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乡规划原理: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

城乡规划原理: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恢复对基本环境问题的重视,城市设计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出。城市设计在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位置。它有其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方法。2)城市设计师和建筑师的不同。历年真题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城市设计的定义,不包括( )。重点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未体现城市设计内容和要求的,应当及时修改完善。

城乡规划原理: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

1.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1)起源。

现代城市设计的概念是从西方城市美化运动起源的。“城市设计”一词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于北美,取代了含较窄而且过时的“市政设计”。

(2)定义。

1988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是这样定义城市设计的:“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一般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为近期开发地段的建设项目而进行的详细规划和具体设计。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也称为综合环境设计。”

在《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中,城市设计被定义为“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2.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1)古代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两者关系:工业革命以前,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基本上是一回事,并附属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几乎与城市的历史同样悠久。

(2)现代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1)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城市规划学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现代城市规划应运而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规划的重点已经从物质环境转向了公共政策和社会经济,城市规划也逐渐趋向于成为一门社会科学。

2)城市设计的形成: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再次提出了城市设计的问题。为了恢复对基本环境问题的重视,城市设计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出。到了20世纪70年代,城市设计已经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

3)两者关系:现代城市规划在发展的初期包含了城市设计的内容。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都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3)城市设计在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的位置。

1)城市设计脱离城市规划:现代城市设计经历了与城市规划一起脱离建筑学、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独立形成、城市设计学科自身发展这一系列过程。它有其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方法。

2)城市设计师和建筑师的不同。在具体的城市设计工作中,建筑师比较注重最终物质形式的结果,而规划师大多从城市发展过程的角度看待问题,城市设计师介乎两种身份之间,城市设计的实践则介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之间。

3)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异同。

研究内容: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都关注经济、社会、环境等要素,但是城市规划考虑的问题更加广泛和全面,而城市设计则以研究物质形体环境为主,主要从三维空间出发来考虑问题。

本质方面:城市规划的本质是对未来的预测和计划、控制,社会和政策属性很强,而城市设计虽然也有控制和引导的作用,但是设计和创造是其主要特征。

地位方面:城市规划在法律体系中占据一定地位,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定性,而城市设计在体制上大多是依附于城市规划而存在的。

实施方面:从规划实施的角度出发,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从城市规划和开发的一开始就要考虑城市设计问题。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城市设计依附于城市规划体制,主要是作为一种技术方法而存在。

历年真题

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城市设计的定义,不包括( )。[2019-72]

A.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B.城市设计是一系列建筑设计的组合

C.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

D.城市设计也称为综合环境设计

【答案】 B

【解析】 1988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是这样定义城市设计的:“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一般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为近期开发地段的建设项目而进行的详细规划和具体设计。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等方面,必须综合体现社会、经济、城市功能、审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也称为综合环境设计。”

2.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2019-76]

A.工业革命以前,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没有严格区别

B.工业革命后,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初期包含了城市设计的内容

C.西方城市美化运动是现代城市设计概念的渊源之一

D.城市设计是包含了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的学科

【答案】 D

【解析】 城市设计在开始之初是附属于建筑学,之后在城市规划中包含了城市设计的内容,现代的城市设计也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不包含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学科,D选项错误。

3.“城市设计(Urban Design)”一词首次出现于( )。[2018-76]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答案】 D

【解析】 “城市设计(Urban Design)”一词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于北美。

4.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2018-78]

A.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应当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并提出建筑高度、体量、风格、色彩等控制要求

B.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应当纳入控制详细规划,详细控制要点应纳入修建性详细规划

C.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内重点地区的城市设计

D.城市设计重点地区范围以外地区,可依据总体城市设计,单独或者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开展设计

【答案】 B

【解析】 《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第十四条: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应当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并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关指标中。重点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未体现城市设计内容和要求的,应当及时修改完善。

5.关于城市设计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4-78]、[2011-77]

A.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

B.由政府组织编制的城市设计项目具有法律效力

C.我国的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

D.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是两个独立发展起来的学科

【答案】 A

【解析】 从规划实施的角度出发,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从城市规划和开发的一开始就要考虑城市设计问题,A选项正确。城市规划在法律体系中占据一定地位,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定性,而城市设计在体制上大多是依附于城市规划而存在的,B选项错误。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城市设计依附于城市规划体制,主要是作为一种技术方法而存在,C选项错误。现代城市规划在发展的初期包含了城市设计的内容,D选项错误。

6.下列关于城市设计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3-78]

A.工业革命以前,城市设计基本上依附于城市规划

B.城市设计正在逐渐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

C.城市设计常用于表达城市开发意向和辅助规划设计研究

D.我国的规划体系中,城市设计主要作为一种技术方法存在

【答案】 A

【解析】 工业革命以前,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基本上是一回事,并附属于建筑学,A选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城市设计已经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B选项正确。在我国,近年来城市设计的实践比较丰富,各种探索都很活跃,具体来说以下的五种类型比较常见:城市设计策略、城市开发意象、研究辅助型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环境改善,C选项正确。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城市设计在体制上依附于城市规划,主要作为一种技术方法而存在,D选项正确。

7.下列关于城市设计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2-78]

A.城市设计具有悠久历史,现代城市设计的概念是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

B.城市设计强调建筑与空间的视觉质量

C.城市设计与人、空间和行为的社会特征密切相关

D.为人创造场所逐渐成为城市设计的主流观念

【答案】 A

【解析】 城市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现代城市设计概念是从西方城市美化运动起源的。

3.城市设计主要理论的发展过程

(1)强调建筑与空间的视觉质量。

“视觉艺术”的思路,是一种对城市设计较早、较“建筑”的狭义理解,这种思路突出强调了城市设计的结果特征,注重城市空间的视觉质量和审美经验,以城市景观和形式的表现为基本对象,而将文化、社会、经济、政治以及空间要素的形成等都置于次要地位。代表人物及观点见表9-23。

表9-23 代表人物及观点

(2)与人、空间和行为的社会特征密切相关。

“社会使用”关注的是人如何使用与复制空间,尤其关注于对空间的认知和理解。城市设计开始从更多的角度探索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代表人物及观点见表9-24。

表9-24 代表人物及观点

续表9-24

(3)创造场所。

代表理论及观点如表9-25所示。

表9-25 代表理论及观点

历年真题

1.下列措施可提高街道活力的是( )。[2020-82]

A.增加沿街餐饮和零售店 B.增加街道绿地

C.整治沿街商店招牌 D.沿街建筑高度降低

E.增加商业外摆

【答案】 ABDE

【解析】 整治沿街商店招牌并不一定能提高街道活力。

2.下列城市设计相关著作与作者搭配正确的有( )。[2019-100]

A.凯文·林奇:《城市意象》

B.埃利尔·沙里宁:《形式合成的纲要

C.威廉·H.怀特:《小型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D.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新理论》

E.扬·盖尔:《交往与空间》

【答案】 ACE

【解析】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形式合成的纲要》和《城市设计新理论》。

3.下列关于城市设计理论与其代表人物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8-100]、[2013-100]

A.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研究怎样的建筑和环境设计能够更好地支持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提升户外空间规划设计的有效途径

B.西谛在《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提出了现代城市空间组织的艺术原则

C.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了城市意象的构成要素是地标、节点、路径、边界和地区

D.第十小组尊重城市的有机生长,出版了《模式语言》一书,其设计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对人的关怀和对社会的关注

E.埃德蒙·N.培根在《小型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中,描述了城市空间质量与城市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证明物质环境的一些小改观,往往能显著地改善城市空间的使用情况

【答案】 BC

【解析】 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研究怎样的建筑和环境设计能够更好地支持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提出户外空间规划设计的有效途径,A选项错误。《模式语言》是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于1977年出版的,D选项错误。《小型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的作者为威廉·H.怀特,E选项错误。

4.舒尔茨《场所精神》研究的核心主题是( )。[2017-78]

A.城市不是艺术品,而是生动、复杂的生活本身

B.行为与建筑环境之间应有的内在联系

C.批评《雅典宪章》束缚了城市设计的实践

D.怎样的建筑和环境设计能够更好地支持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

【答案】 B

【解析】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认为城市永远不会成为艺术品,因为艺术是生活的抽象,而城市是生动、复杂而积极的生活本身,A选项错误。舒尔茨在《场所精神》中提出了行为与建筑环境之间应有的内在联系,B选项正确。十次小组批评《雅典宪章》束缚了城市设计的实践,C选项错误。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研究怎样的建筑和环境设计能够更好地支持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提出户外空间规划设计的有效途径,D选项错误。

5.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设计现状调查或分析的方法?( )[2014-77]

A.简·雅各布斯的“街道眼” B.戈登·库仑的“景观序列”

C.凯文·林奇的“认知地图” D.詹巴蒂斯塔·诺利的“图底理论”

【答案】 D

【解析】 D选项不属于城市设计现状调查或分析的方法。

6.下列关于城市设计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2-100]

A.西谛在《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提出了现代城市空间组织的艺术原则

B.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关于城市意象的构成要素是地标、节点、路径、边界和地区

C.亚历山大在《城市并非树形》一书中,描述了城市空间质量与城市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

D.舒尔茨在《场所精神》一书中,提出了行为与建成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场所是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相结合的有意义的整体

E.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关注街道、步行道、公园的社会功能

【答案】 ABDE

【解析】 威廉·H.怀特在《小型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中,描述了城市空间质量与城市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选项C错误。

7.埃利尔·沙里宁最先把( )纳入城市设计考虑的范畴。[2011-78]

A.景观学 B.建筑学

C.社会学 D.文化现象学

【答案】 C

【解析】 埃利尔·沙里宁首先强调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关心城市所表达出的文化气质与精神内涵,提倡物质与精神完整统一的城市设计方法。沙里宁首先把社会学方面的问题纳入城市设计考虑的范畴。

8.关于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表述,下列哪些项是不准确的?( )[2010-100]

A.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关于建筑体量的指导原则属于城市设计的工作范畴

B.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可以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质量

C.若城市设计项目中已具有控制指标和分图图则,则不需要单独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D.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后,可以依据法定程序对其中有关的城市设计内容进行调整(www.xing528.com)

E.城市设计成果的指标,可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控制指标

【答案】 CE

【解析】 控制性详细规划应把城市设计的研究作为确定各项指标的前提,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成果中纳入城市设计的指导性内容,予以弥补和提高,因此C选项错误。城市设计的内容可以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性内容,作为主要控制指标不准确,E选项错误。

4.城市设计目标的探索

(1)《经由设计》。

英国交通、环境与地方事务部和建筑与建成环境委员会在2000年出版的纲领性文件《经由设计》中提出了城市设计的七个目标。

1)特征:场所自身的独特性。

2)连续与封闭:场所中公共与私人的部分应该清晰的区别。

3)公共领域的质量:公共空间应该是有吸引力的室外场所。

4)通达性:公共场所应该易于到达并可以穿行。

5)可识别性:场所有清晰的意象和易于认识与熟悉。

6)适应性:场所的功能可以比较方便地转化。

7)多样性:场所的功能应该富于变化和提供选择。

(2)《关于美好城市形态的理论》。

凯文·林奇在1981年出版的《关于美好城市形态的理论》中定义了城市设计的五个功能纬度。

1)生命力:衡量场所形态与功能契合的程度,以及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能力。

2)感觉:场所能被使用者清晰感知并构建于相关时空的程度。

3)适宜性:场所的形态与空间肌理要符合使用者存在和潜在的行为模式。

4)可达性:接触其他的人、活动、资源、服务、信息和场所的能力,包括可接触的要素的质量与多样性。

5)控制性:使用场所和在其中工作或居住的人创造、管理可达空间和活动的程度。

(3)《城市设计宣言》。

阿兰·雅各布斯和唐纳德·埃普亚德在1987年发表的《城市设计宣言》中,提出了七点“未来良好城市环境所必需的要素”。

1)宜居性:一座城市应该是所有人都能安居的地方。

2)可识别性与控制性:居民应该感受到环境中有“属于”他们的地方,不论那里的产权是否属于他们。

3)获得机遇、想象力与欢乐的权利:居民应该可以在城市中告别过去、面向未来并获得欢乐。

4)真实性及意义:居民应该能够理解他们的城市,包括其基本规划、公共功能和机构及其所能提供的机会。

5)社区与公众生活:城市应该鼓励其居民参与社区与公众生活。

6)城市自给:城市应该尽可能满足城市发展所需能源和其他稀缺资源的自给。

7)公共环境:好的城市环境是所有居民的。每个市民都有权利获得最低程度的环境居住性、可识别性与控制性及发展的机会。

(4)《建筑环境共鸣设计》。

英国牛津综合技术学院的伊恩·本特利等5人对城市设计的目标和原则进行了探讨,最终在《建筑环境共鸣设计》中提出了七个关键问题。

可达性、多样性、可识别性、活力、视觉适宜性、丰富性、个性化。其后,在考虑到城市形态和行为模式对生态的影响后,又加入了资源效率、清洁和生态支撑三项原则。

(5)弗朗西斯·蒂巴尔兹。

1989年,当时的英国皇家规划师学会会长、英国城市设计集团的创始人弗朗西斯·蒂巴尔兹提出了一个包含十条城市设计原则的框架:①先于建筑考虑场所;②虚心学习过去,尊重文脉;③鼓励城镇中的混合使用;④以人的尺度进行设计;⑤鼓励步行自由;⑥满足社区各方的需要,并尊重其意见;⑦建立可识别(易辨认、易熟悉)的环境;⑧进行持久性和适应性强的建设;⑨避免同时发生太大的变化;⑩尽一切可能创造丰富、欢乐和美的环境。

(6)《新都市主义宪章》。

“新都市主义”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在美国出现的一系列关于城市设计的思潮,这些观点有大量共同的关注点:混合使用、环境敏感度、建筑与街道类型内在的秩序、明确的边缘和中心、可步行性、简洁的图示导则代替传统的分区标准等。

1993年新都市主义协会成立后发表了《新都市主义宪章》,倡导在下列原则下,重新建立公共政策和开发实践。

1)邻里在用途与人口构成上的多样性。

2)社区应该对步行和机动车交通同样重视。

3)城市必须由形态明确和普遍易达的公共场所和社区设施所形成。

4)城市场所应当由反映地方历史、气候、生态和建筑传统的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所构成。

历年真题

《新都市主义宪章》倡导的原则包括( )。[2017-100]、[2010-78]

A.应根据人的活动需求进行功能分区

B.邻里在土地使用与人口构成上的多样性

C.社区应该对步行和机动车交通同样重视

D.城市必须由形态明确和易达的公共场所和社区设施所形成

E.城市场所应当由反映地方历史、气候、生态和建筑传统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所构成

【答案】 CDE

【解析】 倡导的原则除CDE外,还包括:邻里在用途与人口构成上的多样性。

5.城市设计的内容

(1)城市形态与空间。

城市形态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土地用途、建筑形式、地块划分和街道类型。

1)土地用途是一个相对间接的影响要素,它决定了地块上的建筑功能,土地用途的改变会引起地块的合并或者是细分,甚至是街道类型等一系列的变化。

2)建筑是城市中街区的主要组成要素,建筑的形体、组合和体量限定了城市中的街道和广场空间。

3)地块划分和建筑有一定关联,不同尺度的地块往往对应了不同的建筑类型和形式,地块很少会被细分,地块的合并通常是为了建造更大的建筑,较大的地块甚至占据了整个城市街区。

4)街道是城市街区之间的空间,街道的格局往往承载了城市发展的历史信息,街道和街区、地块以及建筑共同反映了城市肌理。

(2)《拼贴城市》。

在1978年出版的《拼贴城市》一书中,柯林·罗和弗瑞德·科特将新的开发与城市历史结构和城市空间的传统类型联系起来,他们运用图底关系,展示了传统城市和现代城市空间模式的不同:传统城市几乎是全黑的,在成片的建筑中出现了一些聚集的空间,而现代城市几乎是全白的,在大量无法控制的空间中点缀着建筑。

(3)里昂·克里尔的城市空间四系统。

里昂·克里尔批评了现代主义的城市空间设计,确定了城市空间的四种系统。

1)城市街区是街道和广场布置形式的结果。

2)街道和广场的形式是街区布置的结果。

3)街道和广场是明确的形式类型。

4)建筑是明确的形式类型。

(4)城市设计中的感知和体验。

城市意象领域的重要著作是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通过研究,他发现对城市中区域、地标和路径观察可以被很容易地确定并组成一个完整的图示,产生了一个称为“可意象性”的概念:即物质环境的一种特性,对任何观察者都很可能唤起强烈的意象。他认为有效的环境意象需要三个特征。

1)个性:作为一个独立实体,物体与其他事物的区别。

2)结构:与观察者和其他物体的空间联系。

3)意义:物体对于观察者的使用或情感意义。

由于“意义”很难在城市和不同人群中取得一致,他把意义和形式分开,通过与“个性”和“结构”有关的形态特点来研究可意象性,总结出了五个关键的形态要素:路径、边缘、地区、节点、地标。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人们对“场所”以及人与场所的关系日益关注。场所概念通常强调归属感和人与场地的情感联系。

(5)城市设计中的审美和视觉。

1)戈登·库仑提出了“景观序列”的概念,认为城市环境可以从一个运动中的人的视角来设计,对于这个人来说,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种可塑的体验,一次经历压力和真空的旅行,一系列的开敞与围合,收缩和释放。

2)室外空间可以分为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积极空间相对围合,具有明确和独特的形状,而消极空间大多缺乏可以感知的连续边缘或形状,比如建筑物周围的空地。虽然积极的城市空间呈现出不同的大小和形状,但主要有两种类型:街道和广场。一般来说,街道是动态的空间,而广场是静态的空间。

3)卡米洛·西谛和保罗·祖克提出了评价广场的美学价值:广场通常是指一个被建筑物围合的区域,可能是纪念性的空间,也可能是公共活动的场所,或者兼具两种功能。

4)西谛根据一些欧洲城镇广场的视觉和美学分析,得出了一系列艺术原则。

围合:围合是都市的基本感受,公共广场应该是围合的实体。

独立的雕塑群:西谛反对建筑物是独立的雕塑,对于他来说,建筑的主要美学意义在于它的立面限定了空间,而且能够从这个空间中看到。

形状:广场应当和周围的建筑成比例,其深度适合于欣赏主要建筑(建筑高度的1~2倍),宽度取决于透视效果。

纪念碑:在偏离中心或沿着边缘可以设置一个纪念碑或公共雕塑。

5)祖克概括了艺术性都市广场的五种基本类型。

封闭广场——自主的空间:规则的几何形状和外围建筑元素的重复,围合空间仅仅被进入的街道打断。

主题广场——被控制的空间:某个或某组建筑物创造出强烈的场所感,主导了面前的空间以及周围的建筑。

核心广场——空间围绕一个中心:一个垂直核心强烈到足以在它周围创造空间感

广场群——空间单元组合在一起:单个的广场可以被有机或艺术地连接在一起。

无组织的广场——无限制的空间:这类广场虽然表现得无组织或形状不明确,但是至少都具有以上的一些品质

6)英国的皇家艺术委员会尝试着提出“好建筑”的六个标准。

秩序和统一:在建筑元素和立面设计上,通过对称、平衡、重复、网格、开间、结构框架等方式来实现“秩序”,“统一”来自相近的建筑风格,或者是隐含的设计模式或图案,例如建筑轮廓、地块面宽、开窗形式、比例、体量、入口处理、材料、细节等元素的统一。

表达:不同的建筑类型应当适当地表达自己,使我们能够识别出建筑物的功能。例如,重要的公共建筑通过规模、风格、细节和材料为街景提供地标,而大多数其他建筑应该作为背景出现。

完整性:通过形式和结构,建筑应当表达各个部分的功能,空间应当反映它们的用途以及结构和建造方法。

平面和剖面:把建筑作为一个整体时,需要考虑的不仅是立面,还有平面和剖面。

细节:细节和视觉趣味使得环境富有人情味,小尺度的细节在地面层尤其重要,能为行人提供视觉趣味,而大尺度的细节则在较远距离观看时很重要。

整合:整合是指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洽,并且要求一定的设计品质。

(6)城市设计中的功能问题。

城市设计中的功能问题,也就是如何使用环境,关系到视觉审美、社会用途和场所营造等其他问题。功能包括公共空间的使用、建筑密度和混合使用、物理环境设计三个方面的问题。

公共空间中的步行活动是体验城市的核心,也是产生生活和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设计成功的公共空间,就必须了解和研究人的步行活动方式。根据比尔·希利尔的研究,在城市中的步行活动具有三个元素:出发点、目的地、路径上所经历的一系列空间。在步行过程中,有些路径可能比其他路径更容易产生交流,城市的空间形态、土地用途、视觉渗透性都会影响到这种交流的可能。

足够的人口密度常常被认为是活力的前提条件,也是混合使用的先决条件,而这两点都属于城市设计中应当考虑的功能问题。

(7)城市设计中的社会问题。

城市设计不能决定人类的活动和行为,而是调节人类活动或行为发生可能性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城市设计不能直接创造出场所,但是却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场所可能性。

扬·盖尔把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分为三类:必要性活动,这类活动很少受到物质环境的影响,如上班、上学、购物;可选择性活动,如果时间和场所允许而且天气和环境适宜的话,自愿发生的活动,如散步、喝咖啡、观看路人;社会性活动,依赖于公共空间中其他人的存在,如问候和交谈。他认为,在低水平的公共空间中,只有必要性活动发生,而在高质量的公共空间中,更多的选择性和社会性活动才会产生。

公共空间的安全感是城市设计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如果人们担心受到不雅行为的干扰甚至是犯罪侵害,都会影响公共领域的使用。

简·雅各布斯强调了“街道眼”的监督作用,以及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明确划分,她认为人行道的使用者、邻近建筑中的居民都可以使路人感觉安全。

奥斯卡·纽曼在《可防御空间》中进一步强调了监督和领域界定的必要性,他认为邻居间不认识、建筑内部缺乏监视和易于逃离的路线是导致居住社区犯罪率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设置具体或象征性的障碍,明确限定其控制区域,提高监督的能力,这几项措施可以使环境处于居民的控制下。

历年真题

1.“十次小组”的城市设计理论是( )。[2020-80]

A.自然主义 B.结构主义

C.解构主义 D.折中主义

【答案】 B

【解析】 “十次小组”认为现代城市是复杂多样的,是贯通多层的城市结构。

2.城市设计空间分析方法中,属于计算机辅助的是( )。[2020-100]

A.虚拟现实分析 B.视觉序列分析

C.元胞自动机 D.空间句法分析

E.意象地图分析

【答案】 AB

【解析】 虚拟现实也称为虚拟技术、虚拟环境,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关于视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感觉仿佛身历其境,可以即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A选项正确。图像序列分析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从图像序列中检测运动及运动物体并对其进行运动分析、跟踪或识别。图像序列分析在国民经济和军事领域的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B选项正确。元胞自动机是一种时间、空间、状态都离散,空间相互作用和时间因果关系为局部的网格动力学模型,具有模拟复杂系统时空演化过程的能力。元胞自动机是一类模型的总称,或者说是一个方法框架,C选项错误。空间句法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描述建筑与城市空间模式的语言,其基本思想是对空间进行尺度划分和空间分割,分析其复杂的关系,D选项错误。以意象地图为研究主体分析意象地图反映的是认识主体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爱好等方面的差异性指明意象地图在景区建设、城镇规划、旅游资源信息系统建立中的重要作用,E选项错误。

3.扬·盖尔把公共空间的活动分为三种类型,不包括( )。[2019-73]

A.必要性活动 B.选择性活动

C.社会性活动 D.经济性活动

【答案】 D

【解析】 扬·盖尔把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分为三类:必要性活动,这类活动很少受到物质环境的影响,如上班、上学、购物;可选择性活动,如果时间和场所允许而且天气和环境适宜,自愿发生的活动,如散步、喝咖啡、观看路人;社会性活动,依赖于公共空间中其他人的存在,如问候和交谈。

4.室外空间可分为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积极的城市空间主要有( )。[2019-74]

A.封闭空间和开敞空间 B.序列空间和特色空间

C.场所空间和围合空间 D.街道空间和广场空间

【答案】 D

【解析】 积极的城市空间呈现出不同的大小和形状,但主要有两种类型:街道和广场。一般来说,街道是动态的空间,而广场是静态的空间,选项D正确。

5.下列选项属于凯文·林奇认为城市意象构成要素的是( )。[2019-77]

A.天际线 B.节点

C.第五立面 D.夜景观

【答案】 B

【解析】 凯文·林奇认为城市意象要求城市具有可读性和意象性,其构成要素包括路径、边缘、地标、节点和地区。

6.根据比尔·希利尔的研究,在城市中步行活动的三元素是( )。[2018-77]

A.出发点、目的地、路径上所经历的一系列空间

B.个性、结构、意义

C.通达性、连续性、多样性

D.图底、场所、链接

【答案】 A

【解析】 根据比尔·希利尔的研究,在城市中的步行活动具有三个元素:出发点、目的地、路径上所经历的一系列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