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面对“一带一路”全面对外开放的倡议部署,人才培养是确保事业发展的智力保障。对于陕南区域文化的对外输出,仅仅培养能听说读写的纯外语人才或纯外贸人才都不适应市场需求,需要培养交叉学科、适宜外向型经济文化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一带一路”所覆盖的中亚、南亚、西亚等地区,涉及官方语言达40余种。然而,我国外语类高校教授的语种虽然有约60种,到2020年将达到100多种,但很多小语种的外语教师和学生人数极少,熟悉输入输出国区域经济文化并具备国际贸易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也非常少,各地区高校培养人才的信息还不畅通,缺乏统筹规划,因此人才供需对口的问题还没有协调好。
对于陕南高校而言,建议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在保障对外交流语言“高标准”的同时,开展“语言+区域文化+国际金融/国际关系/国际新闻传播/国际法/国际中国学”等人才类型的培养,着力培养切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诸多国家进行合作交流需要的复语型、复合型人才。
再者,需要在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建设陕南民俗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探索陕南民俗文化在全球发展的战略问题,调研并探究陕南民俗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具体可以做的工作有:①运用网络平台调查和收集国内外对陕南民俗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评估目前的传播和推介手段;②就陕南地方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障碍及失利之处进行探究,比如受众面小、支持少、缺合作、译品质量低等问题;③构建起专业的对外传播服务队伍,建立涵盖高端翻译、政策调研、决策咨询等多元化对外传播服务体系。(www.xing528.com)
总之,陕南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的价值可谓潜力巨大,在政府和业界努力的同时,教育科研界在人才培养和智力保障机制方面的工作对于此项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此外,制定操作性强的发展战略、进行高质量的文献整理和翻译工作、扩大成功案例成果推广、重视培养胜任外向型文化发展需求的人才等都是未来陕南民俗文化对外传播研究与实践应该关注的内容。
【注释】
[1]原载于《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8月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