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影响城市规划实施最为直接的要素来看,大致可以将这些因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组织管理
城市规划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而各级政府的机构组织、管理行为的方式方法以及政府间的相互关系等都会对城市规划的实施产生影响。
2.城市发展状况
城市规划的实施都是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手段才能进行的,因此,城市发展的状况就决定了城市规划实施的基本途径和可能。
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城市发展的基本方式和内在机理,从而对城市规划实施的时序、内容和要求就完全不同,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必须针对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依据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逻辑来积极应对。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也会对政府的财政状况产生影响,政府运用于城市建设的投资就会具有不同的特征,这将直接关系到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
3.社会意愿与公众参与
城市规划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城市规划的实施是由城市社会整体共同进行的,因此,城市社会中各个方面的参与及其态度、意愿等,是城市规划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
城市规划的实施需要社会共同遵守和共同参与,因此这就必然涉及法律保障和社会运作机制等方面的内容,而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社会运作机制等本身就是社会选择的结果。由此而言,社会公众对城市规划的认知程度、对城市规划作用的认识以及公众对城市规划编制时的参与程度及其作用等,往往决定了公众是否有意愿来遵守和执行城市规划,同时也决定了城市规划实施阶段的参与情况。
4.法律保障
城市规划既是政府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直接关联,而社会利益又具有多样性,在这样的条件下,只有通过法律制度的建设和保障,才有可能更好地调节社会利益关系,从而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www.xing528.com)
从政府行政行为的角度讲,所有行政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立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因此,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授权,政府才能开展具体的城市规划行政工作。
从社会公众的角度讲,法律法规所确定的准则和内容是社会集体行动的基础,因此,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守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对于不遵守城市规划的行为则可追究法律责任,从而保证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
在通常情况下,法律法规的规定越是详尽、明确,城市规划实施过程所受到的干扰越少。但很显然,一方面法律法规不可能穷尽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所有情况和可能性,另一方面在细节上过于明确和刚性的法律法规在发展变化中的适应性较差,由此也会造成在新情况下难以实施的问题。
历年真题
下列关于城市规划实施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9-78]
A.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决定规划实施的基本路径与可能性
B.规划实施需要社会共同遵守与参与,必然涉及法律保障与社会运作机制等内容
C.社会公众对规划的认知和参与程度,影响其是否愿意遵守与执行规划
D.下层次规划的编制、实施不会对上层次规划的实施结果产生影响
【答案】 D
【解析】 城市规划编制的成果是规划实施的基础,而不同层次的规划成果间的关系直接决定了上层次规划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