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鸿
在诗中徜徉,在画中漫溢,在书法中织成锦绣。这便是一代才女黄稚荃一生的写照。
黄稚荃书法
黄稚荃(1908—1993),女,笔名杜邻,四川省江安县水清乡人。曾任四川省政协常委、四川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四川省书法协会理事等职,以工于诗、书、画而闻名于世,被称为“诗书画三绝的蜀中才女”。
黄稚荃自幼受家庭文化熏陶,经史子集、唐诗宋词无所不览。1930年,毕业于成都高等师范学院。次年,以研究成果《楚辞考异》一巨册及自作诗一册报考北平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历史专业,以优异成绩被录取,跟随著名学者、诗人黄节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为黄得意门生之一。
1933年,黄稚荃因患骨结核,病情加重,回四川疗养。翌年病愈。当时华北已沦入日军铁蹄之下,无法返校,黄稚荃乃留四川大学等校任教。教学之余仍继续完成研究生院课题,撰写出《文选颜鲍谢诗评补》《论颜谢异同》等论著。
1939年,侵华日军已占领中国大片国土。国民党元老派中有识之士张继等提请国民政府迅速建立国史馆以保存档案史料,使国脉民魂得以延续。1944年,黄稚荃以卓绝的才、学、识,被聘为国史馆筹委会编审。1946年,国史馆正式成立,她被正式任命为国史馆纂修,其间,她为编写国史搜集整理四川辛亥革命有关史料付印及手抄稿数十件,同时还题写旧民主主义革命先驱黄兴及四川籍抗战著名将领李家钰、王铭章、许国璋、铙国华等人传记,载入国史。
黄稚荃
黄稚荃画作
20世纪50年代,黄稚荃写成《前国民政府国史馆筹备及成立经过》一文,以翔实的史料记载了前国史馆的机构建置、组织条例、办事细则、秘密史料保管等史实。此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篇也是唯一的一篇研究前国史馆的专文,存史价值甚高。1990年被收入《杜邻存稿》一书。
黄稚荃以工于诗、书、画而闻名于世。她对《诗经》、楚辞、唐宋诗词、六朝文献、中国诗史、中国文学音韵学均有独到研究。早年即以《稚荃三十以前诗》的出版和出色的书画成绩而负有“诗书画三绝的蜀中才女”之盛名。著名诗人、学者谢无量等为《稚荃三十以前诗》作序,称赞该诗集为“卓然大雅之音”“骎骎摩少陵之垒”。黄稚荃的文艺论著《杜诗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杜诗札记》等等,皆自成一家之言。(www.xing528.com)
黄稚荃29岁时所作工笔白描《洛神图》,空灵飘逸,深得曹植《洛神赋》之神韵,诸多名家曾为该画题款。黄稚荃一生最喜爱画墨梅,谓“凡草木皆无岁寒之操,而此花独全君子之节”。她笔下的梅花寄托着她一生崇尚并奉行的气节和操守。
黄稚荃精于书法,篆、隶、真、行、草,诸体皆工,自髫龄至白头,数十年练笔不辍。20世纪80年代应日本友人邀请,书《唐代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一幅,在日本展出,受到日本书法界高度赞赏,作品收入日本编辑的《图录》出版。
1943年春,黄稚荃丈夫冷融在蒙藏委员会常委和西康民政厅长任内时,因力主抗战和严禁鸦片触怒军阀和西康部分官员,被人杀害于返康途中。惊天骤变发生时,家中又连续遭匿名信恐吓,言称若黄稚荃讲出冷融被害的真相,就要加害于她和幼子怀昭;而西康财政厅李厅长则衔命送来一百万元巨额支票一张,意在以缄其口。万般孤危之际,黄稚荃以超人的胆识和意志,强忍悲痛,顶住威胁,抗拒利诱,义正词严地道出了冷融被害的真相,坚决要求“将实情上报中央,明令缉凶”。但由于当时国民政府法纪不张,纵容地方势力腐败,杀害冷融的真凶始终逍遥法外。
1943—1949年,黄稚荃被推选为国民政府立法委员及四川省临时参议会议员,从不骄奢,廉洁自律,布衣蔬食,淡泊名利。常言“小器易盈,凡得意张狂者,必无大成就”。在南京期间,与丈夫冷融一起以自己的薪金资助了若干去南京求学的四川籍学生。家乡贫困亲友凡有所求,必倾囊相助,自认为天地万物皆大自然所赐,“民胞物与”的精神是人类应有的美德。
成都解放前夕,国民政府遣人送来机票两张,力劝黄稚荃携幼子去台湾,被她断然拒绝。
新中国成立后,黄稚荃历任重庆市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常委等职,曾先后在成都大川学院、重庆西南高等师范、西南高等学校等校任教授。每日炊事、洗涤劳作之余,黄稚荃仍坚持写作和习练书法,这种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始终如一地灌注了她的一生。
为慕名家手笔而前来求书画者甚众,然市井商贾欲求书匾额楹联,润笔极丰,她也决不为之挥毫;而省内外风景名胜纪念堂馆每有所托,虽毫无报酬,她却愿为之欣然命笔。今峨眉山、乌尤寺、杜甫草堂、武侯祠、江油李白纪念馆等许多名胜地,留下了她大量的书画精品。
自1982年起,黄稚荃先生先后担任过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四川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四川省书法协会理事等职。到了暮年,她更忘情于学海漫游、执着于书法研究,将一生治学成果辑成《杜邻存稿》一册,收入文艺论文及杂感46篇计20万余字,1990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杜邻诗存》问世,此诗集收录作者古典诗390余首,几乎每首诗皆精美绝伦。黄稚荃一生绘画精品集《梅谱》、旧作《文选颜鲍谢诗评补》四卷、楷书《金刚经》以及部分书法作品,亦在她病逝后陆续整理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