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墩台存在预留钢筋不符合规范、搭接焊不同轴和烂根现象

墩台存在预留钢筋不符合规范、搭接焊不同轴和烂根现象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9墩身预留钢筋不符合规范原因分析:①钢筋下料未分类或配料错误。图3.10墩身钢筋搭接焊不同轴原因分析:①搭接焊钢筋接头未打折,出厂前未逐个检查。图3.16墩身“烂根”现象原因分析:①承台顶面平整度控制不严,安装模板时造成承台与模板底面间隙过大。

墩台存在预留钢筋不符合规范、搭接焊不同轴和烂根现象

1.墩身钢筋间距不均(图3.8)

(1)现象:墩身钢筋间距控制不均,实测最大间距为25cm,最小间距为13cm,墩身钢筋骨架局部保护层厚度达22cm。

图3.8 墩身钢筋间距不均

(2)原因分析:

①钢筋绑扎不牢或混凝土在浇筑中碰撞钢筋。

②钢筋结构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或钢筋骨架偏向一侧,未校正。

(3)防治措施:

①钢筋绑扎牢固,混凝土面以上绑扎2~3道水平筋固定主筋间距。

②做好墩身钢筋结构尺寸交底,结构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的返工处理。

2.钢筋接头在同一断面上(图3.9)

(1)现象:墩身内侧预留钢筋接头在同一截面上。

图3.9 墩身预留钢筋不符合规范

(2)原因分析:

①钢筋下料未分类或配料错误

②安装过程中接头未错开安装。

(3)防治措施:

①做好技术交底,下料时按钢筋分号下料,注意每组钢筋的合理搭配。

②墩身预埋钢筋主筋安装接头在同一截面上的超过50%。

3.墩身钢筋搭接不规范(图3.10)

(1)现象:墩身钢筋搭接焊,其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未预弯),且焊缝不饱满。

图3.10 墩身钢筋搭接焊不同轴

(2)原因分析:

①搭接焊钢筋接头未打折,出厂前未逐个检查。

②施工中对不同轴钢筋接头未进行调整,焊接随意,焊工不熟练。

(3)防治措施:

①搭接焊的钢筋接头应按规范打折,逐个检查。

②强化人员作业标准培训,提高其焊接技能。

4.墩身套筒连接不规范(图3.11)

(1)现象:外层钢筋用螺纹套筒连接的,连接套筒外的单边有效螺纹超过5扣。

图3.11 外层钢筋螺纹套筒连接不合格

(2)原因分析:

①钢筋端头不平整且与中心线不垂直。

②有效螺丝长度过长、加工好的丝头未进行逐个检查。

③加工好的丝扣未进行保护,被泥土污染、锈蚀、变形。

④上下钢筋接头未位于套筒中部,偏向一侧。

(3)防治措施:

①钢筋应采用砂轮切断机切割,端面应平整且与钢筋中心线垂直。

②应根据所加工钢筋的直径,调换与加工直径相适应的滚丝轮。在调换滚丝轮的同时,调换与滚丝轮螺距相适宜的垫圈,确保滚丝轮与加工直径相适应。对于加工好的丝头应采用通环规和止环规逐个检查,不合格的丝头应切去重新加工。

③检验合格的丝头应在其端头加塑料保护帽保护,防止装卸时损坏,并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④直螺纹套筒的连接,应用管钳或力矩扳手进行施工。经拧紧后的接头采用带显示器的力矩扳手进行检测并做出标记。钢筋接头应位于直螺纹套筒中间部位,不得偏向一端,丝扣允许外露1~2扣。

5.墩身支架不规范(图3.12)

(1)现象:脚手架外侧未设置剪刀撑,墩脚手架部分立杆基础悬空。

(2)原因分析:

①未按照要求在脚手架外侧设置剪刀撑。

②未进行脚手架场地规划。

③脚手架搭设后验收不到位,未及时提出并要求整改。

图3.12 脚手架未设置剪刀撑,立杆悬空

(3)防治措施:

①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及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施作剪刀撑。

②施工前做好场地规划。

③现场管理人员加强巡查力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6.墩身作业平台不规范(图3.13)

(1)现象:墩脚手架脚手板未满铺、端头虚搭,脚手架作业平台脚手板未满铺,大量短钢筋堆码在作业平台上,易掉落伤人。

图3.13 脚手架平台未满铺,堆积大量杂物

(2)原因分析:

①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作业人员培训不到位。

②管理人员监管不到位,未及时发现并提出整改。

(3)防治措施:

①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

②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日常检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7.墩身模板加固不到位(图3.14)

(1)现象:墩身施工模板拉杆采用钢筋端头点焊固定代替,未按规定使用拉杆,模板安装部分连接螺栓数量不足,拉结螺栓(拉杆)螺帽只有一个,未设置铆栓销钉。

图3.14 模板拉杆设置不规范

(2)原因分析:

①模板加固技术交底培训不到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②模板配套拉杆、螺帽等不到位。

③现场管理人员检查、验收不到位。(www.xing528.com)

(3)防治措施:

①强化技术交底的培训落实,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警示教育。

②现场配齐拉杆、螺帽等部件,严格按照模板出厂检算书安装。

③对墩台身模板安装强化检查、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8.墩身混凝土凿毛不规范(图3.15)

(1)现象:墩身施工缝凿毛混凝土强度不够。

图3.15 墩身施工缝凿毛混凝土强度不够

(2)原因分析:

①技术交底不清楚,作业人员培训不到位。

②混凝土强度检测不及时,监管不到位。

(3)防治措施:

①技术交底清楚,责任落实到人。

②及时对强度进行检测,待强度合格后进行凿毛处理。

9.墩身混凝土不密实(图3.16)

(1)现象:墩身模板找平砂浆侵入墩身混凝土,存在“烂根”现象;墩台身表面有蜂窝、孔洞。墩身与承台相交处墩身周围呈深10cm、高7cm的空洞。

图3.16 墩身“烂根”现象

(2)原因分析:

①承台顶面平整度控制不严,安装模板时造成承台与模板底面间隙过大。

②模板拼缝不严密,接缝处止浆效果较差,未对模板较大接缝处采取有效的止浆措施。

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作业人员振捣不到位。

(3)防治措施:

①模板表面应整洁、光滑,不得有硬的泥浆等杂物,模板拼缝要严密。

②严格控制水灰比、水胶比,搅拌混凝土时投料要准确,搅拌要均匀。

③混凝土振捣应精心操作,振捣要密实,不漏振。

④制订墩身烂根专项整治方案,并重新进行技术交底。

10.墩身表面不合格(图3.17)

(1)现象:墩身表面存在砂面,混凝土表面有裂纹。

(2)原因分析:

①模板表面粗糙或黏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破坏。

②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养护不到位。

③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黏结造成麻面。

图3.17 墩身表面砂面、裂纹

④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混凝土坍落度太大或和易性太差,有泌水现象,振捣不密实。

⑤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3)防治措施:

①调整骨料的级配,使之趋于合理,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②混凝土搅拌时投料要准确,搅拌要均匀。

③模板表面应干净、光滑。

④混凝土浇筑后,拆模的时间不宜过早,应达到设计和规范规定的拆模强度后再拆模。

⑤拆模后养护要及时,必要时应采取薄膜覆盖养护。

11.墩身偏压(图3.18)

(1)现象:隧道弃渣对墩身形成偏压。

图3.18 墩身偏压

(2)原因分析:

①桥墩紧临隧道洞口,隧道边仰坡土石直接弃桥墩旁。

②现场交底不清楚,检查不到位。

(3)防治措施:

①做好土石调配规划,严禁弃渣对桥墩产生偏压。

②弃渣交底清楚,及时将弃渣移除卸压。

12.垫石厚度控制不到位(图3.19)

(1)墩身顶面高程存在误差导致垫石厚度与设计不符。

图3.19 垫石厚度误差

(2)原因分析:

①高程控制点保护不到位,存在测量误差

②墩身浇筑现场混凝土面未标识,混凝土面控制不到位。

(3)防治措施:

①严格落实测量复核制度,对控制点定期进行复核,提高测量精度。

②现场做好墩顶混凝土面的标记,控制好标高,对于垫石高程不足的严禁采用贴补法,应返工处理。

13.墩身位于山坳处,存在安全隐患(图3.20)

(1)现象:墩身左侧边坡顶设计无排水措施,雨水直接冲刷坡面,影响铁路运营安全。

图3.20 排水措施不足

(2)原因分析:

①桥墩边坡防护措施设计不到位。

②桥墩施工对破坏边坡,未及时恢复,防护不及时,截排水沟修筑不及时。

(3)防治措施:

①对位于山坳处的桥墩边坡防护进行变更设计。

②对桥墩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和修建永久排水沟,施工时做好截排水措施,修建临时排水沟,做好积水的引排,防止其冲刷边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