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27年,马其顿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先后进入北非、西亚,势力直达印度河流域,东方大半成为横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之一部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历史性事件,从政治军事角度看,这自然是来自欧洲的霸权对东方的征服,但在文化上却表现为征服与反征服的双向交流,加上此前波斯帝国对古希腊的入侵,这些战争行动所造成的影响是异常深远的。最直接的后果便是,随着欧洲进入中世纪的漫漫长夜,艺术史的发展中心转移到了亚洲,以印度、中国、阿拉伯及伊斯兰诸文明为代表,东方艺术出现了井喷式的大发展,谱写了一曲人类艺术的新乐章。
东方艺术最突出的代表首先应指古代印度艺术(公元前2500年—前187年)。古印度因流经境内的印度河而得名,为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西至南欧、北非、西亚,东及东亚、东南亚,辐射与吸收并存,其宗教、哲学、文学等对东方乃至世界均产生深远的影响,古印度艺术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着世人。
和西亚、北非及欧洲古文明一样,印度河流域文化流传至今并值得关注的首先也是建筑,而且主要是称作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的两座古城镇,它们连同此后在该地域陆续发现的其他古老城市遗址并称为哈拉帕文化,距今已4000余年,城市规划和设计艺术至今仍使人感到震撼。其次,作为古印度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雕塑在时代上也可追溯到哈拉帕时期,当时已出现了非常写实的人体圆雕。当然,还有镌刻文字符号和浮雕图形的印章。其中牛和人的构图栩栩如生。值得注意的是,此类印章在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埃什努等地也出土过[6],由此可以使人们对印度河流域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之间关系产生丰富的联想。
然而,印度河流域文明在公元前18世纪中叶的某个时候一下子消失了,几乎没留下任何延续的痕迹。取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是恒河流域文明,以婆罗门教、佛教为代表的宗教艺术成了这以后印度艺术的主体。
宗教艺术始终在古印度艺术中占有足够的分量,其代表性的类型仍然是建筑。著名的有鹿野苑遗址、阿育王塔狮子柱首等,最富艺术史意义的当为马尔瓦(Malva)波帕尔(Bhopal)附近的桑奇大塔,这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早期佛塔,造型是巨大的半圆形球形结构,它中央的小室用来盛放佛陀的遗物。值得重视的是装饰在桑奇大塔的托架上的药叉女圆雕像,不再是兀立在塔门横梁的一角上,而是像藤蔓一样斜挂在塔门横梁与立柱之间,成一托架,故称托架像,主题为树神药叉女。这种用于建筑部分的女雕像,使人想起古希腊雅典卫城上厄勒克西奥神庙上的女像柱。但印度这一尊不是直立式,而是以动态自如的舞蹈姿势来充作托架。雕塑的人体结构很出色,符合解剖规律,又突出了女性的丰满部分。尤其腹部雕凿得最好,整个胴体的比例与骨胳结构十分正确,雕凿技艺也十分精到。显示着古希腊文明影响的痕迹,更显示出印度艺术家对外来艺术和表现手法的吸收和创新。
印度古典艺术中最值得注意的还有梵剧,其在世界上与古希腊戏剧、中国戏曲并称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梵剧的历史源头,最早可追溯到印度最为古老的吠陀梵语时期,大约公元前8世纪,但没有剧本流传下来。梵剧的产生、发展和兴盛,主要是在公元前5世纪开始的古典梵语时期,公元前后产生的婆罗多牟尼(Bharatamuli)《舞论》对戏剧艺术作了全面的论述,但现存剧本均出自公元后。对梵剧的艺术形式,人们了解还不太多。从《马鸣戏剧残卷》看,当时角色的出现方式至少有三种:一是为角色拟定了名字的;二是仅标明角色身份的,如“妓女”“主角”等,并出现有鲜明特点的丑角;三是以抽象概念为角色命名,如“智慧”“名誉”等。在剧本样式上,开场有引子,结尾有尾诗,引子一般与剧情无直接关联,尾诗有的由剧中人唱出或念出,有的是外加的。现存梵剧最早的是1—2世纪佛教诗人和戏剧家马鸣的3部残卷,它们证实当时古典梵语戏剧已处在成熟阶段。首陀罗迦(Sudraka,约公元3世纪)的《小泥车》是在跋娑《善施》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展示了印度古代中下层社会生活画面,充满民主性精华。在古典梵剧的鼎盛期,迦梨陀娑(Kālidāsa,约生活于公元4~5世纪)创作的七幕剧《沙恭达罗》堪称经典,作品语言优美,风格爽朗,富有浪漫主义气息,在世界戏剧史上亦有较大影响。
自11世纪以后,印度戏剧已很少有优美的作品流传,因自8世纪开始有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和近代的葡萄牙人、英吉利人的侵入,使梵剧艺术毁灭殆尽,只有克拉拉邦的梵剧——鸠提耶耽和地方文化结合后得以保留,称得上是梵文古典主义与地方传统紧密结合的唯一例证。2001年,和中国的昆曲一道,鸠提耶耽梵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其实不仅梵剧,整个古代印度艺术的命运大体亦如此。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被推翻后,印度政治上就未能再统一,艺术的整体创新进程事实上也已中断。然而不容忽视,马其顿亚历山大东征,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兴起,欧洲殖民入侵,都在给古老的印度艺术以巨大摧残的同时促进了艺术的交流,佛教的东传更直接影响了中国和东亚及东南亚艺术的发展走向。在世界艺术史上,印度成为联系东西方艺术的纽带,其地位无与伦比。
自印度向东,便是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古代中国也是公认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云南的元谋猿人活动于250万年前,其后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等皆为东亚这一片广袤的地域留下了印记,至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中华民族迈进了文明的门槛。应当承认,相比较欧洲、地中海及印度文明,中国文明成熟算是比较晚的,而且由于佛教传播等因素,中国人的思想、道德、习俗、文学、艺术在相当程度又受着来自印度文化的辐射。然而,建立在儒家和道家学说基础之上的中国文化却有着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即在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爱琴海、古印度等文明相继衰落以至中断的情况下,中国文明却得以长久流传,生生不息,对东亚乃至整个东方世界皆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文明体系如此,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艺术同样如此。
和地中海及印度文明中主要由石头或泥砖构成的建筑不同,古代中国建筑大多采用木材建构,虽适合居住却难以长久留存,所以像金字塔、雅典卫城之类历史久远的古建筑在中国很难见到,甚至像哈拉帕那样的建筑遗址皆难得见,只能通过有限的遗迹结合文字资料加以描述或复原,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夏商宫殿遗址(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7世纪)、河南安阳小屯殷墟遗址等等。至于迄今仍旧保留比较完好的古建筑,则要到唐代及以后,著名如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和大中十一年(857)的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东大殿,此外还有山西应县辽代木塔、河南开封宋代铁塔、北京北海元代喇嘛塔等。至于先秦至明不断修葺的万里长城、宫廷建筑代表北京故宫及明以后私家园林代表苏州园林,其烧制砖瓦、木质建筑及其样式与欧洲、西亚、南亚的石质或泥砖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
中国雕塑为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早期的青铜及大理石雕像占优势,手法上以“雕”为主。中国雕塑占优势的是陶塑和石刻,手法上突出的则是“塑”。形态上,中国雕塑分为陵墓雕塑(含地上的纪念性石刻与墓室随葬俑)、宗教雕塑、民俗性及其他内容的雕塑。现存最早的雕塑作品是发现于河南省密县沟的一件小型人头陶像,距今7000余年,虽属史前艺术之范畴,但较西亚、北非以及印度同类型艺术时代已经很晚。夏商周三代皆有自己风格的青铜雕塑作品,秦代出现了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为中国古代陶塑之代表。汉以后雕塑在题材内容和雕塑技法上受到佛教等外来影响,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同时不断吸收外来艺术成分,云冈、龙门、大足、敦煌等石窟的佛教造像即为其代表。五代以后,大规模的雕造活动日益减少,而中小型雕塑则有新的发展。元代由于西域喇嘛教造像艺术进入内地而与中土佛教雕塑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自己的创作特色。元以后,随着佛教雕塑的衰落,中国雕塑逐步向装饰化发展,其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绘画和书法是中国艺术中最有特色也最具有代表性的组成部分。中国画起源于上古,由象形字奠定基础,故有书画同源之说。现存最早的中国绘画当为原始社会即已存在的岩画和陶器装饰画,如新石器时代的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仰韶文化庙底沟型的彩陶鹊鱼石斧瓮等等。
进入文明社会后,最值得注意的绘画应是在战国时期漆器画和墓葬帛画。漆画历史悠久,有着与壁画、帛画不同的表现技法。它虽不能和今天的“油画”相提并论,但漆画艺术中应用油漆的方法很重要。现存古代漆画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一套战国漆盒表面装饰图。帛画与漆画差不多同时出现。帛是一种质地为白色的丝织品,在其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约兴起于战国时期,至西汉发展到高峰,代表作有《帛书图像》《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等。汉以后,漆画、帛画渐渐淡出,经过壁画、画像石逐步过渡向绢画和纸画,成熟的中国画因而登上艺术史舞台。魏晋之际的思想文化变革,促进了中国艺术自觉进程的开始。纸质绘画的兴起,标志着绘画作为建筑和墓葬的附属部分的历史结束,一个崭新、独立的艺术样式从此登上了艺术史的舞台。作者除专业画师外还有业余画家、文人士大夫乃至帝王贵族如宋徽宗赵佶等皆厕身其中,乐而不疲且流派众多,风格多样。如根据所画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根据作者和画风的不同又可分为院体画和文人画等等。
绘画以外,中国书法亦为中国艺术自觉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中国书法起源甚早,从夏商周三代的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两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形成而盛行,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从最早的书法家秦代的李斯开始,汉代的蔡邕、曹魏的钟繇等书家迭出,至南北朝时,随着艺术成为自觉,“帖学”“碑学”风行南北,出现了“书圣”王羲之,至唐代更出现柳公权、颜真卿、褚遂良、张旭、怀素等优秀书法家群体。宋代书法,承唐继晋,上继五代,开创了一代新风。宋书不是简单否定唐人,也不是简单回归晋人,禅宗“心即是佛”“心即是法”影响了宋人的书法观念,而诗人、词人的加入,又给书法注入了抒情意味。在强调意趣的前提下,以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亦作蔡京)等为代表的宋代书法家重视自身的修养,胸次高,读书多,见识广,诗词、音乐方面的功力也为前人所不及。
元代以后,合诗书画为一体的文人画逐渐取代院体画成为中国画之主流。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文人画家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很重视文学、书法修养和画中意境的缔造。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目为南宗之祖,但直到元代,虽赵孟頫、钱选方在“书画一体”“士气”等观念上有较深领悟,而真正在实践上将文人画推向中国近古绘画艺术巅峰的是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元四家以及明代徐渭等人的画作。
音乐歌舞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同样占据独特地位。从先秦礼乐到秦汉乐府,宗教乐舞、大曲乃至南北曲演出,形成了一道常流常新的音乐和舞蹈史长河。(www.xing528.com)
中国古代讲究礼制,儒家所谓以礼乐治天下,故乐舞相当发达。原始音乐与诗歌、舞蹈合为一体,所谓诗乐舞不分。乐舞又多与农耕狩猎、图腾崇拜、祭祀典礼等社会生活有关。传说黄帝以云为图腾,有《云门大卷》;殷商以燕子为图腾,商颂有《玄鸟篇》,也有“百兽率舞”等人饰动物表演,展现了祭祀乐舞千姿百态的场景。进入文明社会后,伴随着礼乐制度的发达,音乐歌舞有着长足的发展。由于条件限制,早期音乐名作无法再现,除了《大武舞》《总会仙唱》等歌舞表演靠文献记载为后人所知外,余皆由现存乐器推知当时的音乐所能达到的水平,如新石器时代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陶埙、青海大通上孙家寨舞蹈陶盆、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战国曾侯乙编钟等等,俱可想见诸代音乐歌舞之盛。
秦汉以后,文人演奏音乐和宫廷及宗教歌舞音乐分别发展。前者以琴乐为其代表,用于个人抒情,著名演奏家除了先秦的师旷、俞伯牙等以外,还有汉代的司马相如、蔡邕,魏晋时的嵇康、阮籍,唐代的董庭兰,宋代的郭楚望、姜夔等诸多名流。名作有《平沙落雁》《流水》《酒狂》《阳关三叠》《梅花三弄》《潇湘水云》等。即使在戏曲音乐兴起后,琴乐依旧不绝如缕,在文人士大夫手里依旧是抒情写意不可缺少的工具,出现了明人朱权、徐上瀛、张孔山等一批理论和演奏名家以及《神奇秘谱》《太古遗音》等理论著作。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将中国的古琴艺术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古老的琴艺再次获得了新生。
宫廷及宗教歌舞音乐同为中国古代音乐的主要代表类型。汉以后表现为清商大曲、唐宋大曲等大曲歌舞和寺庙法事歌舞。歌舞大曲是唐代新形成的一种集器乐、舞蹈、歌曲于一体,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在隋唐宫廷燕乐中具有重要地位,也代表着隋唐音乐文化的高度和水平。舞技高超的有汉代的戚夫人、赵飞燕,唐代的杨玉环、梅采苹、公孙大娘,南唐的窅娘等。见于记载的名作有晋代的《白纻舞》,唐代的《霓裳羽衣舞》《剑器舞》,宋代的《抛球乐》,元代的《十六天魔舞》等。宫廷之外,歌舞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是寺庙,通常伴随法事活动举行,目前在敦煌莫高窟壁画里可以看到当时盛行的佛教飞天乐舞以及热烈狂放的琵琶歌舞等。由于受到朝廷和宗教力量的支持,歌舞音乐成为元以前中国古代音乐的主流,元以后,才逐渐被江南北曲为代表的戏曲音乐所取代。
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戏剧,其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其主要特点:一是有固定的角色行当,即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二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即脸谱;三是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四是有固定的表演套路,即“程式”。戏曲起源很早,从先秦的“优孟衣冠”,到汉代的“角抵百戏”,到南北朝和唐代的歌舞戏、参军戏,到宋金杂剧院本,一直绵延不断,但真正成熟的标志应是公元12世纪南宋时期的戏文(亦称“温州杂剧”“永嘉戏曲”),后来经过元杂剧、明清传奇的先后繁盛,至清代后期的京剧乃基本定型。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秦腔、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粤剧、川剧、淮剧、晋剧、汉剧、湘剧、潮剧、闽剧、祁剧、莆仙戏、河北梆子、湖南花鼓、吕剧、花鼓戏、徽剧、沪剧、绍剧等六十余种。主要代表作家有元代的关汉卿(约1210—1300),时人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为元曲作家之首,熊梦祥《析津志》称其“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明初朱权认定关汉卿“初为杂剧之始”,贾仲明吊词称关汉卿“姓名香,四大神州。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其地位和影响。关汉卿一生作剧60余种,为今知古代戏曲家之冠。与关汉卿同时代的还有王实甫、高明,明代的汤显祖、李玉,清代的洪昇、孔尚任和李渔,名作有《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和《桃花扇》等。著名演员有古代的珠帘秀、马伶,近代的有程长庚、王瑶卿,现代的有梅兰芳、周信芳等。其中昆剧历史最为悠久,源出于明初的昆山腔,后经顾坚、魏良辅、沈璟、梁辰鱼等人的努力,逐渐成为舞台生命力极强的戏曲剧种,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
进入现代以后,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欣赏观念的变化,戏曲逐渐从社会主流娱乐生活中淡出,但一直保持着一定数量的观众,并且通过导演制和现代戏等途径逐步融入现代社会。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共有19个申报项目入选,其中即包括昆剧,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近年来,包括京剧在内的诸多戏曲入选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简称“非遗”)的称号,再次让民众意识到戏曲是值得珍视的文化财富。借着“非遗”保护的良机,一些被边缘化的剧种得到了关注和扶持,早已四散的艺人再次回到久别的舞台,传统剧目得以恢复排演,大量珍贵资料得到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戏曲再次得到了振兴的机会。
中国艺术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古代工艺美术。
中国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创造了各种各样精美绝伦的工艺制品。从新石器时代的石玉、牙骨、编织、缝纫,特别是制陶工艺开始,历代工艺代表作层出不穷,诸如商周青铜器、战国楚漆器、唐三彩、元青花、明清刺绣及家具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样的形态,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光的一章。
值得指出的是,日本艺术深受中国影响。古代日本有派遣唐使的传统,向中国学习艺术文化和当时唐朝的先进科学技术。中国艺术受到日本贵族及平民的喜爱,当时日本就学习模仿中国的木质结构建筑、水墨山水画、古代中国的服饰,至今我们仍能从日本艺术中看到中国古代艺术的身影。当然,日本也有歌舞伎、浮世绘等本土艺术,近代以后随着与欧美联系和交流的加深,在吸收外来艺术营养的同时,对西方艺术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印度、中国艺术方兴未艾,阿拉伯—伊斯兰艺术(公元610年—1258年)的崛起和繁盛更加增添了东方艺术的光芒。
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复兴阿拉比亚自古以来的一神教伊斯兰教,到他逝世时(632年),一个政教合一的、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出现于阿拉伯半岛,之后阿拉伯人开始在“圣战”旗帜下对外扩张,形成庞大的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至公元1258年被蒙古人所灭,阿拉伯帝国前后共存在626年。伊斯兰文化是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在吸收融汇东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创造的具有伊斯兰特点的新文化,并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实践的变化而加以发展和创新,广泛使用阿拉伯语创作,具有明显的伊斯兰色彩,故又称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艺术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造型艺术方面,伊斯兰建筑包括了从伊斯兰教建教至今的各种非宗教和宗教的建筑样式,并影响了伊斯兰文化圈内建筑结构的设计和建设。清真寺是伊斯兰建筑的主要类型,必须遵守伊斯兰教的通行规则,如礼拜殿内不设偶像,建筑装饰不准用动物纹样,只能是植物或文字的图形,必须设置召唤礼拜的宣礼塔等。著名的有麦加大清真寺、耶路撒冷圣殿山圆顶清真寺等。清真寺以外,伊斯兰建筑最著名的作品还有印度的泰姬陵,该陵表面全部采用纯白色大理石,以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阿拉伯书法是阿拉伯文字书写艺术,起源于手抄本《古兰经》。阿拉伯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字体繁多。一般认为,11世纪是划分阿拉伯书法时期的界线,之前为古体时期,之后为新体时期。它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和世界文化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此成鲜明对照的是,由于禁止偶像崇拜,绘画在阿拉伯—伊斯兰艺术发展中受到很大的限制,只有一些稚拙的插图,装饰性较强。中期以后波斯、印度等地细密画得到一些发展。
表演艺术方面,阿拉伯—伊斯兰音乐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上,它最早是指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民族的音乐。史载古代阿拉伯人最早的歌曲叫“胡达”。这是一种纯朴而单调的原始歌曲,采用当时流行的阿拉伯诗歌的节奏。在阿拉伯半岛的西部,希贾兹的欧卡兹市场被认为是当时演奏家、歌唱家和诗人们汇聚的“广阔舞台”。阿拉伯帝国兴起后,阿拉伯音乐曾一度泛指分布于西亚、中亚和北非伊斯兰文化区的音乐,现今通常系指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的音乐。阿拉伯音乐在形成过程中,古埃及、古波斯和古希腊罗马文化,都曾给它很大影响,特别是波斯音乐的影响更为巨大。7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和阿拉伯帝国版图的扩展,又促使伊斯兰文化陆续向东传播至波斯、中亚突厥各族,直至印度北部和中国西部,文化的交融使上述广大的伊斯兰文化区的音乐在不同程度上都带有阿拉伯色彩。阿拉伯—伊斯兰音乐因而诞生。阿拉伯音乐情感丰富,曲调美丽,有人把它比作憧憬和诗意的源泉。伊斯兰音乐,是伊斯兰经典赞词诵读乐调。穆斯林在吟诵《古兰经》和各种赞词时根据经文内容和经文的阿拉伯语读音、发声规律创制的一种特殊的音乐体系,其音调抑扬顿挫、纯朴清雅,充满着阿拉伯民族的特点和风格。
阿拉伯—伊斯兰工艺美术是伴随着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地区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的艺术风格和工艺文化表现出显著的宗教色彩和地区特征,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伊斯兰教在不到80年的时间里即迅速传播到了东至中亚、西至北非和西班牙的广阔地域,成为以阿拉伯地区为中心,以伊斯兰教文化为主导的整个“伊斯兰世界”的精神支柱。
东方艺术的辉煌,自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开始,前后延续将近3000年,印度、中国、阿拉伯伊斯兰世界都相继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公元前187年印度孔雀王朝灭亡,公元1258年阿拉伯帝国灭亡,既是两个历史性事件,又是两个艺术史事件,标志着延续了将近三千年的东方艺术辉煌的终结。之后虽然中国文明还在继续,但已不足以挽回东方文明衰落的颓势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