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路基防护问题及解决技术

路基防护问题及解决技术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13框架梁体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防治措施:①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作业标准培训。图2.16路堑重力式挡土墙地基底面开挖不到位原因分析:①技术交底不清楚或现场执行不到位。

路基防护问题及解决技术

1.路堑防护不及时(图2.10)

(1)现象:路堑高边坡未按设计要求分级开挖、分级防护,未按设计工序、要求施工坡脚预加固桩(连续开挖)。

图2.10 路堑高边坡未按设计要求分级开挖、分级防护

(2)原因分析:

①施工组织或劳务分包管理不到位,未落实边坡逐级开挖、逐级防护要求。

②施工工期紧,现场采用了连续开挖。

(3)防治措施:

①现场统筹计划施工交叉作业,做好劳务作业分包管理。

②对已经开挖的边坡做好位移监测,加快防护工程施工进度。

2.锚杆框架梁基槽开挖尺寸不规范(图2.11)

(1)现象:锚杆框架梁设计宽度为40cm,现场基槽开挖宽度过大,实测一处达90cm。锚杆框架梁骨架护坡的钢筋无保护层,框架梁浮在坡面上,嵌入岩面深度不满足设计要求。

图2.11 锚杆框架梁施工不规范

(2)原因分析:

地质为细砾土、卵石土、强风化岩层等,采用机械开槽,开挖宽度过大或现场未挂线开挖,最后人工修槽为保证线形导致部分开槽过大。

②现场开槽深度不足或基底清理不彻底,钢筋直接搁置基岩上。

③现场检查、验收把关不严。

(3)防治措施:

①坡面修整完毕后,挂线开槽,开槽尺寸及验收标准交底清楚。

②边坡开槽一段施工一段,土质边坡做好截排水措施。

③强化现场的检查、跟班作业,做好过程控制

3.框架梁锚杆安装不规范(图2.12)

(1)现象:锚杆注浆不饱满,部分锚杆不在钢筋骨架节点上,个别甚至在钢筋骨架外,不符合设计要求。

图2.12 锚杆注浆不饱满,骨架节点不居中

(2)原因分析:

①补浆不到位,孔口位置补浆不足、补浆次数不足。

②锚杆施工放样错误,锚杆间距不满足设计要求。

③现场检查、验收不到位。

(3)防治措施:

①锚杆注浆液按照配合比调制,注浆次数和饱满度符合设计要求。

②严格按照锚杆及框架梁的平面布置图测量放样,强化测量复核。

③加强现场的检查、跟班作业,做好过程控制。

4.锚杆框架梁混凝土质量差(图2.13)

(1)现象:堵模板的木屑和石块局部侵入框架梁体,框架梁混凝土捣固不密实。

(2)原因分析:

①技术交底不清楚或作业标准培训不到位。

②模板使用周期较长、周转次数较多,模板强度和刚度不足。

③框架梁位于斜坡上,坡度较大,振捣过程中混凝土浆液流失或未进行振捣,混凝土表面有蜂窝麻面、外观质量差。

④现场质量把关不严,检查、验收不到位。

图2.13 框架梁体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

(3)防治措施:

①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作业标准培训。

②对强度、刚度不足,变形、破损的模板及方木进行更换。

③采用振捣棒与人工敲击模板相结合的方式振捣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密实。

④加强现场的检查、跟班作业,做好过程控制。对于框架梁含有片石、大面积集料,结构尺寸不足的进行凿除返工处理。

5.电缆槽泄水孔设置不规范(图2.14)

(1)现象:电缆槽泄水孔设置位置部分高出槽底,不利排水;路堑挡墙个别泄水孔堵塞,未及时清理。

图2.14 泄水孔设置不符合设计要求

(2)原因分析:

①施工中技术管理人员验收不严谨,导致泄水孔高出槽底。

②设置泄水孔时进水口土工布包裹不严实导致堵塞。

(3)防治措施:

①技术管理人员加强施工过程验收,严格要求作业人员按照图纸施工泄水孔。

②及时组织人员对泄水孔进行疏通,后期对泄水孔加强验收。

6.路基水沟沉降缝设置不规范(图2.15)

(1)现象:水沟墙个别沉降缝未对齐,未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局部出现裂纹。

图2.15 水沟墙个别沉降缝未对齐,未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www.xing528.com)

(2)原因分析:

①现场工人未按照技术交底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检查不严谨。

②现场工人未按照技术交底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未严格管控施工。

(3)防治措施:

①技术人员及时安排工人对边沟底板与沟墙混凝土施工缝处进行凿毛处理。

②技术人员组织工人按照设计要求每10~20m切割一道沉降缝,并填充沥青麻筋。

7.挡墙基础开挖与设计不符(图2.16)

(1)现象:路堑重力式挡土墙地基底面开挖不到位,底面未形成反倾角。

图2.16 路堑重力式挡土墙地基底面开挖不到位

(2)原因分析:

①技术交底不清楚或现场执行不到位。

②现场采用机械开挖后未采取人工整修反坡。

③现场管理人员履职不到位,未对挡土墙基坑斜面基底坡率进行检查、验收。

(3)防治措施:

①技术交底清楚、责任到人。

②挡墙开挖至距离基底30cm处,采用人工修整基底,保证基底横坡。

③加强对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指导、检查及成型后的验收工作。

8.挡墙泄水孔布置不规范(图2.17)

(1)现象:挡墙泄水孔孔径数量不足、位置不对,未按照梅花形布置。

图2.17 挡墙泄水孔孔径数量、设置不符合设计

(2)原因分析:

①技术交底不清楚,未显示泄水孔平面布置图,或作业人员未严格落实技术交底要求,随意安装。

②现场验收、把关不严,管理失职。

(3)防治措施:

①技术交底清楚,有泄水孔平面布置图,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②强化现场的验收,在挡墙关模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全面检查泄水孔设置情况,观察尺量尺寸、间距。

9.挡土墙反滤层施工不规范(图2.18)

(1)现象:挡土墙背部反滤层采用不渗水的塑胶袋装碎石作为反滤层,且挡墙混凝土已侵入反滤层,达不到滤水层作用,不符合设计要求。

图2.18 反滤层不符合要求

(2)原因分析:

①技术交底中对反滤层的设置不清楚。

②挡墙施工支单面模板,和反滤层同时施工。

(3)防治措施:

①采用透水编织袋装碎石铺设至挡墙背面,并用土工布包裹编织袋,起到与混凝土隔离的效果。

②挡墙施工安装双面模板,浇筑完混凝土后再施工反滤层。

10.路基防护栅栏基础不符合要求(图2.19)

(1)现象:防护栅栏基础尺寸与设计不符,下部用弃渣(片石)回填,未按要求用混凝土灌注。

图2.19 防护栅栏基础尺寸与设计不符,下部用弃渣(片石)回填

(2)原因分析:

①技术交底不清楚,作业标准培训落实不到位。

②现场偷工减料,防护栅栏基础均位于路基坡脚或路堑坡顶,施工难度较大,为加快施工进度,擅自减小基坑尺寸或回填片石。

③现场检查、验收基础未做到逐个验收。

(3)防治措施

①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熟练掌握作业标准。

②强化现场的检查验收,做好过程控制。

③现场加大破检频次,对于基坑尺寸不足、回填片石的进行返工处理。

11.路基电缆槽安装不规范(图2.20)

(1)现象:电缆槽施工后与路基侧未按要求用混凝土回填,现场采用原填料回填,电缆槽安装未铺设水泥砂浆找平层,不符合设计要求。

(2)原因分析:

①技术交底不清楚,作业标准培训不到位。

②现场检查、验收不到位。

图2.20 电缆槽施工后与路基侧未按要求用混凝土回填

(3)防治措施:

①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练掌握作业标准。

②强化现场的检查、跟班作业,做好过程控制。

③对施工电缆槽与路基侧缝隙进行清理,采用混凝土进行填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