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跨度上,“石门十三品”历经东汉至南宋,而东汉是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开始,南宋是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之时。在这样一个持续千年的南北文化交流和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壮美历程之中,褒斜道及褒河水利工程也几经兴衰,但石门石刻绵延不绝,向世人昭示着中国经济文化南移的轨迹。“石门十三品”是南北江、河文化滋润的硕果,是东汉、南北朝和南宋时期南方开发加快,南北文化在汉中盆地交流融通的硕果。中国书法艺术在东汉到南宋时期也实现了两大跨越:一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诸体基本定型,实现了汉字艺术形态的跨越;二是书法艺术审美不断开拓创新,“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实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美学的两大跨越。元、明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江河日下,反映在书法上则是崇尚摹古,平庸无奇。因此,“石门十三品”是中国书法艺术在东汉至南宋时期繁荣发展、走向成熟的硕果。
“石门十三品”一览表
续表
续表(www.xing528.com)
“石门十三品”是黄河与长江两大文明对话的历史记录。由于褒斜道是沟通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大通道,因此,镌刻在褒斜道南出口褒谷石门隧道内外的摩崖石刻,就保留着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烙印。十三品中刻石最早的《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简称《鄐君碑》或《大开通》。学者施蛰存在《金石丛话》中指出“确实可信的第一次摩崖是陕西褒城县褒谷中的《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这块十三品中的“老大”,记载的是东汉永平六年至九年(63—69),河北钜鹿(今河北邢台)人鄐君率领益州(今重庆市、四川省等地)的广汉(今四川广汉)、蜀郡(今四川成都)、巴郡(今重庆),“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来自江、河南北两地的组织者与施工者共同组成了这次褒斜道的开凿大军,就是南北文化融合的例证。南宋晏袤在《鄐君摩崖释文》中说:“今碑刻于永平六年,载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太守钜鹿鄐君,部掾治级王宏、史荀茂、张宇、韩岑等典功作。”
褒斜道修筑成功之后,“益州东至京师去就安稳”,促进了大西南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石门颂》摩崖,是十三品中汉代石刻的精品,是“汉三颂”(《石门颂》《西狭颂》《郙阁颂》)中刻石最早、字数最多、价值最大的东汉摩崖神品,一开篇就强调了石门所在的褒谷是江河文化的荟萃之地,“惟坤灵定位,川泽股躬。泽有所注,川有所通。斜谷之川,其泽南隆。八方所达,益域为充。”天地之间,秦巴山地,褒斜二水,沟通江河,通达八方,天府之国。“自南自北,四海攸通。君子安乐,庶士悦雍,商人咸憘,农夫永同。”《石门颂》最伟大的精神财富,就是强调南北的沟通与融通。这种可贵的统一思想在北魏《石门铭》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石门铭》虽产生在北魏南北分裂之时,但有强烈的渴望统一江、河南北两大流域的理念,“此门盖汉永平中所穿,将五百载。世代绵迴,戎夷递作,乍开乍闭,通塞不恒。自晋氏南迁,斯路废矣!”自公元317年东晋南迁,到北魏公元504年夺取汉中,褒斜道阻塞在180年以上。“皇魏正始元年,汉中献地,褒斜始开”。北魏梁、秦二州刺史羊祉,命左校令贾三德,领徒一万人,石师百人,开凿褒斜道,“起四年十月十日,讫永平二年正月毕功。阁广四丈,路广六丈,皆填溪栈壑,砰险梁危,自廻车至谷口二百余里,连辀骈辔而进,往哲所不工,前贤所辍思,莫不夷通焉”。这次开通褒斜道,于北魏正始四年(507)至永平二年(509)完成,艰巨而浩大的工程只用了一年零三个月,而且道路修筑水平超过汉代,“阁广四丈,路广六丈”,即栈阁宽约12.85米,道路宽约17.78米,可以与现在的省级公路相媲美。“王升履之,可无临深之叹;葛氏若存,幸息木牛之劳”。此次修建,超过了东汉王升时期和三国诸葛亮时代,由于道路水平提高,因而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于是畜产盐铁之利,纨绵罽毼之饶,充牣川内,四民富实,百姓息肩,壮矣!”这再一次证明汉唐时期蜀道交通的发达,催生了“石门十三品”的诞生,而石门石刻记录了这一时期南北交通的盛况,反映了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在此融汇的壮美图景。初唐诗人卢照邻在《送粹州高参军还京》中说:“京洛风尘远,褒斜烟雾深。北游君似智,南飞我异禽”。这里的“北游”与“南飞”的文人墨客、仕宦官僚与商旅行人、邮驿信使都经过褒斜道,使褒谷口成为南北文化融通的咽喉廊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