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故宫文物南迁:中华民族文化保护史上的奇迹

故宫文物南迁:中华民族文化保护史上的奇迹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故宫文物南迁,堪称中华民族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史上创造的奇迹。形势告急,中国故宫博物院决定将馆藏精品转移,以避战火浩劫。集聚在午门前预备南迁的故宫文物工作人员将青铜器装入木匣内准备南迁故宫文物南迁官兵沿途护卫南下1933年2月5日开始,19557箱文物从神武门广场出发,由几十辆板车轮流运往火车站。这一大批文物在11月20日至12月8日之间离开南京,几天后,南京被攻陷。

故宫文物南迁:中华民族文化保护史上的奇迹

文/李贵平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故宫博物院文物抗日战争的炮火中被迫大迁移——13427箱故宫文物的精华运离北平,先至南京,后至西南,分南、中、北三路辗转入川。百万件文物、上万千米路程、长达十几年的时间跨度,战火纷飞,一路坎坷。

如果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抗战,那么“故宫文物南迁”就是全民护宝。在当时抗战背景下,军队、国民政府、地方政府、老百姓……所到之处,都在竭尽所能提供帮助,安排存放点。可以说,故宫文物南迁,堪称中华民族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史上创造的奇迹。

耗时一年整理包装南迁文物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袭沈阳北大营;翌年进攻热河,窥伺华北;1933年攻陷山海关。形势告急,中国故宫博物院决定将馆藏精品转移,以避战火浩劫。

1932年秋,故宫人开始了对转移文物的挑选,最终选定的珍品包括书画近9000幅,瓷器2.7万余件,铜器、铜镜、铜印2600余件,还有《四库全书》等各种文献

“当时,故宫人光打包就花了大半年时间,一共打出13427箱。每件文物的包装至少有4层:纸、棉花、稻草、木箱,有时候外面还套上个大铁箱。这一步骤保证了运输途中不论翻车、进水,损失微乎其微。”加上北平古物陈列所、颐和园国子监的6000多箱,文物总计达19557箱。

如此精密的打包工程,主要出自故宫人自己的摸索和试验。“由于不放心,1.3万多箱文物,几乎都是由故宫里的文物专家、老职工,包括当时的领导亲自动手,每一件、每一箱都非常严密。”

待故宫人经过反复的空中落下试验、确认无误后,才在箱子外面打上当时政府和北平故宫博物院的封条,封条上记载着封存的年月。

就这样,从挑选“南迁品”到包装完成,故宫人共花了近一年时间。

集聚在午门前预备南迁的故宫文物

工作人员将青铜器装入木匣内准备南迁

故宫文物南迁

官兵沿途护卫南下

1933年2月5日开始,19557箱文物从神武门广场出发,由几十辆板车轮流运往火车站。军队全城护送,沿途军警林立,板车在熟悉的街道上行驶,街上空无一人,除了车子疾驰的辘辘声之外,听不到一点别的声音……

这批浩大的故宫文物运出北平后,每节车厢都有军警,火车经过的每个分段,地方都会派出军力;一些路段还设有骑兵,沿路跟着火车跑。

随5批文物一同离开北平、走完全程“南迁”路的,还有20位故宫人。包括马衡、庄尚严、那志良等近10位故宫专家,还有一大批工人、眷属。

1933年2月和3月,当文物通过铁路运至南方后,专家组临时决定,先把装书画的箱子运到上海保存。在上海,文物被放在相对安全的外国租界的两个库房里,每个库房都有法国或英国警察辅以中国便衣守卫。来自北平的三个博物馆——国立中央博物馆、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的官方书籍和文件,直接被送往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

1936年,日军进逼上海,华东地区岌岌可危,这些珍宝不得不再次转移。于是,故宫管理委员会通过了一个方案,即分三路将文物(和政府一起)向西转移到重庆和四川地区。

第一批 存文物图书馆被炸飞

1937年8月14日,第一批文物运出南京,还是在南京大屠杀发生之前,这批文物勉强逃过了被毁的命运。第一批运出的文物沿长江水路到达汉口(武汉附近),然后用火车运到长沙。几个月内,长沙也危险了,这些箱子又经广西运至贵州——不久,长沙原来存放这些箱子的图书馆就被一颗炸弹夷为平地。

一年后,这批文物被运到了贵州安顺附近的一个隐蔽的山洞里。在这里,此批文物度过了1938年到1947年间的漫长岁月。“每到一地都是千难万险。我还记得在去贵州的路上,乌江上有一座桥,下面是湍急的河流,中间是竹子与木板钉起来的桥,过桥时所有的人都要下车,让车慢慢开过去,我们跟在后面,小心翼翼走过去。”

第二批 装箱船被水冲到下游

同年11月初,第二批文物也在准备迁移。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着,装箱、装车、把9369个箱子运至码头。这一大批文物在11月20日至12月8日之间离开南京,几天后,南京被攻陷。12月10日,9369箱文物通过轮船经长江被运至汉口;一天后,汉口的孔庙(文物箱件曾在这里存放)被炸毁了。箱件继续迁移,3月份到了宜昌。

文物不得不在宜昌停留几个月等待河水上涨。到了秋天,文物继续转移,穿过险恶的长江三峡到达战时首都重庆。随后重庆也陷入危机。1939年春,这些国宝箱件又被装上小木船再次迁移,部分船只由纤夫用缆绳拉着在急流中前进,目的地是四川乐山的安谷乡。

据乐山地方志书记载,当时还发生了一个意外事故,有一根纤绳断了,船体失去控制,装满国宝箱件的船只连同船里的工作人员一直被水冲到下游,庆幸的是并没有太大的损失。这些文物箱件,是由搬运工扛着走完去往乐山的最后一段路程的。

第三批 刚到成都又奉命去峨眉

第三批文物从南京运出后,经陕西最后被运到四川,这是运送最艰难的一路。这批文物共7286箱,于1937年12月10日日军攻陷南京前夕从南京出发,经陆路由火车运往徐州,接着在1938年1月到5月间又被装进300辆卡车运到陕西汉中

这条线是沿着秦岭行进的,山间道路有时泥泞不堪,有时还会遭遇山崩。其间,一场大雪将整个运输队伍困在山间,没有食物也没有地方住,幸而后来救援队赶到。运宝大队在4月10日抵达四川,路上整整花了48天。文物在成都的储存地点是东门的大慈寺。没想到刚到成都,又一道命令下来了:要把国宝箱件再运到130多千米之外的峨眉山

大迁移 三条线路主要落脚四川

国民政府将南迁文物分为南、中、北三路向黔、湘、川、陕腹地疏散转移,具体线路是:(www.xing528.com)

第一批走南路,从南京到汉口,再运到长沙,后到贵阳、安顺,最后疏散到四川。第二批走中路,从南京到汉口,又从汉口到宜昌,再到重庆,后又疏散到四川乐山的安谷乡。第三批走北路,从南京运到徐州,再经陇海线到宝鸡、汉中,又运到成都,再运到峨眉县。

当年的成都大慈寺也存放过故宫文物

这三条线路最后的归宿地主要是在四川。从1939年到1946年,在保护故宫文物的过程中,四川峨眉县和乐山县民众作出了卓越贡献。

之所以选址峨眉县和乐山县,是因为“(此地)乡多祠宇,且轩敞易修理,不与民居接邻而易消防。一再履勘,始择定一寺六祠,为存渝文物迁储仓库。仓库选定,一面兴工修缮,一面进行移运”。

护送文物入川的部队,是国民军精锐部队改编的二十九师某营,营长陶坚民。1940年陶奉调抗战前线,继任营长刘建国。1941年春,该营调走,接任部队为中央军委特别工作服务团第五连,连长冯昌运。两支部队军纪严明,装备精良,责任心强,有力地保证了故宫文物顺利南迁入川。

在峨眉 文物储藏在“一庙两寺”

峨眉山幅员辽阔,森林茂密,足以移储文物,工作人员原计划将文物储于山上诸寺中,但搬运困难,且山上阴冷潮湿。后经考察,他们选取了两处地方存放文物,其中一处为峨眉县东门附郭之大佛寺,后将5094箱故宫文物存放于大佛寺(现峨眉山市银杏苑小区)。还有一处为峨眉县城西门的武庙,这是一座已经破败的四合院青瓦房。经过修缮后,2047箱文物存放于此。

1939年和1941年,日军飞机两次轰炸乐山,而峨眉距被轰炸地点仅10余千米。考虑到大佛寺殿宇威严,目标显著,容易招致敌机来袭。1942年,办事处在县政府的帮助下,大佛寺文物全数搬往土主祠和许祠。

峨眉县地方志介绍,1943年春,峨眉县城内一家鸦片烟馆引起火灾,旁及一家菜油商店,立时火势迅速蔓延,大火窜至西门外武庙库房,为避免文物被烧,故宫博物院峨眉办事处主任那志良急忙找当地保长,命令驻军士兵将西门外草房一律拆除,所拆房子由故宫博物院赔偿,同时守库员工用水枪、火钩等奋勇扑火,阻断了火源,保全了文物。

峨眉一带天气潮湿,白蚁滋生,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管理“仓库”的故宫人平时要请治蚁专家,药物祛蚁;天气晴好、相对平安的时候,还要把文物定期拿出来整理、晾晒。按当时的故宫制度,每一次晾晒都要有专家在场,有卫兵把守,有几个人签字。

因存于峨眉的文物无一损坏,无一丢失,负责管理的那志良获颁“胜利勋章”。

在乐山 老百姓用肩膀拉船逆行

中路文物共有9369箱,是三路迁徙中数量最大的一批。文物储存重庆期间,遇日机空袭山城,轰炸不断,行政院令文物限期转移。故宫博物院马衡院长率队从重庆西出觅地,几经筛选,最终选中乐山县城西南10千米处安谷乡境内。

故宫南迁文物为什么选择乐山的安谷乡呢?理由有三。第一,安谷是近郊乡村,离乐山城区仅十千米;第二,安谷地处大渡河南岸,水上运输便捷,连通三江(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下至宜宾、重庆;第三,安谷有祠堂、庙宇一百多座,可供文物存放的选择余地大。

1939年春,马衡院长等人在西移重庆文物将要受到敌机轰炸威胁时,就决定将文物向岷江上游移运,亲自带领欧阳道达一行到乐山安谷,“勘定安谷有十几个祠堂可以借用”,并留下欧阳道达驻乐山,处理文物存放安谷的前期准备工作。而最后选中离大渡河内河两侧水路运输方便、陆路管理相对集中的乐山安谷六祠一寺。

1939年初,欧阳道达受命进驻乐山,负责文物运抵安谷的前期准备工作。4月22日,故宫博物院从重庆通过中国银行重庆分行汇款5000元给乐山县府街乐安旅社的欧阳道达,作为乐山办事处的工作经费。在安谷乡乡长刘钊的协助下,召集文物存放库所在祠堂的族长、房长、执事及古佛寺僧人谈妥,将各祠堂供奉的祖宗牌位、神像隔离保护,以便文物迁返时还宗祠、寺庙以本来面目。

1939年7月10日至9月18日,重庆运抵宜宾的9361箱故宫文物和一百多箱南京中央博物院文物,由中国联运社、民生轮船公司经水路相继分二十七批运抵乐山冠英、杨卡渡(当时属犍为县管辖)、杜家场渡口,再搬上木船、竹筏,由小铜河、鹰嘴岩逆水上行,全靠人力拉纤,经张二湾、王落渡、魏落渡、新开渡、中渡坎、河湾儿、顺河场等渡口、码头,分别卸载,将文物搬入古佛寺、朱潘刘三氏宗祠、宋氏宗祠及易氏宗祠、陈氏宗祠、梁氏宗祠、赵氏宗祠七个库房。

至此,中路西迁文物全部存放于安谷。

北平故宫博物院乐山办事处随之成立,设驻宋祠,欧阳道达任乐山办事处主任,文物保护驻军由特务连连长冯昌运负责。

当时,故宫文物从宜宾沿江而上,是乐山人用肩膀拉着船逆流前行;故宫文物刚到乐山,遭遇日机轰炸,是乐山人紧急搬迁和转运,并腾出房屋、祖祠安放文物。

到1945年底,故宫国宝在乐山县安谷乡设库安全存放了近8年,无一损坏。

表谢意 故宫博物院院长手书牌匾

1945年,抗战胜利,国民政府准备还都南京,存放在峨眉、乐山的文物也奉命做迁返准备。文物东归线路是:先集中到重庆,再分批运回南京。新中国成立后,文物分批北返,1950年时从南京运回第一批1500箱,到1953年又运了一大批。

乐山市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资料显示,1946年4月,国民政府为旌表乐山安谷乡各宗祠设库存放文物的功绩,特题颁“功侔鲁壁”木匾6块,“功侔鲁壁”四个楷书大字为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手书,分别赠给朱潘刘三氏祠,宋氏祠、赵氏祠、陈氏祠、易氏祠、梁氏祠。

“鲁壁”的典故,是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的九代孙将《礼记》《尚书》《论语》《春秋》《孝经》等儒家竹简,藏于曲阜孔府的一堵墙内,到汉武帝时,鲁恭王刘余扩建宫室,拆墙发现了,使儒家经典得以传世。“侔”在古汉语中是“比”的意思。“功侔鲁壁”,意为保藏故宫国宝的功劳,可以与鲁壁藏书相提并论。

1946年4月国民政府旌表乐山安谷乡存放文物的功绩

存储故宫文物

文物迁离乐山后,1947年2月5日,故宫博物院乐山办事处致乐山县政府函表示感谢:“敬启者:本院迁贮贵县辖境安谷乡文物,感荷贵县政府始终爱护,并于典守事宜,随时惠予指导,八载于兹,文物赖以安然无恙,而先后移运工作,复存热心协助,藉已利便进行。”

另有一函称:“又查由贵县政府派驻马鞍山临时站外围警卫,自三十五年(1946年)九月十日至三十六年(1947年)二月六日止,服务勤劳,实纫公感。除已由本院按日赍送犒劳费5000元外,现因任务完毕,应请即饬撤回。相应一并函达,即希查照为荷。”以上两份函件的原件,均存放于乐山市档案馆。

2016年9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与故宫博物院前任院长、故宫研究院院长郑欣淼,来到安谷故宫文物南迁史料陈列馆。郑欣淼说:“我四年前曾来过,还记得一个农民企业家倾其所有,建设了这个陈列馆,把一段抗战历史变成了全民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