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山樵歌与汉调桄桄毕竟是两种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禀赋,不同的个性,本质的区别。
汉山樵歌是歌,汉调桄桄是戏,在艺术形式上不同。汉山樵歌是汉山周边人们在日常劳动生活中歌唱的一种乡间民歌,而汉调桄桄则是综合的戏曲艺术。汉山樵歌可以不择场地,或在劳动中,或在休息时,表现出独唱、对唱、合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一人领唱众人帮腔等多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唱为主体,表演辅之,重在抒情。而汉调桄桄是以舞台表演为主的梆子腔板式变化体戏剧,以“生、旦、净、末、丑、杂”为角色行当,形式多种多样,除大量的单声演唱外,还有干唱、伴唱、轮唱、对唱、合唱、齐唱、帮腔等形式,在彩腔中还用真假声交替进行的唱法。用王国维的话说戏剧是“以歌舞演故事”。如果说汉山樵歌是原生态的民间艺术,那么汉调桄桄已是高台教化的高雅艺术。既有洋县的杖头木偶表演,又有南郑的传统戏剧表演。
汉山樵歌与汉调桄桄的社会影响不同。从区域看,汉山樵歌传播主要在南郑县和汉中市,虽有20世纪50年代南郑民歌手赴北京参加全国文艺汇演,也只是凤毛麟角,昙花一现。而汉调桄桄不仅在汉中各县传播,历史上曾传布到川北、陇东、湖北等地。据《陕西省剧种概观》记载:“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与李自成部,都有由汉水流域乱弹艺人组成的戏班,他们随军演出,将汉调桄桄播遍了长江流域和西南边陲。”2006年5月汉调桄桄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新编历史剧《韩信拜将》获第七届陕西省优秀剧目奖,赢得了中央、省、市媒体的关注,极大地扩大了汉调桄桄的社会影响力。
汉山樵歌与汉调桄桄的生存环境不同,汉山樵歌作为唯一的地方民歌形态,虽然建立了南郑县汉山樵歌艺术团,成立了“汉山樵歌研究会”,列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总体上说处于民间自发保护状态。而汉调桄桄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以传承汉调桄桄为主要任务的南郑县剧团是全额事业单位,有专业演出队伍,有专业演出剧场,有专项经费,有丰富的剧目,有专招的艺术班学员可解决后继乏人问题。汉调桄桄已列入省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之中,仅2015年就购买了120场演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www.xing528.com)
汉山樵歌与汉调桄桄的音乐特色不同。汉山樵歌作为原生态民歌,歌唱者根据自己声音条件,可以自由发挥,或高亢飘逸,或深沉沧桑,充满了乡土野性气息。据徐汉志、张海生、陈福乾在《汉山樵歌研究》中分析了马全忠演唱的汉山樵歌,为bB羽调式,歌声高昂激越,吐词清晰准确,极具穿透力,给人以震撼心灵的艺术效果。但总体来看,曲调结构简单,从头至尾只包括四个音“6”“1”“2”“4”,明显具有南方羽调式的音乐元素,但“4”的出现又给这一古老的音乐曲调增添了很多的神秘感。而在汉调桄桄演唱中,无论什么行当,均讲究“气自丹田”“字正腔圆”,属单声腔板式变化体剧种。在音乐调式上,汉调桄桄为七声音阶的徵调式间“宫”调式,弦乐定调以G调为主。在演奏中,板胡拉反调,36定弦,四度音,盖板拉正调63定弦,成为主奏器乐。在板式运用上有慢、中、快、散不同板眼不同速度的板式,唱腔有苦音与喜音即软音与硬音之分。其主要板式包括慢板、二六板、川板、二倒板、垫板、滚板六类板式。除二倒板仅有一句唱腔起承上启下作用外,其他板式既可独立运用,又可互相连接形成不同的综合板式唱腔。不同行当,也有不同的噪音要求。如生行,幼生讲究童嗓雅音,带有“奶腔”;小生讲究高嗓清亮,俊美潇洒;须生则宽音大嗓,满腔满调,音域广阔;老生则苍劲衰迈,略带沙哑。再如净行,大净用“龙虎音”,声洪音高,刚劲挺拔,威严耸听;二净具有“风雷声”气势,讲究粗犷强炸。显然,汉调桄桄已有成熟的音乐系统,完美的音乐特色,既高亢又柔美,入耳入心,更为成熟。
综上所述,汉山樵歌是民歌,汉调桄桄是戏曲;汉山樵歌是自然之景,汉调桄桄是综合艺术;同为汉中传统音乐,却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汉调桄桄的徵调式特性与汉山樵歌的羽调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其中也蕴含了南北文化的差异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