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江故道縻枣堰:方志成华第五辑

内江故道縻枣堰:方志成华第五辑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都城坊古迹考》曰:“郫江故道考之古籍,可探索者,当推成都西北之縻枣堰”。縻枣堰的修建,是为改善成都城防环境而建。966年川西大雨,岷江洪河呼腾而下,縻枣堰不堪重负被冲毁。待洪水退却,成都整修完备,朝廷决心大修縻枣堰,以重疏护卫罗城的河流。九里堤遗址继刘熙古之后,又有文彦博、范成大分别在1045年和1176年对縻枣堰进行过大修、重修。可见縻枣堰对成都的防洪的作用之重,后世亦因此十分重视对縻枣堰的维护。

内江故道縻枣堰:方志成华第五辑

《成都城坊古迹考》曰:“郫江故道考之古籍,可探索者,当推成都西北之縻枣堰”。郫江也叫内江,李冰任职蜀郡太守时,利用都江堰鱼嘴,将岷江分流为检、郫两江,引水到成都平原灌溉,检江、郫江按照离秦城中心远近又分别名外江、内江。岷江过都江堰后,下游各支又不断设堰分流,縻枣堰即是其一。

縻枣堰的修建,是为改善成都城防环境而建。秦城的规模到唐时,基本都没变过,而成都城彼时的两条大江检江和郫江是从城市的西南边绕城流过,这就致使的城市的西面和东面出现极大的防御空缺。

过去的成都城不似现在这般人口众多,这些河流及大小支流的水流量能满足农田灌溉和百姓生活所需,但到了唐朝,为防御西南边陲南诏的侵扰,成都城“二江珥市”的城濠格局已不足以满足军事防御所需。

其实在前唐和盛唐之际,南诏本为在唐朝廷的支持下兼并其他五诏(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的附属国,当时唐朝廷本欲将南诏扶持为牵制吐蕃的力量,所以不仅在政治上支持南诏,甚至直接从四川派人到南诏助其兵讨其他部落。南诏坐大势力后不甘依附,唐朝廷自是不满,所以双方在新“云南王”继承问题上达不成一致及唐玄宗后期“亲小人,远贤臣”至朝政昏暗等刺激下,于天宝年间(742—756年)发生武力冲突。南诏在吐蕃的支持下多次击退唐军进攻。755年唐朝廷外患未平,内部又爆发安史之乱,玄宗入成都避难到757年后才又返回长安。其后南诏与唐朝廷之间也是时有冲突,比如唐德宗时期(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在位)南诏还妄图占领西川。

乾符元年(874年),南诏进攻巂州,大举入犯西川,百姓都逃入成都躲避。高骈在次年受唐僖宗令镇守蜀中,他到成都后,派兵大破南诏,之后又奏请僖宗扩建秦城,并构筑防护工程体系,这套防御体系其中一个大项便是改郫江。

改郫江的目的是让成都实现“二江抱城”,以便开凿环城的护城河。而在古代,要使江水改道,通常采用修建导流堤或新开河道的方式,高骈根据成都城及城市水域情况,巧妙结合这两种方式完成改造。王徽《创筑罗城记云》就说:“其外,缭以长堤,凡二十六里。或引江以为堑,或凿地以成濠。”

《成都市志·大事记》详细记载了这项工程及其作用:“唐僖宗时,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修筑罗城,同时在城西北筑縻枣堰(即今九里堤),使郫江改道,沿罗城北缘东流。从此,縻枣堰成为成都西北最重要的水利设施,其功能即在于阻郫江改道,更在于‘堙洪源,折逆流’,阻止大水对成都城的冲击。”縻枣堰修成后,郫江水北上,绕经城北、城东,然后南下,在罗城的东南与检江汇合。郫江本为西面城濠,但因郫江改道水量骤减,西面的防卫又出现一个缺口。于是高骈在成都城的西北面新开西濠,成都城因此四面环水,城濠即成。

五代时期至两宋时期,成都暴雨进入多发周期,成都城此时虽已形成二渠四脉,但因年久失修,难抵洪水泛滥之势,洪水进入縻枣堰时,根本还来不及分流就顺着势能往地处乱冲,当时“大水漂城,坏延秋门(唐代称小西门,今通惠门),水深丈余,溺数千家”(引《蜀梼杌》)。966年川西大雨,岷江洪河呼腾而下,縻枣堰不堪重负被冲毁。(www.xing528.com)

《全宋文》收录的《縻枣堰刘公祠堂记》

《四川通志》有载,宋乾德四年(966年)“指挥又以縻枣堰冲决,招防河一百人”。待洪水退却,成都整修完备,朝廷决心大修縻枣堰,以重疏护卫罗城的河流。

《全宋文》收录的《縻枣堰刘公祠堂记》记,到“开宝改号之初”(968—976年),时任端明殿学士、尚书兵部侍郎的刘熙古主持的修复工事,当时的縻枣堰“堰脊旧有神宇,榜曰‘龙堂’”,时人都觉得“俚而且巫,义不足训”,又感念刘熙古复修縻枣堰,提议“敞刘公祠堂其上”,替代了原来的龙堂。

宋朝杨甲《縻枣堰记》也有文歌刘熙古之功,说縻枣堰“引注灌溉,膏我粱稻,绝其泛滥决溢者,宋端明殿学士刘公熙古之力也”。堰是通过筑堤来分导水流或排水泄洪的,因此堰也常被称作“堤”,縻枣堰因此有了刘公堤之称。

九里堤遗址

继刘熙古之后,又有文彦博、范成大分别在1045年和1176年对縻枣堰进行过大修、重修。而且据记载宋建隆至宣和年间(960—1125年)历史的《宋朝事实·财用》,縻枣堰在交子出现后,每次岁修所需的物料和人工费用,是由交子铺户承担出资的,文载:“益州豪民十余万户连保作交子,每年与官中出夏秋仓盘量人夫及出修糜枣堰、丁夫物料。诸豪以时聚首,同用一色纸印造。”可见縻枣堰对成都的防洪的作用之重,后世亦因此十分重视对縻枣堰的维护。

明清以后,縻枣堰因堤长九里被称作九里堤,清代因“蜀人每事好归诸葛亮”,附会此堤为诸葛亮所筑又称其“诸葛堤”。近代、随着都江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府河上游来水减少,九里堤失去了昔日防洪的功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将堤埂改成了碎石土路,直到20世纪80年代九里堤仍残存30多米长的土埂。今縻枣堰已不存,但政府在九里堤中路与北路相接处的九里桥东侧新建了《古縻枣堰》景观遗址,复原了一条几十米长的土埂,为人凭吊蜀人治水开拓出一席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