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奋发图强:汉水文化精神昭示

奋发图强:汉水文化精神昭示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汉水汉中》纪录片的突出之处,不仅在于对汉中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的全面展现,更重要的是揭示了汉中的血脉和精神。在《源·流》中,强调汉江的勃勃生机,指出其“不仅是汉中人的母亲河,更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的一条跳动的血脉”。我想《汉水汉中》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专题片展示真美汉中新形象,为汉中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汉水汉中》纪录片的突出之处,不仅在于对汉中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人文风情的全面展现,更重要的是揭示了汉中的血脉和精神。在《源·流》中,强调汉江的勃勃生机,指出其“不仅是汉中人的母亲河,更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的一条跳动的血脉”。在《山·魂》中,指出“秦岭、巴山、滔滔汉江,历尽沧桑,底蕴厚重,情怀无限。世世代代,汉中人的胸怀中,融入了山的精神,水的气韵。他们勇于进取,百折不挠,他们用辛劳和智慧,为自然书写出最富魅力的诗篇”。在《争·融》中,指出“秦的数百年,为汉中的历史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表面看来,那期间汉中战事频繁,喧嚣动荡。但与许多华夏历史文化名城一样,正是无数的变局,促成了不同区域间的往来沟通;正是无数的变局,为这一方山川大地,注入鲜活的生机和持续的动力”。在《地·灵》中,专题片用诗一样的语言咏唱道:“期待着,期待着,春回大地的时刻终于来临。秦岭和巴山张开胸怀,迎接着第一股暖湿空气的到来……在这绚烂的自然交响乐中,崇山是厚重的底蕴,江河是流淌的旋律,生命是灵动的华彩。”《汉水汉中》纪录片的最后,对汉中的文化精神做出了如下概括:“汉中人的血脉中,有山的硬朗,有水的灵动。战火的洗礼,锻造出无畏的品格;自然的险境,磨炼出坚韧品质;祖先的荣光薪火相传,辉映出千百年的峥嵘岁月;继往开来,新机遇、新挑战,奏响了新时代的号角,为汉中人带来新的征程,为汉中大地勾画出新的前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汉中地处偏远的内地,又被秦巴山地所阻,其地域性格自然有封闭保守的一面。汉水蜿蜒曲折,却滚滚向前,通江达海;蜀道翻山越岭,起伏跌宕,沟通南北,又赋予汉中人民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品格,走出汉中,弄潮长江,挺立高山,是汉中人民永恒的追求。于波也总结道:“无论是自然演变历程,还是人类社会的进程,总在不断跳跃着这样几个关键词:阅尽坎坷、历久弥新、矢志不渝、锻造辉煌……而这,不正是汉中大地自古至今英才贤达的精神特质吗?不正是当今386万汉中儿女继往开来的巨大精神动力吗?”

古往今来,大量文人曾经用诗词歌赋描绘汉中,赞美汉中,“汉中的历史底蕴和自然景观,激荡起文人无穷的才思;文人的诗词题咏,也辉映了汉中的山川大地”。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更应该用新的载体,宣传汉中,推广汉中。汉中市委宣传部部长王春丽说:“立足扩大汉中文化对外影响力,讲好汉中故事,传播汉中声音,提升文化软实力。”应该说,《汉水汉中》就是讲好汉中故事、传播汉中声音的一部精品力作。在未来的汉中文化建设中,应该按要求做到,“邀请名人、名家、名编导,深入挖掘整理汉中丰厚的文化资源,寻找文化力量,传播文化价值,打造并推出彰显汉中地域元素的优秀文艺作品、影视剧作,以精品佳作引领汉中文化由‘高峰’向‘高原’迈进,推动全民文化自觉自信。”“让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出新时代的正能量,转化为推动‘三市’建设、同步小康的强大精神力量。”我想《汉水汉中》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专题片展示真美汉中新形象,为汉中的经济、文化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www.xing528.com)

【注释】

[1]原载于《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年第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