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水文化研究:汉山樵歌与汉调桄桄

汉水文化研究:汉山樵歌与汉调桄桄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山樵歌与汉调桄桄,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还是从艺术的角度品味,可算是同壤共生传汉韵,植根民间生光辉。汉山樵歌不仅产生于南郑境内的汉山,而且演唱者都是住在汉山及周边的民间歌手。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汉调桄桄,如果要推荐一个剧种、一个专业剧团,那就是南郑县桄桄剧团。在南郑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孕育诞生了流传至今的汉山樵歌和汉调桄桄。

汉水文化研究:汉山樵歌与汉调桄桄

汉山樵歌与汉调桄桄,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还是从艺术的角度品味,可算是同壤共生传汉韵,植根民间生光辉。

汉山樵歌与汉调桄桄都是南郑特有的地域文化。在汉中百花齐放的文化园地里,汉山樵歌与汉调桄桄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是本土文化的艺术表现。汉山樵歌不仅产生于南郑境内的汉山,而且演唱者都是住在汉山及周边的民间歌手。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汉调桄桄,如果要推荐一个剧种、一个专业剧团,那就是南郑县桄桄剧团。这两种地域文化都得到了南郑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在南郑这块秀美的热土里走上复兴之路。

汉山樵歌与汉调桄桄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在南郑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孕育诞生了流传至今的汉山樵歌和汉调桄桄。早在新石器时代,汉中人就开始了对美的觉醒和对艺术的追求。龙岗寺古人类遗址出土的彩陶及磨研器,从中可见人类早期对艺术的追求。1976年城固出土的青铜面具,表明商代汉中就有了“傩戏”。《诗经·大雅·旱麓》更是记载了傩祭的盛况,说明周时祭祀中就有了音乐舞蹈的表演,目的在于娱人、悦神、驱兽、避邪。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而这青铜面具就相当于后来戏剧表演的原始脸谱。公元前206年,刘邦“王巴、蜀、汉中,都南郑”时以歌舞娱军,汉朝建立后,将“巴渝舞”引入宫廷成为汉代宫廷舞。丝绸之路开拓者城固人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琵琶、胡笳乐器及“摩诃兜勒曲”等,丰富了汉王朝和汉民族的音乐表演艺术。唐代教坊兴起,大诗人李白在《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中写道:“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中太守醉起舞”。宋代汉中地区文化娱乐业十分发达。从出土的戏镜戏砖、陶俑可知“当时汉中的娱乐业,特别是杂剧、说唱、大曲都十分发达,涉及了当时娱乐的主要行当,娱乐已经成为汉中上流社会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汉中成为南宋艺术的一个重镇”。1172年,陆游在汉中生活了8个月,也给我们留下了“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这样的诗句。到了元明两代,比较成熟的戏曲演出模式开始形成并逐步完善。据《陕西省剧种概观》载:“汉调桄桄到万历年间(1573—1620)就已经相当繁盛,班社和名角众多。”而汉山樵歌也承远古民风代代相传,恰如清诗人楚文璟所咏:“汉山耸地立,云内闻樵歌,伐木同声应,求仙未烂柯。乐从苦里出,曲自静中和。蹊径行还往,听余清兴多。”总之,汉山樵歌与汉调桄桄是在“两汉三国”历史文化的背景下,不断衍生发展起来的,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日益完善、繁荣。(www.xing528.com)

汉山樵歌与汉调桄桄有着共同的群众基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汉山樵歌和汉调桄桄都是南郑的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的脍炙人口的艺术瑰宝。人民群众既是创造者,也是表演者,还是欣赏者。位于汉山脚下的马岭村,自清末民国以来,汉山樵歌大致经历了马贺艺、马洪科、白彦志、马全忠等四代传人,他们以演唱汉山樵歌为主,兼演汉调桄桄及秦腔等,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团体,由“晚晴同乐班”改建为南郑汉山樵歌艺术团。久负盛名的汉调桄桄也曾在协税东岳庙里传承发展,影响了许多艺人和广大群众。“吃面要吃biángbiáng子,看戏要看桄桄子”,正是这一艺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