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画作揭秘:夏天的度过方式与周朝的冰政制度

古代画作揭秘:夏天的度过方式与周朝的冰政制度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细察古代画作,其中也能捕捉到当时人们是如何度过夏天的画面。据古文献,周朝即创立了“赐冰”制度,当时还有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这在《周礼·天官·凌人》有记。鉴初为陶质,春秋中期出现青铜鉴,在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最为流行,西汉时仍有铸造。

古代画作揭秘:夏天的度过方式与周朝的冰政制度

现代科技发达,空调、风扇、冰箱等的问世便利了人们对抗暑热,而这些电器的运转都建立在将电能转换动能的基础上,但在古代社会,我国至清光绪五年(1879年)才有首次使用电能的历史痕迹(1879年5月17日、18日,上海公共租界欢迎美国格兰特总统路过上海,使用西门子哈尔克斯公司10马力直流发电机作为照明电源),这不免使人好奇,古人是怎么对抗暑热的?

曾为炎夏热浪恼火的古人不少,他们从穿衣、吃食、环境等各方面下功夫,试图降低骄阳炙烤大地时引起的燥热感。譬如,在宋代的成都,时兴游宴,守臣不仅带头游宴,而且还主动为民间游宴活动提供便利,时游宴有遨头宴、赏花宴、酬宾宴、避暑宴之别。避暑宴顾名思义即夏季举办的游宴,曾任成都太守的宋祁有诗作《忆浣花泛舟》说:“早夏清和在,睛江沿溯时”,记录的正是这样一段往事。也有官吏会选择庙祠举办避暑游宴,如成都以南之江渎庙,即成为官吏夏季泛舟避暑及游宴之地。

细察古代画作,其中也能捕捉到当时人们是如何度过夏天的画面。

北齐校书图》画面正中,四位校书郎袒胸裸背,席坐一团,拿着毛笔和书稿作校书状,他们外衣的领口都大幅度地敞开,脖颈、臂膀以及上胸暴露在外,身穿透如蝉翼的云帔,靠前两位校书郎身上的云帔几近透明;《簪花仕女图》中,五名贵妇皆着裸肩长裙,穿着轻薄透明的绫罗纱衣,一身清爽的服饰,画面左起第四位侍女则执长柄团扇侧身而立,团扇朝着贵妇所在的方位前后摇动轻摆,使空气流动加快制造凉意;《十八学士图轴》上,观看对弈的学士及不远处的小童手执扇子,盆景位置的石桌上,茶具之间摆着一个陶钵,钵里摆放着几颗正用冰块冰镇着的水蜜桃。值得一究历史的是,纱衣(《周礼》载,轻者为纱,绉者为縠)或冰块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上层社会才消费得起的物品。

南北朝杨子华《北齐校书图》

唐周昉《簪花仕女图》

宋佚名《十八学士图轴》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出土了两件素纱襌衣,现馆藏在湖南省博物馆一件为国家一级文物,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质量49克(另一件48克,被毁),除去较厚重的衣领、衣袖、衣襟缘边的绢,其重量只有20多克,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妻子辛追所有。又如五代十国后蜀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夏季常在摩诃池避暑纳凉,穿着的同是这般轻薄透明的衣衫,其作品《宫词》提道:“帘畔玉盆盛净水,内人手里剖。薄罗衫子透肌肤,夏日初长板阁虚。”可品花蕊夫人不但穿着“薄罗衫子”,宫殿里还会放置一盆或几盆干净的清水,且是用“玉盆”盛装的,水的比热比地板大,玉是热的良导体,加之水的蒸发会吸收热量,这都能达到使环境降温的效果。

至于冰块,古代没有制冷家电,冰块都是在寒冬时节取自然结的冰块,在阴凉处挖地窖保存到夏季再拿出来使用的,也即冰窖。

冰窖在古代被称作凌阴,东汉文人应劭写的《风俗通》就说“积冰曰凌。”“阴,通窨。窨,地窖也。”综合各省考古报告,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地下室结构的冷藏建筑遗迹,如河南安阳殷墟的大司空商代遗址、陕西省凤翔县的东周秦都雍城遗址、河南新郑战国“郑韩故城”遗址、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宫殿区的凌阴遗址,说明最迟在夏商周时期,古人就掌握了冷库原理。

夏冰最初是贵族才能享受的物品或者说食品,前段所提冰凌遗址基本也都发现于都城宫殿或贵族大墓。据古文献周朝即创立了“赐冰”制度,当时还有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这在《周礼·天官·凌人》有记。《左传·昭公四年》也载:“食肉之禄,冰皆与焉”,意思说没有资格吃肉的官员,也没有资格在夏天使用冰块。唐宋以后,夏冰成为商品,在市场上能买到冰,但赐冰制度其实一直延续到清代,《燕京岁时记•颁冰》:“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

四川新都战国木椁墓出土铜鉴(www.xing528.com)

端方题跋西汉五凤二年冰鉴铭拓片纸本

西汉五凤二年盘铭周永寿刻铭原刻民国拓本盘中央有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三月黄云鹄跋

同样的,取冰出来使用时,也需要一个延缓冰块融化的器具,鉴。

鉴初为陶质,春秋中期出现青铜鉴,在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最为流行,西汉时仍有铸造。古人除了用它盛水为镜或沐浴洗澡,另一用便是盛冰。《周礼•天官•凌人》中载:“春始治鉴”,注中解释:“以盛冰,置食其中,以御温气。”我们生活的成都市地域内就出土过这样的器物。

有黄云鹄(1819—1898年,字芸谷、翔云、缃芸)字拓本为凭,他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三月就曾见到过西汉年间的冰鉴,冰鉴盘口铭47个字,其上铭文“汉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九月金工周永寿□铭”“仌鉴”(“仌”古同“冰”)指明了铭文时间、金工、器具名,黄云鹄字翻译过来即为:自己十分喜爱盘上篆文,因此拓下来并题跋,并记此盘“岐阳武子敬亭得之成都市上。端方(1861—1911年,字午桥,号陶斋,金石学家)当是也见过同款冰鉴,端方亦有字留于冰鉴铭拓片,题云“五凤冰鉴,拓奉畊云老侄鉴玩。陶斋记。”对比有黄云鹄题跋的冰鉴拓片,二者盘口形状及盘口沿环刻铭文47字均相同。黄云鹄官至四川盐茶道,端方官至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且《清史稿》有传,这两位同品西汉五凤二年冰鉴的清人,官位都不算低。

无独有偶,1980年3月,新都县(今新都区)马家公社二大队第三生产队晒坝东北发现了一座木椁墓的北壁椁枋,四川省博物馆和县文物管理在对其进行清理工作中发现了2件青铜鉴,青铜鉴腹上有带环兽头双耳,颈及腹部饰变体蟠螭纹,口径38、底径25、腹深18厘米,考古专家推断这便是战国时期用来装冰的器具,也即冰鉴。该墓墓主人身份现尚不明,但据该墓出土的“巴蜀图语”印章,图形两侧铎图像(用以宣布政教法令的木铎和下达武事命令的金铎)可推断出墓主人身份高贵。

诚然,在用不起纱与冰的古代社会,普罗大众也有自己的消暑方式,如林间觅凉、扇风、睡凉席、穿葛或麻制的衣服等。

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少诗人都有过切身体会暑热后挥墨写就的诗述,李白“懒摇白羽扇”,干脆“裸袒青林中”(《夏日山中》),恣意享受林间难得清爽的松风;王维感慨哪怕只穿一层轻薄的绢衣或葛布(“絺绤再三濯”,诗出《苦热》,下同。“絺绤”即葛布的统称)制成的夏衫也觉得厚,蒲席与竹席也“不可近”(“莞簟不可近”。“莞簟”意为蒲席与竹席);陆游道夏日白昼漫长太阳久不下山,使人“坐觉蒸炊釜甑中”,苦“冰壶团扇欲无功”(《苦热》)……

四季轮转,转眼入夏,不是谁都有“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唐李昂《夏日联句》。此李昂非唐文宗李昂,他的生平事迹记载极少,只知他在唐开元年间曾任考功员外郎)的偏好。穿越历史的丛林,进入现代社会中,吃冰、穿纱消暑已是常态,千年文明,科技推送生活便利的脚步一直在往前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中国建立的号角吹响后,在荒野丛生的成都东郊,支持“一五计划”、“二五计划”、“三五计划”,响应“三线建设”号召的本土居民和外来支援的工人,组成西南地区工业王国的初代战士,在黄土地上开扩出见证现代工业兴起的东郊工业文明,保留的老建筑,传统的老民俗,串联成世纪的答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