蚀严重
(2)原因分析:(www.xing528.com)
①钢绞线存放没有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②钢绞线安装后长时间进行张拉,且未进行包裹处理。
(3)防治措施:
①钢绞线应存放在室内,下垫上盖。
②在梁体混凝土达到张拉强度后,钢绞线安装完毕后未进行张拉的采用透明胶带对钢绞线进行缠绕包裹。
9.预应力筋张拉时出现异常情况
(1)现象:如锚垫板变形,梁的起拱不正常,千斤顶、油泵等声音异常,锚夹具滑出、千斤顶支架倾倒,等。
(2)原因分析:
①锚垫板承压面与孔道中心线不垂直,锚具孔与锚垫板未对正,由于张拉力过大造成锚垫板变形。
②千斤顶回油过猛,产生较大的冲击振动,造成滑丝。
③千斤顶或油泵出现故障,声音出现异常。
④预应力筋被拉断,出现异常声音和梁体起拱不正常。
⑤千斤顶支架不牢稳。
(3)防治措施:
①锚垫板承压面与孔道不垂直时,应当在锚圈下垫薄钢板调整垂直度,将锚圈孔对正垫板并点焊,防止张拉时移动。
②千斤顶给油、回油工序要缓慢平稳进行,要避免回油过猛。
③张拉操作要按规定进行,防止预应力筋受力超限发生拉断事故。
④油泵运转出现异常情况时,要立即停车检查。在有压情况下,不得随意拧动油泵或千斤顶各部位的按钮。
⑤在测量伸长及拧螺母时,要停止开动千斤顶。
⑥千斤顶支架必须与梁端垫板接触良好,位置正直对称,以防支架不稳或受力不均倾倒伤人。
⑦张拉或退楔时,千斤顶后面严禁站人,以防预应力筋拉断或锚具、楔块弹出伤人。
10.锚具、夹具不合格
(1)现象:在预应力张拉时会发生滑丝、断丝,锚固质量无法保障。
(2)原因分析:
①锚具钢本身存在裂纹、砂眼、夹杂等隐患或因热处理淬火、锻压等原因产生了裂缝源,在受到高应力的集中作用时裂缝发展为碎裂。
②现场未对进场锚具、夹具进行检验。
(3)防治措施:
①锚具、夹具须经过有资质的权威专业技术部门鉴定。进场前应由供方按规定进行检验,并提供质量证明书。
②锚具、夹具进场时应分批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伤痕、锈蚀,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③对锚夹具的强度、硬度、锚固能力等,应根据供货数量和使用情况确定是否复检。
11.预应力筋张拉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计算伸长值相差未在±6%以内
(1)现象:一般情况是平弯、竖弯的长钢筋束其伸长值比计算值偏小,短钢筋束的伸长值比计算值偏大。
(2)原因分析:
①实际使用预应力筋弹性模量和截面积与理论计算值不一致。
②由于预应力预留孔道的位置不准,张拉时预应力筋的摩阻力增大,当张拉到设计吨位时,预应力筋实际伸长值偏小。
③预应力施工工序不规范。如在浇筑混凝土前已将预应力筋穿好,若浇筑混凝土时,产生孔道堵塞,不能用通孔器检查,张拉时摩阻力会增大,造成伸长值偏小。
④千斤顶与压力表等预应力张拉机具未能按规定定期进行校核,也会造成张拉力与伸长值不一致。
(3)防治措施:
①预应力筋在使用前必须按实测的弹性模量和截面积修正计算。
②正确量得预应力筋的伸长值,按计算的伸长量误差修正伸长值。
③确保预应力预留孔道的定位准确。为此,应将波纹管的定位钢筋点焊在上下排的受力钢筋上,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波纹管上浮。根据需要可进行实测预应力张拉摩阻力试验,修正设计用的摩擦系数,以调整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
若产生的摩阻力偏大,预应力筋张拉后的伸长值和理论伸长值相差较大,此时可考虑使用备用孔道增加预应力筋。
④适当提高初应力。
12.预应力孔注浆不饱满(图3.27)
(1)现象:连续梁压浆存在质量缺陷。梁面竖向预应力管压浆不饱满,个别排气孔端部30cm内空隙未见浆液。
图3.27 竖向预应力管压浆不饱满
(2)原因分析:
①灌浆前孔道未用高压水冲洗,灰浆进入管道后,水分被大量吸附,导致灰浆难以流动。
②孔道中有局部堵塞或障碍物,灰浆被中途堵住。管道排气孔被堵塞,灌浆时空气无法彻底排出。
③灰浆在终端溢出后持荷继续加压时间不足。
④灰浆配制不当,如所用的水泥泌水率高、水灰比大、灰浆离析等。
(3)防治措施:
①孔道在灌浆前应以高压水冲洗,除去杂物,疏通和湿润整个管道。
②配制高质量的浆液。选用的水泥可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R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灰浆水灰比、泌水率等必须严格控制。灰浆应具有良好的流动度并不易离析,可掺入适量的减水剂和微膨胀剂,但不得使用对管道和预应力索有腐蚀作用的外掺剂,掺量和配方应试验确定。
③管道及排气口应通畅。压浆时应从低处往高处压,待高端孔眼冒溢浓浆后,堵住排气口持荷,继续加压,待泌水流光后再塞住孔口。
④对管道较长,或第一次压浆不够理想的,可进行第二次压浆。第二次压浆应在第一次压浆初凝后进行。
13.梁体拆模后露筋(图3.28)
(1)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图3.28 混凝土露筋
(2)原因分析:
①灌注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②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③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④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3)防治措施:
①每1m左右绑扎垫块或塑料卡,避免钢筋紧靠模板而露筋。
②钢筋制作应准确,安装也应准确,骨架安装有误时,应进行调整并加垫垫块。
③混凝土浇筑时,要注意各个部位都应振捣到位,不漏振。
④模板接缝应密贴,空隙处用纱头等材料填实。
⑤已产生露筋的地方,应进行修补;重要受力部位或大范围的露筋,经技术鉴定后确定补救办法。
14.在腹板和底板承托处出现空洞、蜂窝、麻面
(1)现象:箱梁浇筑混凝土拆模后,在底板与腹板连接处的承托部位,部分腹板离底板至底板承托处出现空洞、蜂窝、麻面。
(2)原因分析:
①箱梁腹板一般较高,厚度较薄,在底板与腹板连接部位钢筋较密,又布置有预应力筋使得腹板混凝土浇筑时不易振实,也有漏振情况,易造成蜂窝。
②若箱梁设置模隔板,一般会设预留人孔,浇筑混凝土时从预留人孔两边同时进料,易造成预留孔下部空气被封堵,形成空洞。
③浇筑混凝土时,若气温较高,混凝土坍落度小,模板湿水不够,局部钢筋太密,振捣困难;易使混凝土出现蜂窝、不密实。
④箱梁混凝土浇筑量较大,若供料不及时,易造成混凝土振捣困难,出现松散或冷缝。
⑤模板支撑不牢固,接缝不密贴,易发生漏浆、跑模,使混凝土产生蜂窝、麻面。
⑥施工人员操作不熟练,振捣范围分工不明确,未能严格做到对相邻部位交叉振捣,从而发生漏振情况,使混凝土出现松散、蜂窝。
(3)防治措施:
①箱梁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合理组织和分工,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划分振捣范围,了解清楚浇筑层次,相互重复振捣一定长度。
②对设置模隔板的箱梁,混凝土要轮流从模隔板洞口一边下料,并从洞口下另一边振出混凝土,避免使空气封堵在洞口下部,这样就不易在洞口下部形成空洞。
③合理组织混凝土供料,用输送车运输,以便当商品混凝土因运输或其他原因带来供料中断时予以临时供料。
④根据施工气温,合理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和混凝土水灰比,当气温高时,应做好模板湿润工作。
⑤当箱梁腹板较高时,模板上应预留人孔,使得振捣棒可达到各部位。
⑥对箱梁底板与腹板承托处及横隔板预留人孔处,应重点进行监护,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