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内,有一个名中国粮食储藏陈列室的小型博物馆,馆内除碳化的五谷种子(距今四五千年)、木制或竹制的收谷舂米及古代粮食的计量器具(清朝光绪年间成都保和乡启用的规定以“响刮平量”作为计量依据的官斗,就是陈列物之一)外,还有如陶囷、陶仓、青铜仓之类用于储粮的文物。
储粮始于何时?早在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以地下或半地下窖穴为主的原始粗放的粮食储藏方式,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构杆栏式”粮仓即为有力凭证。
我国是世界上粮食储藏技术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春秋时期管仲提出“轻重之术”“以贱泄平”以利用市场供求规律调控粮价,其实也就是在市场粮价较低的时候收购储藏足够的粮食,才能在粮价居高时有货投入市场稳定粮价。汉宣帝时期耿寿昌亦提出建立常平仓以免“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到新中国成立,储粮都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大计。
清朝光绪年间(1888年8月)成都保和乡启用的官斗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西汉贾谊《论积贮疏》语)。储粮关系到军需民食,进而关系到社稷安稳,为此,中国历来注重兴仓储粮。曾作为“天下粮仓”的成都平原,储粮丰富,各类粮仓也在时光流转中留下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轨迹。
清乾隆年间彩绘的《四川成都府图》(《清初四川通省山川形势全图》中的第一幅)就清晰标注了城北的常平仓、监仓及分布在城乡的社仓储粮数量,当时的成都府常平仓共储谷3万多石,有2万多石都分布在华阳县常平仓。华阳县还布有监仓、社仓储谷,且社仓分布广泛,包括但不限于火神庙社仓、圣灯寺社仓、龙潭寺社仓。
考之方志,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现当代,龙潭寺的粮仓仍载史册。
20世纪50年代,和平解放不久的成都当时一共有红牌楼、万福桥、昭觉寺、青白江、龙潭寺等7座国家储备粮库(后文“粮仓”同义)。龙潭寺国家储备粮库又叫成都7号粮仓,是7座粮仓中最新、大、先进的粮仓,修建于1953年,完工于1958年,占地150多亩,可储存6万吨粮食,是仿照苏联式仓库建造的“苏式仓”,一排排的仓房白壁青瓦,又高大,在过去十分地洋气扯眼。同时它也是成都主城区最重要的粮仓,供给着当时几乎城区所有居民的粮食供应,从初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龙潭寺国家粮食储备库都有荷枪实弹的战士把守。
据龙潭寺国家粮食储备库的老工人回忆,1960年7月苏联单方面撕毁对华经济援助协议,撤走专家,要求我国限期还债。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全国上下经济吃紧,粮食产量和粮食储量均不足以满足全国人民实现温饱,但为了国家的尊严和声誉,全民力偿国债,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于是,在1962年当年,龙潭寺粮仓内,粮仓员工主动夜战,连夜将粮仓里的质量上乘的粮食洗好、打包好送上运输车进行转运,用以偿还苏联的债务。(www.xing528.com)
后来的事我们这辈人大都清楚并且受惠其中。1964年,袁隆平院士在中国首先开始了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的研究,率先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1972年)和第一个强优组合(1973年),并通过大协作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增产了,人人都吃得饱饭了。
经年后的1998年,国家粮食系统开始铺垫已久的改革。据《四川农村年鉴》2006年卷文,龙潭寺国家粮食储备库被并入了成都市粮油储备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除龙潭寺国家粮食储备库外,还下辖二仙桥国家粮食储备库、青白江国家粮食储备库、苏坡桥省食油储备库。“公司粮食仓容16万吨,食油库容1.05万吨,有三条铁路专用线,是成都市最大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
二仙桥国家粮食储备库
这一改革之后,粮食系统逐步走向市场化,龙潭寺国家粮食储备库变成单一的储存机构,逐渐沉寂,消逝在世人茶余饭后的话谈中。
待到2008年“5·12”大地震时,龙潭寺国家粮食储备库又才从社会的需要里找回被时光轻放下的极盛过往。在地震发生后的3个多月里,龙潭寺国家粮食储备库受命接受全国各地捐赠支援的粮食物资,再统一调配发往灾区,保障了抗争救灾工作的正常进行。
再后来,随着成都东边城区的发展、规划以及市区对运输车辆的各类限制等,粮库“退城入郊”成为必然趋势。宝成铁路边上的青白江国家粮食储备库在原有储备库的基础进行扩建新修后取代这些老粮仓,担负起承储中央、省、市三级粮油储备的使命。
粮食问题关系国计民生,《管子·牧民》即言“仓廩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一俗语所阐述的道理,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提说的“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统归而言都是讲生存发展之道,讲人维持自身生存基本要求得到满足的必要性。龙潭寺国家粮食储备库在时代的浪潮中卸下天府核心粮食命脉的担子,一如尘烟中它曾为国家圈守粮食、助地震灾民脱困的大义,亦是事物的生存发展之道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