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思想家,司马迁最可贵的精神品德和崇高人格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实现了其“一家之言”的理想;二是勇于探索和创新,创造了划时代的纪传体通史;三是严肃地忠实于史实,不与圣人同是非。这三点精神其内涵是一致的,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实录的写作精神。
司马迁之所以能够取得超越其他封建史家的成就,核心之点正是他坚持了“实录”。因为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拿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来解答历史是怎样变化发展的。所以他破除官方哲学的框架束缚,不与圣人同是非。司马迁不与圣人同是非的“异端”思想,集中地表现在赞扬道家以及为商人游侠立传等方面。班固说:
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26]
班固所批评的司马迁之“蔽”,史称史公三失,这是正统史家的偏见。所谓“三失”,恰恰是司马迁思想中光彩夺目之“长”。司马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是肯定文景之治的升平而否定汉武帝的多欲所造成的衰败;司马迁述货殖为商人立传,是肯定商人促进生产发展,对社会经济的繁荣所做的贡献;司马迁颂游侠,是肯定这类人能够牺牲自己救人之急的真正道德。实际上,司马迁是通过颂黄老、商人、游侠来表达他对开明政治的向往,对人民求利和反强暴的肯定。司马迁的这些“异端”思想表现了《史记》的人民性思想,他褒贬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尺度不受统治阶级正统思想的约束,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从被压迫人民的利益方面来立论,这无疑是那个时代最进步的思想。
司马迁的鲜血和生命化成了《史记》,给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将永远为人们所祭奠!
【注释】
[1]《日知录》卷二十六。
[2]《栾城集》卷二十三。
[3]司马迁《报任安书》,载《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
[5]《淮南子》卷二十一《要略》。
[6](清)钱大昕:《与梁耀北论史记书》,《潜研堂文集》卷三十四。
[7]白寿彝:《史记新论》,求实出版社,1981年。
[10]《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
[11]《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www.xing528.com)
[12]《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
[13]《通志·总序》。
[14]《廿二史劄记》卷一。
[15]《史通》卷二《二体》。
[16]裴松之、司马贞、张守节诸人之语,均见《史记》三家注。
[17]《史通》卷二《列传》。
[19]鼎彝,泛指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礼器。
[20]《史记评林》引明代杨慎语。
[21](清)刘熙载:《艺概·文概》。
[22](清)刘鹗:《老残游记序》。
[23]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三联书店,1984年。
[24]转引自钱锺书:《管锥编》。
[25]《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三联书店,1984年。
[26]《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