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
人类从未停止对理想城市的思考和追求,无论是其完整的物质形态,还是合理的社会运作机制。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会伴随着人类认知的拓展和具体生存情境的改变而激发出新的追求和目标。
早在2500年前,老子便在其所著的《道德经》中诠释了人与自然之间关联、平衡的内在关系,但是将城市这一人类典型的聚居类型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强调其内在的循环、活动机制及其与外在的生物圈之间的关系,却是工业革命后至今城市研究与规划理念的核心议题之一。
从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帕特里克·盖迪斯(Patrick Geddes)到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从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克拉伦斯·斯坦(Clarence Stein)、伊恩·麦克哈格(Ian McHarg)到彼得·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一个多世纪来,人类对生态城市的认识逐步从强调对自然环境、景观生态的尊重,上升到对包括人居空间在内的整个自然及社会生态系统的关注。如何在尽可能满足人居品质的条件下更少地侵占土地、占用能源及原材料,进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何使人类的聚落更宜居、更有生命力、更永续;如何为其他物种也提供良好而可持续的栖居地……成了21世纪“生态城市”的核心价值取向。
崇明岛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是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自西向东奔流不息的长江携带着大量泥沙和微生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孕育着土地,延展着崇明岛的岛屿,定义着持续动态变幻的沙洲、水网与滩涂。平坦的地势、肥沃的土地、茂盛的林木、富饶的物产……加之主要的产业类型为第一产业,又与陆域以水相隔,使崇明岛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受工业化影响最小、自然生态环境最优、物种多样性最佳、绿色能源供给条件最丰沛的区域,被视为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承担了营造世界级的未来自然生态示范岛的任务。
崇明生态岛的建设始于2004年,作为“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圈内生态示范区域”,崇明生态岛的建设和发展模式一直备受瞩目。从什么层面、角度切入,以什么方式协调、统筹,用什么标准衡量一直是学术界、规划设计行业以及当地政府乃至居民关注的问题。也因此,即便经历了无数轮的国际规划设计竞赛,对于崇明岛未来的建设和发展,相关规划主管部门迄今仍然是在以一种更为审慎的态度来摸索、研究和思考其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环境保护之间最好的平衡点。
2015年,同济大学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共同主办了首届上海国际城市设计论坛暨2015生态城市设计国际研讨会。在这届研讨会上,结合同济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共同发起建设的中美生态城市设计联合实验室的研究和教学,崇明岛生态发展成为会议重要的议题之一。本书总结和呈现了以崇明岛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城市设计研究和国际联合教学活动的阶段性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从角度、尺度和深度三个层面切入,引入了不同领域专家对生态城市理念和策略的多维思考,希望能借此引发更多的讨论。本书三个部分的侧重点及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 角度
该部分强调不同的专业及学术研究背景所带来的对生态城市理念和策略的观察及思考视角。几位学者的讨论直指现状和实践背后的动因以及发生转变的种种可能。这一部分也包括对崇明岛这一研究对象的系统调查研究。
来自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艾伦·巴尔弗(Alan Balfour)教授基于世界城市发展研究的视角,用白描的方式记录了他所观察到的上海郊区的社会生态现状,并进一步思考了未来上海所要面临的挑战,崇明岛是他讨论的重点内容之一。戚淑芳博士带领同济大学经管学院40余名国际学生团队对崇明岛进行了历时两周的田野考察,所获得的一手资料真实而生动地记录并呈现了崇明岛自然、社会生态现状。李保峰教授则从绿色建筑的评估与设计角度切入,对中国当代绿色建筑实践进行了深刻反思。
本部分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2名学生的基地现场调研与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结尾。学生们用图解的方式全面描绘了包括崇明岛的水资源、农林牧、野生动植物栖息等在内的生态图景及社会发展现状。
第二部分 尺度
生态城市设计往往牵涉到对宏观生态系统的梳理和把握,即便是中、微观尺度的项目也必须在大尺度的生态脉络中予以考量,从而导致其往往是一项跨尺度的工作。这促使我们思考与不同尺度相适应的技术方法和工具,以及各个尺度层级之间的递进关系,以建立一种系统的研究框架。在这一部分中,两位在规划设计实践领域成果卓著的领军人物基于不同尺度对生态城市设计方法与路径进行了思考 。(www.xing528.com)
刘泓志先生从全球气候变迁下的经济影响量化报告切入,基于AECOM公司所参与的全球100个韧性城市行动战略,建立评估框架,提出了一套可量化评估的整合性规划设计方法。匡晓明副教授基于多年来城市设计方面的广泛实践,提出了人、城市、自然三者“有机聚合”的生态城市设计理念、三大设计策略和五个关注重点。
本部分联合教学成果内容主要包括崇明岛生态发展目标、生态建设愿景、多层级策略及总体设计等。
第三部分 深度
深度同生态城市设计理念和目标的落地与实施有关。面对一个内涵和外延宏大的对象,生态城市的讨论往往容易停留在口号和概念中。如何让城市设计的结果不仅仅成为用来畅想的彩色愿景图,既取决于规划设计师对于生态城市内涵的理解深度,也取决于他们对于规划实施过程中所牵涉的复杂的社会、经济、制度等问题的深刻认知。
圆桌讨论部分是2015上海国际城市设计论坛重要内容。在以崇明岛生态城市设计研究和国际联合教学成果为引子展开的讨论中,来自学术界、规划设计界、行政管理部门的学者、设计师、官员们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崇明生态岛建设的现状挑战,其中不乏深刻的反思和尖锐的批评。
国际联合设计教学的第三部分成果聚焦于崇明岛三个典型性空间类型:高密度的城镇建成区、低密度的乡村过渡区以及以生态涵养为核心内容的生态廊道保护区。每一种类型都考虑了自然与社会两个层面的生态系统保护与发展。书中崇明岛岛域图均为轮廓示意图。
本书从酝酿、编排直至最后出版历时两年有余。这期间得到很多业界朋友、老师、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崇明岛陈家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迪士尼(中国)研究中心等校外机构对我们研究和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大力支持。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的研究和教学团队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特别是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理查德·达根哈特(Richard Dargenhart)教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戚淑芳博士、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学院的王信博士等全面深度的介入,使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成为可能。在成书过程中,还得到了AECOM公司刘泓志先生及陶懿君博士的协助,在此表示感谢。
此外还要感谢参与我们这次研究和教学的诸位勤奋的学生,他们一直在努力地挑战着自我,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潜力,展现了出色的综合能力,这些同学是:段正励、楼峰、邓珺文、吴人洁、王冰心、莫唐筠、李丽莎、王雅熙、彭智凯、刘洪、梁溪航、胡迪。其中,李丽莎、王雅熙、彭智凯三人的设计成果荣获了2016年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学生设计竞赛铜奖,这是对所有同学出色工作的肯定。
最后要感谢参与本书版式设计的彭智凯同学、李丽莎同学,以及参与素材整理的常家宝同学、赵子豪同学、姜培培同学。感谢同济大学出版社的江岱副总编和由爱华编辑在整个出版编辑过程中给予我们的帮助。
本书是同济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中美生态城市设计联合实验室科研教学的阶段性成果总结,适合对生态城市设计感兴趣的规划设计领域专业人士、研究者、学生以及行政管理人员阅读,希望能引发关于这一热点课题的更多讨论,同时欢迎读者不吝批评和指教。
王 一 黄林琳 杨沛儒
二○一八年六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