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史上,十字军东征和蒙古帝国西征是两大极其重要的事件。十字军东征使得欧洲大陆走上了一条世界主义的道路,使欧洲人认识到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对当时可能是全球最强大、最具活力的穆斯林文明来说,东征及其造成的破坏打击了伊斯兰世界,动摇了穆斯林的信心;而对欧洲来说,十字军东征则是一个起点,它推动着欧洲从一个黑暗的孤立时代走向开放的现代世界。十字军东征,间接地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欧洲人入侵东方后,发现在欧洲已经消失了却仍在东方存在的古希腊文化的残存,欧洲人将他们带回后,最终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出现。
与十字军东征差不多同时,位于世界的另一端亚洲东部腹地的蒙古帝国进行了三次西征,铁蹄遍及亚欧。13世纪席卷世界的这次风暴,重新编织了亚洲以及欧洲的政治界线,把众多的民族从祖传的领地驱赶出来,散布在欧亚大陆。这次征服,在改变了众多民族的文化个性的同时,从根本上重组了儒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佛教这四大宗教的影响力。蒙古帝国为中国文化注入了尚带有原始意味的新力量,这种力量又挟汉文化的先进和丰富,向西方世界作交锋和交换,造成了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及其他各种文化直接会面的地理和交通条件。换言之,文艺复兴是欧洲经由蒙古帝国而大量汲取东方文化的一个过程。
十字军东征和蒙古帝国西征交互作用的结果便促成了欧洲文艺复兴,在东方文明创新活力衰减的同时,欧洲再次登上人类艺术的巅峰,而位于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成了一座新的里程碑。
提起文明古国意大利,人们立刻会联想到历史上显赫一时的古罗马帝国,意大利各地皆可见到罗马时期的宏伟建筑。公元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具有民主自由思想的一些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文化遗存,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公元14—15世纪,意大利文艺空前繁荣,成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但丁、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伽利略等文化与科学巨匠为此作出了无可比拟的巨大贡献。在文化传承方面,如果说古罗马艺术继承了古希腊的传统,意大利则得天独厚,具备了继承古希腊罗马艺术优良传统的先天优势,从而当仁不让地成了人类近代文明思想的摇篮。欧洲重登世界艺术巅峰从意大利起步并非偶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地中海文明的再度崛起。
绘画是意大利艺术最具有闪光点的重要方面,更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重心所在和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乔托·迪·邦多纳(Giotto di Bondone,1267—1337)被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创者——“欧洲绘画之父”。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象征人类智慧的意大利画家、科学家,他给后人留下了众多传世名画,以及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象征人类智慧的意大利画家、科学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拉斐尔·桑蒂(Raphael,1483—1520)也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也是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与绘画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这方面意大利艺术家同样走在前列,其中最突出的是米开朗基罗·迪·洛多维科·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1475—1564),他生于佛罗伦斯加柏里斯镇,一身兼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等多重身份。
文艺复兴建筑,特别在意大利,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这是世界建筑史上一个大发展和大提高的时期。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无论宗教建筑还是世俗建筑皆扬弃了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而重新采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此时期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意识到,哥特式建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是非基督教的。他们认为这种古典建筑,特别是古典柱式构图体观着和谐与理性,并同人体美有相通之处,这些正符合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观念。一般认为,公元15世纪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1377—1446)设计的佛罗伦萨大教堂建成,标志着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
意大利还是文艺复兴之后的巴洛克艺术的发祥地,第一座巴洛克建筑——罗马耶稣会堂(1568)。巴洛克艺术产生于公元16世纪下半期,盛行于公元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克风格抛弃了单纯、和谐、稳重的古典风范,追求一种繁复夸饰、富丽堂皇、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境界。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其风格首先表现在建筑与雕刻方面,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的乔万尼·罗伦佐·贝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1598—1680),巴洛克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圣彼得大教堂雕刻及其椭圆形大广场廊柱便是他主持设计并完成的。巴洛克艺术在音乐方面也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巴洛克音乐风格有这样一些特点,它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在声乐方面,巴洛克音乐带有很浓的宗教色彩。器乐方面,弦乐更能体现出巴洛克的特色。相比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作品力求获得和谐统一、舒缓流畅的效果以及整体四平八稳的风格,巴洛克音乐冲破了这种传统,变得更加热烈而张扬。虽然这种风格在历史上也曾被指责为“过于夸饰而不够规范”,但巴洛克音乐带动整个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事实,没人能将之否定。音乐在巴洛克时期的大发展得益于这个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其中最早的著名作曲家是意大利人蒙特威尔蒂(Claudio Monteverdi,1567—1642),他出生于1567年,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向巴洛克时期过渡中显赫的人物”“歌剧改革之父”以及“17世纪最出色的作曲家”。巴洛克艺术向绘画领域拓展的同时,使自己的影响超出了意大利之外,典型代表是比利时的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荷兰的伦勃朗(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西班牙的委拉斯凯兹(Diego Rodriguez de Silvay Velazquez,1599—1660)、英国的凡·代克(Anthony van Dyck,1599—1641)等。他们的画作人体动势生动大胆,色彩明快,强调光影变化,比文艺复兴时代画家还要更强调人文意识。鲁本斯的宗教画人体姿势动作激烈,色彩鲜明;伦勃朗的画作如同在舞台上,人物面部处于高光部位,与周围的阴影有强烈的对比;委拉斯凯兹的《宫女》,背景中在窗外射入光线下工作的织女,曾经对后期浪漫主义画派画家产生很大的启示。
在意大利独占文艺复兴鳌头和巴洛克艺术在欧洲盛行的同时,欧洲古典音乐和戏剧也先后攀上了世界级的高峰,不过这方面的荣耀却历史性地落在了英国和德国的头上。
戏剧方面,首先应当关注的是与古希腊戏剧相媲美的又一座丰碑——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英国戏剧。公元1576年,英国出现了最早的大众剧场,即演员J.伯比奇(1531—1597)在伦敦近郊建立的“大剧场”,它是按照客栈庭院格式建成的露天剧场,没有灯光照明,只能在白天演出。十二年后的1588年,英国击溃了西班牙“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戏剧也出现了高度繁荣的局面。J.黎里(1553—1606)、R.格林(1558—1592)、G.皮尔(1557/1558—1596)、C.马洛(1564—1593)、T.基德(1558—1594)等号称为“大学才子”的职业剧作家陆续崭露头角,他们主要为大众剧场写作,大大提高了英国戏剧的质量。通过他们的活动,悲剧、喜剧和历史剧都逐渐成熟。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社会矛盾虽然日益尖锐,但戏剧仍持续发展,直至1616年莎士比亚逝世。这前后30年间,是文艺复兴戏剧的盛期。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被公认为是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戏剧和文学的集大成者。代表作有悲剧《麦克白》《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历史剧有《约翰王》《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等。时人本·琼生在为《莎士比亚戏剧集》(赫明、康德耳编)的题词中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被公认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
音乐方面,作为古典音乐先声的巴洛克音乐滥觞于意大利,却在德国达到了巅峰。一般认为德国人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1685—1750)是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而欧洲古典音乐亦即狭义的古典主义音乐,主要代表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亦称“维也纳古典乐派”,创作技法上继承欧洲传统的复调与主调音乐的成就,并确立了近代奏鸣曲曲式的结构以及交响曲、协奏曲、各类室内乐的体裁和形式,对西方音乐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有奥地利作曲家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人称“交响曲之父”。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9首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贝多芬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与古典主义音乐相对应的还有浪漫主义音乐,其代表作曲家有奥地利的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1828)和德国的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前者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后者则被认为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辈,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人。
在意大利以及英德等国在欧洲艺坛大放光彩的时候,有着艺术天赋的法国人也不甘落后,他们先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高扬着洛可可艺术、古典主义艺术、浪漫主义艺术、印象主义艺术的旗帜。(www.xing528.com)
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是法国18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是继巴洛克艺术风格之后,发源于法国并很快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样式。起初是指用贝壳、石块等建造的岩状砌石,源于中国的假山,玲珑剔透,具有华丽雕琢的艺术趣味,后指具有贝壳纹样曲线的主题,成为以室内装饰为主体的样式名称。洛可可特点是室内装饰和家具造型上凸起的贝壳纹样曲线和莨苕呈锯齿状的叶子纹样,C形、S形和涡旋状曲线纹饰蜿蜒反复,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巴洛克那洋溢的生气、庄重的量感和男性的尊大感,都被洗练的举止和风流的游戏般的情调以及艳丽而纤弱柔和的女性风格所取代。如果说17世纪的巴洛克风服饰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奇特装束,18世纪的洛可可风服饰则是以女性为中心的优雅样式。路易十四常在凡尔赛宫开各种舞会,藉著繁琐的礼仪与无意义的职务折腾贵族们,再以富丽堂皇的宫廷装饰营造悠闲的环境,有利搞风流韵事,以便消耗贵族们的精力,使他们无暇去策划造反。因此艺术家授命编造一种理想生活的极乐世界情景,其唯一的目的是塑造出一个悠闲的、实际上是懒惰的社会快乐。洛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特别是在庭园设计、室内设计、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如《中国人物小陶瓷》,麦尔,德国,1768)。洛可可风格在绘画中得到了更为完美的表现,因为它不需要理性的协助就能直接使眼睛感到满意和愉悦。由于有了洛可可潇洒风雅的绘画,早在“为艺术而艺术”这一概念形成很久之前,我们就见到了一种需要由其自身而不是由其内容来评价的艺术。这种轻松愉快在华托(Jean Antoine Watteau,1684—1721)的新画种中表现得最为完美,因而使他获得了学院特意为他创造的“风流庆典大师”的头衔,他的作品主要有《发舟西苔岛》。
由于当时法国艺术取得欧洲的中心地位,所以洛可可艺术的影响也遍及欧洲各国。洛可可艺术的繁琐风格和中国清代艺术相类似,是中西封建历史即将结束的共同征兆。
古典主义(Le Classicisme)是17世纪流行在西欧的一种文艺思潮,因其在理论和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学和艺术为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几乎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告结束,它对近代欧洲各国文学艺术,尤其是戏剧、音乐和舞蹈的发展影响很大。音乐中的德国古典主义已见上述,而古典主义戏剧和舞蹈中心主要是在法国。高乃依(Pierre Corneille,1606—1684)是法国首屈一指的古典主义剧作家,他的5幕韵文剧《熙德》在公元1636年公演,轰动巴黎,为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另一位古典主义戏剧家是莫里哀(Moliere,1622—1673),本名为让·巴蒂斯特·波克兰(Jean Baptiste Poquelin),莫里哀是他的艺名,他身兼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同时还是法国芭蕾舞喜剧的创始人。古典主义促成了戏剧和舞蹈艺术的结合,其中最重要成就便是芭蕾舞剧的诞生,莫里哀在其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芭蕾”最初是一种群众自娱或广场表演的舞蹈,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严格的规范和结构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女演员要穿上特制的足尖鞋立起脚尖起舞。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芭蕾在17世纪法国宫廷形成。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七个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舞剧,顾名思义是舞蹈和戏剧的结合。演员在台上不说也不唱,完全依靠形体的表现力来完成所有的戏剧要求。芭蕾舞剧的舞台表演是由哑剧和舞蹈两大部分构成的。舞蹈部分又可分为直接推动情节进展的和情绪单一、表演性强的两种舞蹈。其中,法国浪漫主义诗人、剧作家泰奥菲勒·戈蒂埃(Pierre Jules Theophile Gautier,1811—1872)创作的《吉赛尔》(Giselle)是浪漫主义芭蕾舞剧的代表作,得到了“芭蕾之冠”的赞美。这部舞剧第一次使芭蕾的女主角同时面临表演技能和舞蹈技巧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舞剧是既富传奇性,又具世俗性的爱情悲剧,从中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的两个侧面,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古典主义在绘画领域同样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18世纪50年代至19世纪初风靡西欧。它力求恢复古典美术(主要指希腊美术和罗马美术)的传统,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偏重理性,注意形式的完美,重视线条的清晰和严整。与衰落的巴洛克、洛可可相对,它代表着一股借复古以开今的潮流,并标志着一种新的美学观念。所谓新古典主义也就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同时,因为这场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紧密相关,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革命的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在法国著名画家达维德(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和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的领导下达到顶峰,达维德的代表作有《马拉之死》,安格尔的代表作有《泉》等。
浪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意指“传奇”或“小说”)一词,“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浪漫主义(Romanticism)作为一种文艺思潮,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盛行于欧洲并表现于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部门。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王权,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强调感情因素,表现激烈,个性色彩鲜明,明暗强烈笔法奔放,同时善于运用色彩和表现幻想,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在绘画领域,浪漫主义是19世纪初叶兴起于法国画坛的一个艺术流派。这一画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中世纪传说和文学名著(如莎士比亚、但丁、歌德、拜伦的作品)等,有一定的进步性。代表作品有籍里柯(Theodore Gericault,1791—1824)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1798—1863)的《自由领导人民》,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作品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癖好,这与受形式支配的古典主义格格不入。有人形容古典主义音乐像线条一样鲜明,而浪漫主义音乐则偏重于色彩和感情,并含有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但这只是原则上的区别,要想在不同的创作风格之间,按照那些讲究条理的音乐史家的愿望划一道泾渭分明的界线,从来不是那么容易的。古典主义音乐大师贝多芬的晚期作品已被认为开了浪漫主义的先河,除了前面提到过的舒伯特和韦伯外,浪漫主义运动内部还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流派,一个是以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为代表的激进派,另一个是以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布鲁克纳为代表的保守派。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在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是反对陈旧的古典主义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的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物象,并根据画家自己眼睛的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早期印象派分为两派,以莫奈为代表的注重色彩,以德加为首的注重形体造型。后期印象派认为绘画不应拘泥于客观自然主义的描写,强调主观理性和自我情感、个性的表现。在他们之前还应提到爱德华·马奈(Manet Edouard,1832—1883),法国画家,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虽未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但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却深深影响了莫奈、塞尚、梵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到现代主义的道路上。印象派绘画主要代表作有《日出印象》《草地上的午餐》等。印象主义在19世纪后期的音乐中也有独到的表现,它们所采用的技巧和达到的效果同印象主义绘画相似。印象主义音乐并不通过音乐来直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图画,而是更多地描写那些图画给我们的感觉或印象,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其代表人物是法国音乐家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其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管弦乐《牧神午后》《春天》《大海》《意象集》,还有他的钢琴曲都是印象主义音乐中的扛鼎之作。除此之外,法国作曲家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杜卡(Paul Dukas,1865—1935)和意大利作曲家雷斯庇基(Ottorino Respighi,1879—1936)也是印象派音乐的标志性人物。
在西欧主要民族相继登上艺术巅峰的同时,位居东欧的俄罗斯创造了自己别具一格的艺术。
19世纪前期是俄罗斯民族艺术的奠定时期。18世纪中期成立的皇家美术学院,在半个多世纪中逐步培养了一批本民族的艺术家,他们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具有特殊魅力的文艺开始在世界崭露头角。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俄罗斯艺术即出现了从批判现实主义到含有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因素的新流派,其中批判现实主义最为辉煌。艺术家们在关注现实和与西欧广泛的交流中,以其题材、体裁、风格和手法的多样性与独创性,在世界艺坛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与当时的法国文艺并驾齐驱,各领一方风骚,各自推出了世界级的大师,组成了文艺史上璀璨夺目的一串明珠。俄国这一阶段的文艺创作,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研究的重点之一。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ИльЯ ЕфИМОВИЧ РеПИН,1844—1930,英文名Ilya Yafimovich Repin)是19世纪后期伟大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在充分观察和深刻理解生活的基础上,以其丰富、鲜明的艺术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肖像画,他的画作如此之多、展示当时俄罗斯社会生活如此广阔和全面,是任何一个画家都无法与之比拟的,代表作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
俄罗斯音乐在18世纪前主要为宗教音乐,俄罗斯的非宗教音乐18世纪起开始流行,18世纪末在俄国启蒙思潮的影响下,俄国作曲家学派形成。19世纪初的俄国音乐进入了辉煌时期,显示出强烈的浪漫主义倾向,涌现出一大批堪称世界一流的伟大音乐家,柴可夫斯基为其最杰出的代表。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1893),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代表作有《悲怆交响曲》《天鹅湖》等,其风格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芭蕾走向衰落,复兴芭蕾的历史使命落在俄国的肩上,出现了《睡美人》《天鹅湖》《胡桃夹子》等经典名作。从40年代起,外国舞蹈家们频繁访俄,逐渐形成了新的学派——俄罗斯舞派。俄舞剧崇尚现实主义传统,很多早期的作品至今仍成为俄国芭蕾保留剧目的核心,比如珀蒂帕的《堂吉诃德》《舞姬》。珀蒂帕将舞蹈交响化在其作品中吸纳并发展;柴可夫斯基则是将交响音乐带入舞剧的创始者,柴科夫斯基逝世后由伊万诺夫重新排演的《天鹅湖》至今仍被奉为交响舞蹈的范例。20世纪初,俄国芭蕾已在世界芭蕾舞坛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自己的保留剧目、表演风格和教学体系,也涌现出一批充满革新思想的编导和表演人才。戈尔斯基和福金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反对程式化舞台表演,提倡从音乐出发编排舞蹈。在1913年成立的永久性剧团——“佳吉列夫俄罗斯芭蕾舞团”巡演欧美各地,影响巨大,把由俄国保存的古典传统剧目送回欧洲,促成欧洲芭蕾的复兴。
作为欧洲古典艺术的延伸,美国的蓝调音乐和爵士乐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后起之秀。
蓝调(Blues)音乐的产生是为了抒发演唱者个人的忧郁情感,这种以歌曲直接陈述内心想法的表现方式,与当时白人社会的音乐截然不同。蓝调音乐最重要的作曲家即是汉迪(W.C.Handy),这位1873年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的“蓝调之父”,创作了许多知名的蓝调音乐,例如St.Louis Blues、Yellow Dog Blues、Aunt Hagar's Blues、The Memphis Blues、Beale Street Blues。爵士乐(Jazz),一种起源于非洲的音乐形式,由民歌发展而来。战后蓝调对爵士乐的影响巨大,以致有许多人认为爵士乐是从蓝调演变来的。爵士乐以多种形式呈现出繁荣景象,其乐曲风格极其耀眼,节奏一般以鲜明、强烈为主。相较于其他音乐,爵士乐独特之处在于:1)即兴演奏或者演唱;2)运用蓝调(Blues)音阶;3)爵士乐节奏的极其复杂性;4)独有的爵士和弦;5)独特的音色运用。从爵士乐诞生之初,它就吸引了众多的专业作曲家。1920年,美国指挥家保罗·怀特曼组织了一支著名的乐队,将改编的爵士乐作品带进了音乐厅。这种新潮流引起了许多“严肃”的爵士乐爱好者的激烈反对,然而,正是从这以后,爵士乐在美国和欧洲家喻户晓,受到广泛的欢迎。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在这时诞生,为这部作品配器的人就是怀特曼乐队的作曲家格罗菲。按照手稿上的记录,写这部作品只用了三个星期,演出后几乎是立即引起轰动。欧洲作曲家也有许多以爵士乐为基础或是受爵士乐影响的作品。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这种名叫爵士乐的、具有显著美国特色的音乐从默默无闻、起源于民间的音乐发展成为美国本土产生的最有份量的艺术种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